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司打拼10年却被优化,关系户顶替我职位的第三天,公司垮台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关上,沉重的声响在走廊里回荡,像一记闷锤砸在李明心头。他站在走廊中央,手里紧攥着一份冰冷的解雇通知书,纸张的边缘已被他无意识地捏出褶皱。

周围同事的目光像锋利的针,刺得他浑身不自在,有的带着同情,有的带着好奇,还有的迅速移开,装作什么也没看见。

“十年心血,就这么没了?”他低声自嘲,声音轻得像在对空气说话,嘴角的苦笑藏不住内心的酸楚。

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财务部阿豪的名字。李明皱眉接起电话:“喂,阿豪?”

“李哥,你被炒不是意外,我查到点东西……”阿豪的声音急促,带着几分紧张。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低语,像是有人在靠近。阿豪压低声音,语气急切:“你得小心,有人想……”

话没说完,一阵刺耳的忙音打断了一切,通话被硬生生掐断。

李明盯着黑屏的手机,心跳加速,一种不祥的预感像乌云笼罩过来。



01

周一早晨,例会刚结束,阳光透过会议室的大落地窗洒进来,给每个人的身影镀上一层暖金色。空气中弥漫着刚泡好的龙井茶香,混合着打印机散发的淡淡墨水味,让人感到一种熟悉的职场气息。

李明抬手看了眼手表,九点一刻。他默默算了算,这是他在公司的第3652天,十年整,这个数字像刻在他脑子里一样清晰。

会议室里,同事们收拾着笔记本和文件,讨论着周末的八卦,气氛轻松却带着点例会后的疲惫。

“李总,下午的客户会要准备啥资料?”助理小周站在门口,抱着记满备注的笔记本,语气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李明合上电脑,正要回答,却瞥见人事部的王经理站在小周身后,冲他招了招手,脸上挤出的笑容有些僵硬。

“李总,方便来我办公室聊两句吗?”王经理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眼神游移,像在躲避什么。

李明的心微微一沉,注意到王经理的手指不自然地攥着文件夹,像是握着什么烫手的东西。他强装镇定,对小周说:“你先把B项目的进度表整理一下,重点标注客户的反馈,我去去就回。”

小周点点头,抱着笔记本走开,而李明跟着王经理走向人事部,每一步都像踩在薄冰上,心里的不安逐渐放大。

走廊上,王经理走在前头,步伐快得不像平时,仿佛身后有什么在追赶。走廊尽头的“人事部”门牌在灯光下闪着冷光,李明每迈出一步,心里的疑云就浓一分。

走进人事部办公室,门一关,李明就看到桌上放着一份薄薄的文件,封面是公司标准的蓝色文件夹,上面印着“劳动合同终止协议”的字样。他心头一紧,认出了这是公司解雇员工时常用的文件。

王经理绕到办公桌后坐下,手指轻轻推了推那份文件,却迟迟不开口,像在斟酌怎么开口。房间里空调的冷风呼呼作响,寒意似乎不只来自机器,更从那份文件散发出来。

“公司决定调整架构,你的职位……被取消了。”王经理终于开口,声音低得像在自言自语,眼睛盯着桌上的笔筒,不敢看李明。

这话像一记重拳,砸得李明脑子一片空白,十年来的付出、加班的夜晚、错过的家庭时光,瞬间被这句话碾得粉碎。

“你说啥?”李明的声音有些发抖,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衬衫的边角,试图抓住点什么来稳住自己。

王经理清了清嗓子,把文件翻到第一页:“这是高层的决定,补偿方案很优厚,是你正常薪水的四倍,足够你……”

“四倍薪水就能买断我十年的心血?”李明在心里怒吼,但嘴上没说出口。他低头盯着文件,上面写着“组织优化”“业务调整”“即日生效”等冰冷的字眼,每一个词都像刀子,割在他心上。

“我想知道为什么。”李明的声音平静得吓人,像是暴风雨前的海面,压抑着翻涌的情绪。

王经理嘴唇动了动,手指在桌上不安地敲着:“公司要转型,高层觉得需要点新血,新思路。”

李明死死盯着王经理的眼睛:“老王,咱们共事这么多年,给我句实话,别拿这些官话糊弄我。”



王经理被盯得发毛,扭头看向窗外,声音更低了:“这是上头的决定,我就是个跑腿的,没法多说。”

“我能见赵总吗?”李明压住心里的火,想当面问问那个曾拍着他肩膀说“公司离不开你”的人。

“赵总这周去欧洲开会了,这事是新来的孙副总拍板的。”王经理低声回答,语气小心得像在踩雷区。

听到“孙副总”这个名字,李明心里闪过一丝了然。孙明,半年前空降的副总,赵总的大学同学,几次部门会议上对李明的团队指手画脚,语气里总带着点高高在上的意味。

“孙总对我有啥意见?”李明试探着问,想挖出这场变故的真相。

王经理摇摇头,语气敷衍:“不是针对你,李总,就是公司战略调整的需要。”

李明深吸一口气,声音沉了下来:“十年,我放弃了多少假期,错过了多少和家人的时间,孩子幼儿园的演出我一次没去看过,老婆的生日我连着三年忘了,你给我个像样的理由!”

