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是否使用激素治疗,一直是个需要权衡的难题:激素虽有可能降低肾衰风险,但也可能有严重感染等副作用。
如何利用IgA肾病肾穿刺的病理牛津分型,精准识别哪些患者更有可能从激素中获益?北大医院的最新研究带来了重要线索!
![]()
这项研究发表在肾病权威期刊《JASN》上,研究对象是TESTING试验里的中国患者。
对他们的病理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两种病理特征与激素治疗效果更好有关。
01
有新月体病变(C评分)的患者,用激素获益更大
新月体有三种类型,细胞性新月体(小鲜肉)→细胞纤维性新月体(介于小鲜肉和老腊肉之间)→纤维性新月体(老腊肉),依次从新鲜到陈旧。
新月体严重程度,大家在肾穿刺报告牛津分型中的C评分可以看到:C0-C1-C2,分数越高,代表新月体比例越多。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C评分中只有活跃性的新月体(细胞性新月体和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才被纳入评分标准,而不可逆的纤维性新月体不被纳入评分。
存在C1/2病变的患者,与使用激素治疗的复合肾脏结局风险比降低10倍有关。也就是说,有活跃性新月体的IgA肾病患者,使用激素的获利更大。
C1/2组HR=0.05 [95% CI, 0.008-0.3]
C0组HR=0.6 [95% CI, 0.4-0.9]
P=0.4
02
存在细胞节段性硬化(CSS)的患者,用激素获益更大
这是对“节段性硬化(S评分)”的精细化分类,如果节段性硬化病灶内,同时存在炎症细胞或细胞增生,即被归类为细胞性节段性硬化CSS。
存在CSS病变的患者,从激素治疗中获益更显著。
CSS组HR=0.2[95%CI:0.07-0.4]
非CSS组HR=0.6[95%CI:0.4-1.0]
P=0.03
目前,IgA肾病是否使用激素治疗,还是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牛津分型、用药风险等多因素共同分析才能做出决策。
未来,研究结果还需在更多人群中进行验证,希望随着病理评估的不断精细化,能帮助医生筛选出最适合激素治疗的IgA肾病患者,让治疗更精准、更有效、更安全!
参考文献:
1.Predictive Value of 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 for the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 Therapy in IgA Nephropathy.
记录化验数据曲线图、与和其他肾友分享交流保养心得、找医生、了解肾病知识,欢迎来肾上线 ↓↓(下载肾上线APP体验更好,平时下软件的地方搜索 肾上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