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考试查分680,隔天选择离开人世,母亲发现抽屉里遗书:怎么可能

分享至

“这…这怎么可能!”

儿子高考查分680分,全家欣喜若狂,隔天他却选择离开人世。

当悲痛的父母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一封遗书,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他们彻底崩溃了。

让他们无法接受的,并非儿子的离去,而是那个远比死亡更残酷的真相。



01

韩阳的房间,更像是一个荣誉陈列室,而不是一个十八岁男孩的卧室。

墙壁上没有贴任何明星海报或者游戏壁纸,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用图钉工工整整钉起来的奖状。

从“三好学生”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鲜红的印章和金色的荣誉,几乎铺满了整面墙壁,在有些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眼和沉重。

书桌上,永远堆着比他人还高的辅导书和模拟试卷。

唯一能证明他这个年纪的痕迹,是书桌角落里那个已经磨掉了漆的篮球,但它很久没有被碰过了,上面落着一层薄薄的灰。

这个家,位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小区,两室一厅的格局,却承载着一个极其宏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韩阳。

母亲李秀华,原来是纺织厂的女工,下岗后,她的全部事业,就是自己的儿子。

她每天的生活,像一张精准的时刻表,围绕着韩阳的需求运转。

早上六点,准时叫儿子起床,为他端上据说是“最补大脑”的核桃粥和水煮蛋。

晚上十点,准时把一杯热牛奶放在儿子手边,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出去,不发出一丝声响。

她对韩阳的控制,细致到令人窒息。

她会定期检查儿子的手机,确保里面没有任何“会分心”的游戏和社交软件。

她会过滤儿子的交友圈,任何她认为“学习不好”、“会带坏儿子”的同学,都会被她用各种理由隔绝开。

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韩阳,妈这都是为你好,你以后就知道了。”

父亲韩志远,是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国营工厂的销售科长,常年在外出差跑业务。

他回家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像是一场对韩阳的“业绩考核”。

他从不问儿子累不累,辛不辛苦,开口就是:“这次模拟考,全市排第几?”

“听说隔壁王局长家的儿子,拿了全国物理竞赛的金牌,你可不能松懈啊。”

“咱们老韩家,能不能光宗耀耀祖,可就全看你了。你爸在外面求人办事,受了多少白眼,就等你考上清华北大,给你爸争口气。”

在父母用爱和期望编织的这张大网里,韩阳表现得像一个最完美的儿子。

他安静,听话,懂事,从不忤逆父母的任何决定。

他的人生,就是一场从一个考场,到另一个考场的漫长征途。

他唯一的情绪宣泄,或许就是偶尔在父母不注意时,用笔尖,在草稿纸的角落里,画下一个个面目模糊的,挣扎扭曲的小人。

高三下学期的那次全市“二模”,韩阳因为一道数学大题的解题思路出了偏差,总分被第二名反超了五分,从保持了近三年的“全市第一”的宝座上,滑落到了第二名。

这个消息,在这个家里,引发了一场不亚于八级地震的恐慌。

李秀华当晚就失眠了,半夜还坐在客厅里唉声叹气,喃喃自语:“这可怎么办啊,马上就要高考了,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呢?”

韩志远也连夜从外地赶了回来,他没有一句安慰,而是把韩阳叫到客厅,进行了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

“韩阳,你是不是骄傲了?自满了?”

“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后面盯着你这个位置吗?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在你身上花的心血吗?”

韩阳就那么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一言不发。

他像一棵植物,默默地承受着所有从天而降的,名为“爱”的狂风暴雨。

02

高考前的那一个月,家里的气氛,紧张得像一根拉满了的弓弦。

李秀华彻底辞掉了在超市当收银员的兼职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备战”状态。

她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儿子做各种“状元餐”,咨询营养师,研究菜谱,仿佛儿子即将要参加的,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战役。

韩志远也跟单位请了长假,不再出差,每天都待在家里。

他不看电视,不上网,只是抱着手,在客厅里来回踱步,那沉重的脚步声,像战鼓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个家,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光线,所有的空气,都只为了一件事服务——高考。

考试那几天,是这场战役的最高潮。

李秀华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轻手轻脚地熬好一锅粥,煮好两个鸡蛋,不多不少,必须是两个,寓意着“百分”。

