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刘邦,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邦在不惑之年,都还是一个一事无成的穷光蛋,如果不是遇见吕公,可能就没有后面刘邦的成功逆袭。那么,对于刘邦为什么能够从平民到皇帝的成功逆袭呢?除了运气,其实还与他的个性有关,而刘邦的成功之道,很多人学不会。
一、脸厚
现代很多关于赘婿爽文里,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美女老婆带着窝囊丈夫去参加同学聚会,其中有势利眼说,身价百万的坐哪一桌,身价千万的坐哪一桌,身价过亿的坐哪一桌。结果那个窝囊丈夫突然跑到台上大声说,身价万亿的坐哪一桌?这个虽然只是爽文虚构的而已,但是这个确实有历史原型的,而这个历史原型就是刘邦。
当年,刘邦易经年及不惑,虽然好歹混了个泗水亭长,但是他却能对这么比“芝麻”还小的官儿表示十分坦然,别人问他官居何处,他竟然十分大方地说他是“泗水亭长”。而且,当年刘邦去吕公家拜寿,萧何按照贺钱多少排定坐次,贺钱一千以下的只能坐外面,而贺钱一千以上的才能坐里面,结果刘邦一分钱没带,却大声说“刘季贺钱一万”。假如不是吕公发现刘邦长相非凡,那天估计刘邦一定会被人乱棍打出去。
![]()
后来,刘邦“斩蛇起义”,效仿陈胜吴广“大楚兴,陈胜王”的方法,说自己是“赤帝之子”。再后来,刘邦发展壮大了,突然有点飘了,亲率五十多万大军攻打彭城,结果项羽只带了三万精兵将刘邦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而刘邦的家人成了项羽的俘虏。项羽用刘邦父亲的性命要挟刘邦投降,刘邦却对项羽说,当年我们可是拜了把子的,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烹了我爹,记得分一杯羹给我。这让项羽气得捶胸顿足。
不得不说,刘邦这脸厚的程度,真的非常人所及。然而,正是由于刘邦的脸厚,才让他有了诸多奇遇,也有了突围的机会。不过,脸厚并非坏事,有很多长相一般的男子,能够追到十分漂亮的老婆,哪一个不是脸厚才成事的?
二、惜命
说的文雅一点是“惜命”,说得不好听一点是“贪生怕死”。刘邦在与项羽在彭城大战中,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为了让自己逃得更快一点,将子女从车上推下去,这就是“推孝惠于车前”的典故。后来,刘邦在荥阳被围,刘邦用纪信假扮成自己前去楚军诈降,结果让纪信被活活烧死,但刘邦却乘机逃出荥阳。
![]()
对于刘邦惜命这一点,虽然可能会被人诟病,但是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正确的,有道是“蝼蚁尚且偷生,岂有人不惜命”?而且,也只有活着,才会一切皆有可能。而对于惜命,后世的司马懿深得其精髓,最终成功熬死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雄主,在三国乱世中笑到最后。
三、既讲原则,又不讲原则
刘邦的身上,充满着矛盾,比如他当年入关灭秦,能够与父老乡亲约法三章,遵守契约精神,十分讲原则;然而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虽然与相遇达成鸿沟协定,但是趁着项羽引兵东归毫无防备的时候,不遵守契约精神,不讲原则,趁机撕毁合约,袭击项羽,最终让项羽在乌江大败。
刘邦“既讲原则,又不讲原则”的原则,符合“审时度势”和“兵不厌诈”的特点,在安民的时候讲原则,在争霸的时候不讲原则。虽然这么做可能会被人诟病,但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是行之有效的。
四、眼光独到
虽然打响反秦第一枪的是陈胜吴广,但其实刘邦也只比陈胜吴广晚两个月起兵,假如当时刘邦没有忍一忍,可能会比陈胜吴广还要早一点起兵反秦,但是刘邦没有冒进,也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结果陈胜吴广最终失败,而刘邦却在众多“王”中脱颖而出,这个中间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刘邦眼光独到,对于刘邦的“战略眼光”,与他老丈人吕公,都堪称是天生异禀。
![]()
知道“天下苦秦久矣”是眼光独到,沛县起兵是眼光独到,投奔项梁是眼光独到,共立怀王是眼光独到,入关灭秦、约法三章是眼光独到,咽下委屈、接受汉王是眼光独到。普天之下,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但能够从微末看到远景未来,这是一种非凡的眼界。
所以说,刘邦的成功之道,一般人学不会,虽然惜命与生俱来,不需要学就能“无师自通”;但“脸厚”能够不在意世人的看法,达到“厚颜无耻”的境界,可能很多人做不到;虽然“既讲原则,又不讲原则”,依然有很多人能学会,但“背信弃义”却又常为君子所不齿;对于识时务,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拥有非凡的“战略眼光”以及能够看到愿景未来,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