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老李,你说那孩子真的做了吗?"
"做没做的,重要吗?"
"可他是你儿子啊。"
"正因为是我儿子,我才知道该怎么办。"
废品回收站里的对话在雪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老李擦拭着手中那张褪色的照片,照片上那个穿军装的年轻人眼神坚毅。
隔壁传来收音机里的新闻声:"本市机械厂技术员李建军涉嫌挪用公款180万案将于下周开庭审理。"
01
1996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十一月底,市里就下了第一场雪。雪花很细,像针尖一样扎在人脸上。
李建军从机械厂的车间里走出来时,外面已经黑透了。厂区里只剩下几盏昏黄的路灯,在雪夜里显得孤独而苍白。他拉紧工作服的拉链,准备回家。
![]()
"建军,等等。"
赵科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建军回头,看见赵志强快步走过来,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赵科长四十不到,头发已经开始稀疏,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科长,这么晚还不回家?"李建军问。
"有点事要处理。"赵志强走到他面前,四下看了看,确认周围没有其他人,"建军,帮我个忙。"
李建军看着他手中的公文包,"什么忙?"
"这个包,你帮我暂存三天。事后给你两千块。"赵志强把公文包塞到李建军手里。
包很重,李建军掂了掂,至少有十几斤重。他想拉开拉链看看里面是什么,赵志强却按住了他的手。
"别问,也别看。就当帮老哥哥一个忙。"赵志强的声音有些急促,"三天后我会来拿。"
李建军想要拒绝,但赵志强已经转身走了。雪越下越大,很快就模糊了赵志强的身影。
回到家里,李建军把公文包放在柜子里。他没有打开看里面的东西,但那包的重量让他整夜都睡不踏实。
第二天,李建军照常去上班。厂里的气氛有些奇怪,工人们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财务科的小王走过来,神色慌张。
"建军,你听说了吗?厂里丢钱了。"
"丢了多少?"
"180万。"小王压低声音,"听说是从专项资金里划走的。领导们正在查。"
李建军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了昨晚赵科长给他的那个公文包。
中午,他找了个理由回家,打开了公文包。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捆捆百元大钞,每捆都用银行的纸条捆着。他数了数,正好180万。
李建军觉得自己的手在发抖。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有些事,扛下来比说清楚更重要。"但这一次,他不知道该怎么扛。
当天下午,检察院的人来到了机械厂。他们搜查了财务科的所有办公室,最后来到了技术科。
"李建军,这是你的储物柜吗?"检察官问。
"是的。"李建军看着自己的储物柜被撬开,那个黑色的公文包正静静地躺在里面。
![]()
"这是什么?"
李建军没有回答。他看见赵科长站在人群后面,眼神躲躲闪闪。
"是李建军逼我挪用公款的。"赵科长突然开口,"他说他有后台,能摆平这事。"
所有人都看向李建军。他想要解释,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想起父亲的话,想起父亲那张沉默的脸。
"我没有。"李建军只说了这三个字。
检察官们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给李建军戴上了手铐。
看守所里的生活很单调。李建军被分在了八号监室,同监室有七个人,因为各种罪名关押在这里。
"你这案子判多少年?"一个纹身男问他。
"不知道。"李建军坐在角落里,不愿意多说话。
"挪用公款180万,够判无期的。"另一个瘦高个说,"除非你有大背景。"
李建军摸了摸胸口。在工作服里面,他贴身穿着一件旧衬衫,衬衫的口袋里缝着一张小照片。照片已经发黄了,上面是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身边站着几个戴徽章的人。
"你觉得主审法官会给你面子吗?"纹身男继续问。
"张卫东,市中级法院刑庭庭长。"瘦高个说,"这人铁面无私,连市长的面子都不给。"
李建军没有接话。他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张卫东。
02
审讯期间,李建军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他只有一个要求:要见主审官张卫东。
"你以为你是谁?庭长会见你一个嫌疑人?"办案检察官嗤笑道。
"我要见他。"李建军重复。
"你有什么资格要求见庭长?"
"告诉他,我姓李。"
检察官记下了这句话,但显然没把它当回事。
开庭前一周,李建军接到了一次探监通知。是他父亲来了。
李建国坐在探监室的玻璃对面,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头发已经全白了。父子俩隔着玻璃对视了很久,都没有说话。
![]()
最后,李建国从怀里掏出一个馒头,放在窗台上推过去。管教员过来检查了一下,确认没有问题,就让李建军拿走了。
"爸。"李建军想说什么,但李建国摇了摇头。
李建国站起身,准备离开。临走时,他用手指在玻璃上轻敲了三下。这是他们父子俩小时候的暗号,意思是"安全"。
李建军注意到父亲的袖口沾着黄色的泥土。他们家的废品回收站从来不收建筑垃圾,那些泥土是从哪里来的?
回到监室后,李建军掰开馒头。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普通的馒头。但他知道,父亲想告诉他什么。
开庭的日子终于到了。1997年3月15日,星期六。
李建军被押进法庭时,旁听席上坐了不少人。大部分是记者和厂里的同事,还有一些不认识的面孔。他注意到最后一排坐着一个拄拐杖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旧牛皮笔记本,正用笔记本遮住半张脸。
审判长张卫东走进法庭时,整个法庭都安静下来。这是李建军第一次见到这个人。张卫东四十多岁,中等身材,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法庭调查开始了。检察官宣读起诉书,指控李建军犯挪用公款罪,数额特别巨大。赵科长作为主要证人出庭作证,他的证词与之前的供述一致:是李建军逼迫他挪用公款,说有后台能摆平。
李建军的律师为他做了无罪辩护,但证据确凿,辩护显得苍白无力。
整个过程中,李建军一直盯着张卫东。他发现张卫东在翻阅卷宗时,眉头皱了好几次,尤其是在看到"李建军父亲职业:废品回收"这一栏时,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法庭调查结束后,张卫东宣布休庭十分钟,然后宣判。
十分钟后,张卫东重新敲响法槌。
"被告人李建军犯挪用公款罪,数额特别巨大,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警走上前来,准备带走李建军。
就在这时,李建军突然挣脱了法警的手,对着审判席大声喊道:"张法官,你知道我爹是谁吗?"
![]()
03
整个法庭瞬间安静下来。张卫东放下法槌,身体前倾,眼中露出了明显的不屑。
"我不管你爹是天王老子还是街头乞丐,"张卫东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法庭,"在法律面前,你爹啥也不是!"
旁听席上一片哗然。记者们开始疯狂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书记员匆忙跑过来,递给张卫东一份加急文件。张卫东颤抖着手拆开信封,抽出信纸。当他看到信纸上的内容时,瞳孔骤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