韩志远则负责开车,以一种送国家元首般的郑重,将儿子送到考场门口。

车子会停在离校门口不远不近的地方,他们不会下车,只是摇下车窗,远远地看着。

李秀华的嘴里,会一直念念有词,求着天上的各路神仙保佑。

韩志远则会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把小小的车厢,熏得烟雾缭绕。

他们和其他所有焦虑的家长一样,在考场外那棵巨大的梧桐树下,顶着炎炎烈日,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考生们像潮水一样从校门里涌出时,他们会立刻伸长了脖子,在人群中寻找自己儿子的身影。

韩阳从考场里走出来,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看起来很疲惫,像是刚刚打完了一场极其消耗体力的战争。

李秀华和韩志远立刻迎了上去,他们没有问儿子累不累,热不热。

他们异口同声,急切地问出了同一个问题:“考得怎么样?有把握吗?”

韩阳抬起头,看了看父母那两张写满了紧张和期待的脸,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还行吧,题都做完了。”

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悦,也听不出失落,像一潭不起波澜的死水。

高考结束后的那段日子,是韩阳这十几年来,最轻松,也最自由的时光。

他不再需要每天刷题到深夜,也不再需要面对父母那时刻紧绷的神经。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有时一睡就是一整个下午。

醒来的时候,他会找出那些被他藏在床底下的,早已蒙了灰的武侠小说和科幻杂志,贪婪地阅读着。

这些,是他以前从未被允许过的“奢侈”。

李秀华和韩志远,也破天荒地没有干涉他。

在他们看来,战争已经结束,儿子是凯旋的将军,理应享受片刻的安宁和休整。

他们满怀信心地,等待着那张决定命运的成绩单的到来。

他们以为,那将是这个家,最荣耀的时刻。v

03

查分的那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

李秀华特意去庙里烧了香,拜了菩萨,还花大价钱,请了一尊“文曲星”的雕像回来,供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下午四点,查分通道准时开放。

一家三口,围坐在那台已经有些卡顿的旧电脑前,气氛庄重得像是在参加一场重要的仪式。

韩志远的手,握着鼠标,因为紧张,手心里全是汗。

他输了好几次准考证号,都因为手指的颤抖而输错。

最终,还是李秀华抢过鼠标,深吸一口气,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准确地输入了进去。

点击“查询”按钮的那一刻,三个人的呼吸,都停止了。

网页缓冲的那个小圆圈,转得格外地慢,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终于,页面“唰”地一下,跳转了。

一张成绩单,清晰地呈现在了屏幕上。

语文135,数学148,外语142,理综255……

总分:680。

当那个鲜红的,由“6”、“8”、“0”三个数字组成的组合,映入眼帘时,李秀华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攥住,然后猛地抛向了云端。

“啊——!”

她发出一声压抑了许久的,混杂着狂喜和泪水的尖叫,一把抱住了身边的丈夫。

韩志远也瞪大了眼睛,他反复地看着那个数字,然后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好儿子!不愧是我韩志远的儿子!光宗耀祖啊!”

他立刻拿起手机,开始给老家的亲戚,单位的同事,挨个打电话报喜。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兴奋而拔高了八度,充满了炫耀和骄傲。

“喂!二叔啊!韩阳成绩出来了!680分!对对对!省状元估计是没戏,但咱们市的状元,八九不离十了!清华北大,随便挑啊!”

“老张!我儿子!6.8!你儿子多少分啊?哦,刚过一本线啊,那也不错了,哈哈哈!”

整个屋子,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之中。

只有韩阳,这个喜悦的中心,表现得异常平静。

他的脸上,只是露出了一丝极其浅淡的,仿佛是任务完成后的,疲惫的微笑。

他没有像父母那样欢呼雀跃,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激动。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眼神里,有一种让人看不懂的,深邃的空洞。

“爸,妈,我有点累了,想回房间睡一会儿。”他对正在打电话的父母说。

李秀华和韩志远正忙着接受亲朋好友的祝贺,完全没有注意到儿子的异常。

“去吧去吧,好好休息,晚上咱们去全市最好的‘状元楼’,给你办庆功宴!”李秀华头也没回地挥了挥手。

韩阳默默地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那个晚上,韩阳破天荒地,没有待在自己的房间。

他走出房门,和父母一起,坐在沙发上,看了一场完整的,长达四个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重播。

