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打脸了?2015年专家预测:一旦开放二胎,中国新生人口将会激增

0
分享至

“在人口问题上,主流人口学家基本就没对过!”

经济学家马光远的一句话赢得不少网友的喝彩。



也不怪他和部分网友对人口学家的意见这么大,实在是某些专家的说法有些太荒谬了。

10年前,马光远的直系学长翟振武就曾发表过二胎一旦被放开,中国的新生人口就会激增的“狂言”!



但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些想不通的是,此番言论在当年竟然很有市场。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金融界】【中国青年网】【央广网】【和讯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生育率逐年走低

要真说起来,翟振武的言论并非完全错误,毕竟在二胎政策刚开放的第一年,出生人口真的有所增长,但数量远远没有达到专家的预期。

不过在2016年出生这些新生儿当中,小夫妻要二胎的比例还真不算低,足足有45%,二胎快占了当年新生儿的一半。



可当这波原本就想要二胎的家庭的生育潮退去之后,人口的出生数量又再度归于沉寂。

2017年,新生儿的数量直接比16年少了60多万,可那时专家还在嘴硬,表示出生人口少只是一个特殊现象,后面就会重回正常水平。



但让这群专家挠破头皮都没想到的是,2017年只是一个开始,此后新生儿的出生数量一路走低。

2021年开放三胎政策后的生育率更是狠狠打了这些专家的脸,那些愿意生二胎的家庭想再要一个孩子的意愿并没有他们预想中的强烈。



毕竟这群人也不傻,养三个孩子可不是个容易事儿。

三胎放开之后后,甚至没能出现16年那样的短暂回升,而是一降再降。



2022年时更是直接跌破1000万大关,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早早进入负增长阶段,印度更是在前两年超越我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也是在2022年,我国正式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阶段,但放眼全世界,中国进入负增长的时间竟然还算比较晚的。



在现代社会当中,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生孩子的意愿也就越低。

东亚的两个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早早就变成了负数。



如果这两个国家的生育率再没有改变的话,几百年后这两个国家甚至可能会因为没有新生人口而走到亡国的地步。

就连我们印象中酷爱生孩子的印度,近年来的生育率也在不断走低,整个世界仿佛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这似乎与专家当年的预言大相径庭,当时这些专家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做出人口会激增的结论?

专家为何乐观预言

翟振武在15年时对于人口出生的想象是十分美好的,他在与自己博士生一同撰写的论文中写到,中国的新生儿人口在二胎开放后会取得4995万的好成绩。



但事实却是,二胎开放的前两年的新生儿总数加起来才只有3509万,跟他预估的近五千万的出生人口还差了一千四百多万。

那翟振武写论文的数据从哪儿来的,怎么会做出差异如此巨大的推论,难道他的数据都是凭空捏造的?



如果你翻开翟振武当年的论文,估计会感叹一句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都挺严谨的。

在此次调查中,翟振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中选择1%的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在二胎政策开放后的育龄女性的人口数量。



再根据这个人口基数,模拟在不同条件下女性的生育意愿,最终得出了一旦开放二胎,新生儿人口将急速增加,人口迎来新的小高峰,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不过翟振武似乎漏算了一点,那就是人并非简单的数据库中的一串数字,推演中认为不重要的因素也可能会影响人的生育意愿。



二胎放开后的生育现实似乎也让翟振武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显然他并未彻底认清现实,要不然也不会在2024年龙年之前公开发布更加让人哭笑不得的荒唐言论。

翟振武作为人口学家,是真的很关心新生儿的出生数量,为此不惜搞玄学。



在2024年龙年到来之际,翟振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的出生率将会迎来一个小高峰,因为中国人喜欢龙,会想要生龙宝宝。

也不能说他的话是一派胡言,毕竟2024年的新生儿数量的确回升了一些,比23年多了52万,但这点新生人口也改变不了什么,去年的死亡人数突破千万,人口总量不增反减。



只能说以翟振武为代表的人口学家太注重纸面功夫,没有深入普通人当中,找一找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的答案。

年轻人怎么不愿意生?

真说起来的话,繁衍是生物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要不怎么会出现“饱暖思淫欲”呢。



但现在的不少年轻人却恐婚恐育,为什么他们要违背生物的本能呢?

不得不说经济学家马光远在这里看得要比一些人口学家更为透彻,他认为家庭的生育意愿和家庭的生活成本挂钩,家庭的生活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其中生活成本重点在房子上。



他还认为,夫妻结婚后第一年的房价高低影响着一胎,婚后五年的房价则会对二胎产生影响。

的确,现在养孩子不像早几十年前,能给一口吃的就行,现在的父母大多想在孩子结婚之前就把房子、车子解决好,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但也就是这种过于负责的抚养观,让年轻人在面对生育问题上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生育成本也是年轻夫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以前的家庭大多数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一般不在社会中承担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生活当中。

但现在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少人不愿意被困在家务之中,她们有着自己的职业追求。



但如今女性在职场上还面临着不少困境,生育让她们面临着丢掉工作的风险。

假设是生完孩子再进入职场呢?不少公司并不愿意招收已为人母的女性。



虽说如今男女都进入职场,但在不少家庭中,女性承担的更多的家庭劳动,在照顾孩子上也是同理,如果没有父母支持,女性一般要承担接送孩子上下学等任务。

在不少公司的负责人看来,这样的女性不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还会因为孩子频繁请假,这极大的影响了公司的工作。



