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珊
8月12日,69岁的余婆婆在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出院前,向医生表达感谢。不久前,她因胸椎骨折引发致命的垂体危象,意识模糊、高热休克。危急时刻,医生制定救治方案,将她从“鬼门关”拉回。
7月底,余婆婆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胸椎骨折,随后两天情况急转直下,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整日昏睡不醒,体温飙升至39℃,血压暴跌,心率快到像要蹦出胸腔,她被紧急送往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救治。
接诊的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雷明追问病史,家属这才想起,余婆婆多年前做过颅咽管瘤手术,长期服用激素替代药物。雷明当即判断,骨折属于严重应激,会激活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代谢需求骤增,而颅咽管瘤术后的患者垂体功能本就薄弱,仅靠原剂量激素根本无法应对,这才引发了肾上腺皮质功能崩溃、甲状腺激素紊乱、中枢调控失代偿的垂体危象。
![]()
医生给患者查房 通讯员供图
“为何激素剂量如此关键?”面对家属的疑惑,雷明进一步解释,健康人在感冒、创伤等应激时,身体会自动增加激素分泌;但垂体功能不全者做不到,必须手动调量。余婆婆正是因为骨折后未及时增加激素,才出现低血压休克、高热昏迷等危象表征。若再延误,可能随时引发多器官衰竭。
明确病因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联动,制定了激素替代方案。经过调整用药和精心护理,10天时间,她的体温、血压恢复正常,意识转清并能自主交流,肺部感染也得到控制,各项指标稳步向好。
雷明提醒,颅咽管瘤、垂体瘤术后或长期服用替代激素者,务必牢记“应激应对法则”:日常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减停;遇发热、创伤、手术等情况,需及时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调整激素剂量;一旦出现乏力、呕吐、低血压、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说明与垂体功能不全相关的病史。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