这话像是压垮王经理的最后一击,他的表情松动了一瞬,叹了口气:“公司要整合资源,你的部门会并到研发部,由孙总的表弟周洋接手。这是最终决定。”

王经理说完,像是卸下了一块大石,但马上又紧张地偷瞄李明的反应。

李明感觉像是被泼了一桶冰水,脑子里嗡嗡作响。他听说过周洋,刚毕业没多久,靠关系进公司才半年,履历上除了“孙明的表弟”这几个字,基本没啥拿得出手的成绩。

他突然想起一个月前在茶水间碰到周洋,那小子冲他笑得意味深长,眼神里带着一种莫名的得意。当时他没多想,现在看来,那时候的阴谋已经悄然展开。

“所以,我被一个没经验的裙带关系顶了?”李明的声音里满是苦涩,像是嚼了一嘴黄连。

王经理没接话,低头翻文件,指着最后一页:“在这儿签个字,补偿款三天内到你账户。”

李明没接笔,直视王经理:“我需要几天交接?让我猜猜,是不是恨不得我现在就滚?”

王经理脸一红,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今天下午,周洋已经在等着了。”

“下午?”李明冷笑,“看来公司是等不及让我走了。”

“我就是按流程办事,没办法。”王经理辩解着,弯腰从桌底拿出一个崭新的纸箱,“这是给你装私人物品的。”

纸箱干干净净,像是专门为他准备的,这份“周到”让李明的心更冷了几分。

“谢了,王经理。”李明接过纸箱,语气里的嘲讽让王经理不自在地扭过头。

李明没签文件,站起身,挺直了背:“我得想想清楚,再决定签不签。”

王经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点头:“那……下午三点前再来一趟,周洋三点到你办公室交接。”

李明没吭声,推门走了出去,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像是一声无声的叹息。

走廊上,几个同事瞥见李明手里的纸箱,瞬间明白了什么,纷纷低头装忙,有的假装翻文件,有的低头刷手机。

李明挺直了背,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办公室,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沉重又虚浮。他能感觉到背后那些若有若无的目光,像是在他背上钉了一块牌子,写着“失败者”。

回到办公室门口,他抬头看了眼门牌上的“业务总监”四个字,镀金的字在灯光下闪着光,像是对他十年的嘲讽。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决定用最后的体面告别这段岁月。



02

走回办公室的路上,李明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回十年前刚进公司时的画面,清晰得像昨天刚发生。

那时公司只是个二十人的小团队,挤在一间不到一百五十平的办公室里,空调老化,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每个人身兼数职,打印机坏了得自己修,客户投诉得自己扛。

他放弃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稳定offer,带着满腔热血加入这家初创公司,起初的薪水连之前的三分之二都不到。家人不理解,朋友说他疯了,可他觉得自己看到了未来。

赵总亲自面试他,坐在简陋的会议室里,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说看中他的能力和拼劲,许诺公司壮大后会给他更大的舞台。那一刻,李明觉得自己的选择值了。

第一个月工资到手才六千块,扣完税连顿好点的饭都吃不起,但他从没后悔,反而更拼命,想证明自己没选错路。

他记得签下第一个大客户那天,团队熬了四天四夜改方案,客户临时提了一堆新要求,他带着团队连夜改到凌晨四点,最后在会议室睡着了。签约那天,赵总激动地拍他肩膀:“老李,有你,咱公司有希望!”

那一刻,所有疲惫都化成了成就感,他觉得自己是这个小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三年后,公司扩张到八十人,李明升为部门主管,带一个十五人的团队。他记得有次为了救一个大客户的项目,他连轴转了三天三夜,眼睛熬得通红,最后累得晕倒在办公室,被同事送进医院。

赵总亲自到病房看他,带了一束花和全公司的签名卡,笑着说他是公司的顶梁柱。那时候,他觉得公司像个大家庭,自己是被珍视的一员。

六年后,公司规模破两百人,李明的团队成了业绩主力,他也升为业务总监。办公室墙上挂满了他的荣誉证书:年度最佳经理、优秀团队奖、行业创新奖……每一张背后都是无数个通宵的汗水和心血。

去年年会上,赵总在台上说:“李明是咱们的定海神针,是公司成长的见证人。”台下掌声如潮,李明眼眶发热,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可现在,十年过去,他却要抱着一个纸箱,装下十年的回忆,像个被抛弃的零件,离开这个他倾注了全部青春的地方。

办公室里,助理小周正在整理文件,看到李明进来,手一顿,眼眶红了,想说话又哽住了。

“你都知道了?”李明轻声问,放下纸箱,尽量不让情绪外露。他不想在小周面前失态,毕竟这个年轻人一直把他当榜样。

小周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李总,太不公平了,你为公司付出那么多,凭啥说炒就炒?”