生育对女性身体带来的损伤也是新生儿的出生路上的拦路虎。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女性在生育过程中面对的风险被赤裸裸地摆在大众眼前。



从孕早期吃不下饭,一直孕吐,到孕晚期身体水肿的厉害,腿和脚都能肿上一大圈,一按一个坑。

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体内各个器官原本的生存空间被子宫侵占,不少孕妇会因为膀胱被挤压而变得尿频,一晚上睡不了一个安稳觉,动不动就想上厕所。



妊娠纹跟这些症状相比甚至都算轻的了,但也有孕妇表示,如果身上长妊娠纹了,在安静的环境下你甚至能听到自己的皮被撑开的声音。

更别提生孩子这个鬼门关了,顺产当然相对于剖腹产对产妇的伤害要小,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成功顺产,有些人需要进行侧切,甚至顺转剖。



但生完孩子并不代表生育损伤的结束,孕妇在产后有很大可能会陷入焦躁的情绪,她们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完孩子后,如果恢复不到位,原本被撑开的肌肉没有回到应有的位置,不少女性还会出现漏尿的情况,被撑开的盆骨更是难以恢复到曾经的模样。



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对此产生畏惧是很正常的情绪,在这些生育问题被摆在明面上时,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女性害怕也是人之常情。

在这多种因素的叠加之下,年轻人不愿意生育也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问题。



结语

现在人口学专家们也回过神了,将视线聚焦于真正影响生育的关键点上,还提出了不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过具体成效如何还是要数据给出答案。

年轻人们并非坚定的不生孩子,在时机成熟,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那些相爱之人还是想孕育属于自己的爱情的结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金融界】【中国青年网】【央广网】【和讯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效爆发!韩旭13投9中轰21分9板3帽 决赛战广东有望成最大优势

高效爆发!韩旭13投9中轰21分9板3帽 决赛战广东有望成最大优势

狼叔评论
2025-11-14 21:22:04
闯祸了!高市早苗拒绝收回涉台言论后,特朗普表态,中国战舰抵近

闯祸了!高市早苗拒绝收回涉台言论后,特朗普表态,中国战舰抵近

青辉
2025-11-14 22:10:03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宇视天下
2025-11-13 22:36:36
日本记者:必须驱逐薛剑,换成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日本记者:必须驱逐薛剑,换成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知鉴明史
2025-11-13 18:07:46
提醒:这5种疾病,多晒太阳就能预防,别不信!

提醒:这5种疾病,多晒太阳就能预防,别不信!

DrX说
2025-11-14 14:00:05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11-14 09:28:10
665亿将公司卖给马云,33岁创业天才"激流勇退",如今再创传奇?

665亿将公司卖给马云,33岁创业天才"激流勇退",如今再创传奇?

云舟史策
2025-09-28 07:26:37
对越反击战,各国在联合国威胁中国撤军,李先念:不达目的不撤军

对越反击战,各国在联合国威胁中国撤军,李先念:不达目的不撤军

大运河时空
2025-11-13 21:50:03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4 21:03:14
比福建舰更牛的力量出现?军事专家项立刚预言,相当于100艘航母

比福建舰更牛的力量出现?军事专家项立刚预言,相当于100艘航母

墨兰史书
2025-11-14 12:15:03
与中国“闹翻”4年后,立陶宛很失望:美台承诺的,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与中国“闹翻”4年后,立陶宛很失望:美台承诺的,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1-14 22:15:59
10 年内中日会再战?日本的 “以攻代守”,藏着致命算计

10 年内中日会再战?日本的 “以攻代守”,藏着致命算计

华山穹剑
2025-11-14 21:36:17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50:38
5连胜!意大利只输1场球却无法直接出线 需赢挪威9-0才能迎来奇迹

5连胜!意大利只输1场球却无法直接出线 需赢挪威9-0才能迎来奇迹

风过乡
2025-11-14 06:48:55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女性第一次后这些变化大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女性第一次后这些变化大

说点事
2025-11-08 14:49:53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05:03
51年女匪王兵败被俘,面对我军将领,她苦笑:十五年前我也是红军

51年女匪王兵败被俘,面对我军将领,她苦笑:十五年前我也是红军

不易一字
2025-11-12 17:41:40
月销腰斩后,小米汽车改款来了!

月销腰斩后,小米汽车改款来了!

营销报
2025-11-12 17:53:25
新规落地:私家车五不带严查升级 首违即扣车扣分车主须知

新规落地:私家车五不带严查升级 首违即扣车扣分车主须知

花式台球秀
2025-11-14 04:27:17
1979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全文

1979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全文

博故
2025-11-13 16:24:12
2025-11-14 22:48:49
阿伧说事 incentive-icons
阿伧说事
看历史美景,不负此生!
5962文章数 17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时尚
数码
教育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手机要闻

转售平台已溢价500元!中国市场销售火爆:1899元版iPhone Pocket手机包已售罄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数码要闻

万元内 RGB-Mini LED 怎么选?TCL Q9M 就是参考答案

教育要闻

网传海淀期中考数据流出!这张图火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