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同事的父亲在被下了病危,好在人抢救过来了。同事请了一周假,临走时皱着眉头吐槽:“完了,努力了这么久,这个季度的奖金又没有了!”
听完这句话瞬间想到了邻居张阿姨住院时的情景,张姨5月份确诊肠癌早期,好在发现的早及时做了手术,病情算控制住了。
![]()
张姨儿子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老人这次做手术儿子虽然赶了回来,但实际出力的却一直是护工。
张姨快2年没见儿子了,这次想让他多留几天,儿子却皱着眉头抱怨:"妈,我这季度奖金要泡汤了。您这病来得真不是时候。"
听到话的那一瞬间,张姨心酸不已。她不明白,人命关天的时刻,为什么儿子还能如此凉薄。
老人躺在床上只是想让孩子陪陪自己,怎么都成了一种奢望?
![]()
看到过一组数据很扎心:调研发现,超过42%的老人认为子女"缺乏主动关心",28%的老人遭遇过子女拒绝赡养。
而与此相比更扎心的真相是:数据显示,那些曾经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孩子,往往伤父母最深。
很多老人不明白,自己省吃俭用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托举成才,怎么最后反倒落了一身埋怨?
真相虽然扎心,但身为父母我们要知道,有些孩子孝不孝顺其实很早就有了预警,只是我们都戴了“父母滤镜”选择忽视而已。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3种情况,那或许从现在开始就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了。
01 遇事就躲的"鸵鸟"
邻居陈叔的儿子从小就是个"甩锅高手"。小学踢球砸坏教室玻璃,他躲进厕所让父母去赔钱;高中早恋被老师约谈,他谎称父亲病重逃避责任。陈叔总说:"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事了。"
如今儿子35岁,陈叔脑梗住院需要陪护。儿子在电话里推脱:"爸,我们项目正在冲业绩,您请个护工行吗?"半个月后出现在病房时,第一句话是:"医药费清单给我,公司能报销一部分。"
![]()
习惯性逃避责任的孩子,早就把父母的付出看作天经地义。
心理学有个责任扩散效应说,当人长期逃避责任,大脑会形成"此事与我无关"的神经反射。
日本亲子关系研究所追踪200个家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童年时期每次成功逃避责任,成年后逃避赡养的概率增加23%。
而从脑科学解释,长期推卸责任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质负责决策担当的部分,因长期不激活会导致"责任感知萎缩"。
这就像总用导航的人会路痴,总被“直升机父母”围绕的孩子,会丧失自己的决策能力一样。
![]()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出现了“鸵鸟心态”,请试试"后果体验法"和责任阶梯训练。
"后果体验法":学学深圳的一位爸爸,儿子打碎邻居玻璃后,他没有替孩子赔付,而是带其捡废品赚赔偿金,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责任阶梯训练:也可以让孩子从下就承担一部分责任,比如,4-5岁时可以倒垃圾、6-7岁时照顾宠物等。
02 吸血式啃老
网上有个"反啃老联盟"小组,里面有不少啃老的案例。
有个案例:老两口月退休工资有8000元,30岁的儿子要求父母每月给自己转账7500元。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表示:"你们留500够吃饭了,我房贷车贷压力多大!"
更荒谬的是,当父亲心梗手术需要10万元时,儿子竟说:"先把咱家老房子抵押贷款吧,反正治不治的好也不一定。"
![]()
在这个案例中最让人生气的点是,儿子其实有自己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其实是有能力养活自己的。
和那些躺在家里“纯啃老”的相比,这家儿子有经济来源,即便这样他还是毫无愧疚的啃老。
可以预见,老人想要指望这样一个孩子养老,几乎就是白日做梦。
而且长期啃老到最后一定是胃口越来越大,当孩子把索取当成本能,父母的骨肉都要被熬成汤。
看过一个调节类节目,节目中儿子自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啃老。
平时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电视剧,老两口托人找了不少工作,经常干不了一个月就喊累,后来都不了了之了,还因为这是得罪了不少人。
没办法,老两口只能养着他,到儿子32岁这年,不知道在网上受了什么刺激,非得要买房,天天追着父母要钱,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调解员质问“为什么不出去工作?”时,儿子理直气壮:"他们生了我就得管我!"
这种让人窒息的年轻啃老族,谁又能指望他又能力赡养老人呢?
如果你家孩子已经出现了长期啃老的苗头,且你已经发现他毫无感恩之心,那么真心建议父母要多留个心眼,留够自己的养老本钱。
03 对父母口无遮拦
抖音刷到过一个短视频,不止是否是摆拍,但看得我挺心酸的:
22岁女孩,只因妈妈做了洋葱炒肉,就毫无征兆地掀了饭桌,并大喊:"明知道我不吃洋葱!你个老不S是不是存心恶心我!"
面对暴力输出的女儿,母亲默默蹲着收拾碎片,虽然这位妈妈一句话没说,但我分明看到她的手在发抖。
这位母亲那一刻一定很心痛吧,仇人也就不过如此了!
![]()
家庭研究中心追踪发现:对父母恶语相向的孩子,79%存在赡养缺失。
还有个数据,不知该高兴还痛心。
对父母语言暴力的情况,会代际传递:那些吼骂父母的孩子,将来被自己子女虐待的概率高出3倍。
仿佛印证了那句“善恶终有报”,但还是想要提醒各位老人:临床数据提示,长期承受子女语言暴力的父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提升41%。
所以如果你在孩子小时候,就发现孩子对父母有语言暴力的倾向,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借口就放过。
一定要很严肃地告诉他们,尊重彼此是家里的底线。
最后想说,我一直相信,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中国的老人大部分都活的太无私,年轻时为子女操劳一辈子,老了还要继续带孙子、孙女。
但还是想提醒老人们:即便现在你家庭和睦,但还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做好自己的养老规划。
![]()
比如:
守住钱袋,警惕"亲情绑架"。当孩子哭诉"同事父母都给买房",请记住更好点生活需要他们自己去奋斗,将他们养大成人,你的责任就已完成。
投资身体要趁早,定期体检别省。提醒老人们千万别嫌每年的体检麻烦,有数据表明,坚持体检的老人失能风险降低67%。为了自己的身体,也要定期体检。
孩子不孝,可以试着发展"养老合伙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不少“老伙伴养老”,空巢老人们合资租房雇护工,组团一起养老。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没有不孝子呢?他们的老人都是怎么养老的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