他甚至还主动跟父亲聊起了他工作上的事,跟母亲说,她做的红烧肉,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菜。

李秀华和韩志远都觉得,儿子是考完试,彻底放松下来了,开始懂得跟父母交流了。

他们为此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们以为,这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他们不知道,这,是儿子对他们,最后的,无声的告别。



04

第二天,是个阴天。

李秀华起了一个大早,心情比窗外的天气要明媚一万倍。

她哼着小曲,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做一桌最丰盛的早餐,来庆祝儿子即将开启的,辉煌的人生。

她炖了鸡汤,烙了葱油饼,还特意把那尊“文曲星”的雕像,又用湿布仔仔细细地擦拭了一遍。

一切准备就绪,已经快上午九点了。

韩阳的房门,还紧紧地关着。

“这孩子,昨天肯定是太累了,让他多睡会儿吧。”李秀华对丈夫说。

于是,他们又等了一个小时。

十点,房门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李秀华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儿子虽然爱睡懒觉,但从来没有睡到这么晚过。

她走到儿子的房门前,轻轻地敲了敲门。

“韩阳,起床吃早饭了,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葱油饼。”

房间里,没有任何回应。

“韩阳?听见妈说话没有?”她又加大了敲门的力道。

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

一股莫名的,冰冷的恐慌,像藤蔓一样,开始顺着李秀华的脊背往上爬。

“老韩!你快过来!儿子不对劲!”她冲着客厅喊道。

韩志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快步走过来,开始用力地拍打着房门。

“韩阳!开门!你再不开门,爸就踹门了!”

回答他的,依然是让人心慌的沉默。

韩志远不再犹豫,他后退两步,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地一脚踹在了门锁的位置。

“砰”的一声巨响,那扇本就不怎么结实的木门,被踹开了。

门内的景象,让夫妻俩,瞬间如坠冰窟。

房间里很整洁。

韩阳穿着他最喜欢的那套蓝色睡衣,安静地躺在床上,脸上盖着一本翻开的武侠小说。

他看起来,就像是看书看累了,沉沉地睡着了。

他的表情,是那么的安详,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解脱般的微笑。

可他的身体,早已冰冷,没有了任何一丝温度和呼吸。

李秀华感觉自己的世界,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她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尖叫,疯了一样地扑了过去。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无尽的混乱和绝望。

救护车的鸣笛声,邻居们探究的目光,警察例行公事的询问……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当所有人都离开后,这间屋子,终于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秀华失魂落魄地坐在儿子的床边,像一尊没有灵魂的雕像。

她不明白,她真的不明白。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儿子考了680分啊,他马上就要去上最好的大学,拥有最光明的前途了。

一切都明明是那么的美好,为什么,他要选择用这种最决绝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在一种近乎麻木的状态下,开始整理儿子那张干净得过分的书桌,像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寻找某种答案。

她把那些试卷一本一本地码放整齐,把笔一根一根地插回笔筒。

当她拉开书桌最上层的那个抽屉,准备把一本笔记本放进去时,她的动作,停住了。

抽屉里,只放着一样东西。

那是一张对折得整整齐齐的,信纸。

信纸上,用儿子那隽秀的字迹,清晰地写着两个字——“遗书”。

李秀华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捏住了,几乎要停止跳动。

她伸出那双因为过度悲伤而抖得不成样子的手,颤颤巍巍地,拿起了那张薄薄的,却又重如泰山的纸。

她展开信纸,目光落在了上面的内容上。

只看了一眼。

仅仅只是一眼。

李秀华的瞳孔,就猛地收缩到了极致,她脸上的血色,在瞬间褪得一干二净,整个人,如遭雷击。

“不……不……这不可能……”



她像是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恐怖,最无法理解的事情,嘴唇哆嗦着,发出了意义不明的音节。

手里的那封遗书,像一片被火烧过的枯叶,从她指间滑落。

跟进来的韩志远,捡起了那封遗书。

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这个一直强撑着的男人,也彻底崩溃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