“商场上哪有什么公平。”李明挤出个笑,苦得像在嚼黄连。他拍拍小周的肩膀:“别难过,干好你的活,未来是你们的。”

小周咬着唇,低头擦了擦眼泪:“李总,我去帮你泡杯茶吧,你最爱喝的龙井。”

“不用,帮我找财务部的阿豪,就说我有急事找他,别跟别人说。”李明语气平静,像在交代日常工作。

小周点点头,擦了擦眼泪,快步走了出去。

李明独自站在办公室中央,环视这间陪伴他十年的地方。墙上有和客户的合影,书架上摆满了行业书籍和项目资料,角落里还有一台他亲手修好的老式打印机,承载了无数回忆。

他走到窗前,俯瞰熟悉的城市天际线,那座刚建好的地标大厦,他见证了它从一片空地变成现在的模样。无数个加班的夜晚,他站在这里,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着项目的进展,想着公司的未来。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小周带着阿豪快步走了进来。阿豪穿着件皱巴巴的衬衫,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像是熬了好几个通宵。

“李总,我把阿豪带来了。”小周说完,悄悄退出去,轻轻关上了门。

阿豪神色紧张,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李哥,我猜你已经知道了,太突然了,我也刚听说。”

“这事来得太快,财务部今早才接到通知,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阿豪小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安。

李明苦笑:“我想知道真相,到底为啥?”

阿豪环顾四周,确定没人偷听,才说:“是那个孙明,半年前空降来的副总,赵总的大学同学。”

“我知道他,但我跟他没啥过节啊。”李明皱眉,疑惑地说。

“不是过节,是他想给他表弟周洋铺路,你的位子最合适。”阿豪的话像根刺,扎进李明心里。

李明攥紧拳头又松开:“周洋?那个刚进公司半年的新人?他能干我的活?”

“干不了也没关系,关键他是孙明的表弟。”阿豪无奈地摊手,“关系比能力管用。”

李明突然想到什么:“最近公司财务咋样?我听说几个大项目资金周转有点问题。”

阿豪脸色更严肃了:“不太妙,具体数据只有财务总监和赵总清楚。我只听说,孙明接管了几个大项目的资金审批,还把几个老财务调离了核心岗位。”

李明眯起眼:“所以我被炒,不只是为了给周洋腾位子?”

“不确定,但最近财务流程很奇怪,很多支出没按正常流程走。”阿豪顿了顿,压低声音,“你交接时小心点,别惹麻烦,孙明这人不好惹。”

门突然被敲响,小周探头进来,脸色有点慌:“李总,周洋来了,说要交接。”

阿豪赶紧起身:“我先走了,有事微信聊。”说完,他匆匆离开,像是怕被谁看见。

李明整理了下表情,对小周说:“让他进来。”

周洋走进办公室,二十多岁,穿着件昂贵的西装,袖口上的名牌logo闪闪发光,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得意。

“李总,真不好意思,公司让我接你的班。”周洋嘴上客气,眼神却带着几分轻视,像在看一个被淘汰的老古董。

李明强压住火气,指着桌上的一堆文件:“项目资料在这儿,客户联系方式在这个表里,当前项目的进展报告在那个文件夹。”

周洋随手翻了几页,漫不经心:“这些项目的利润空间咋样?客户底线在哪?”

“每个项目都有详细预算和计划,按公司规定和客户要求执行就行。”李明冷淡地回答,尽量保持专业。

周洋撇撇嘴,语气里带着点不屑:“听说你做事太老派,不够灵活,可能这就是公司换人的原因吧。”

李明深吸一口气,没接话,继续收拾自己的东西。他不想跟这个年轻人争辩,争赢了又能怎样?

“对了,B项目的客户是不是特难搞?你有啥独门招数?”周洋又问,语气像在试探。

“尊重客户,按时保质完成,没啥特别的。”李明简短地说,语气平淡得像在念台词。

周洋笑了,露出一口白牙:“我表哥说了,做生意得会变通,该花的钱得舍得。”

李明停下手,直视周洋:“每一分钱都要对得起公司和客户的信任,这是底线。”

周洋不屑地摆摆手:“得了,老一套的说教,我懂。交接完了吧?我约了人吃饭。”

李明把最后一份文件递过去:“客户联系方式在这,交接完了。”

“那行,你东西收拾好就走吧。”周洋说完,头也不回地出了门,像是急着去庆祝自己的“胜利”。

李明站在原地,怒火在胸口烧,但很快被无力感压了下去。他慢慢把属于自己的东西装进纸箱:笔记本、水杯、几本行业书、墙上的奖状。

最后,他取下桌上的一张合影,那是去年公司团建的照片,大家笑得那么开心,像一家人。他盯着照片看了许久,眼眶渐渐湿润。

门外,几个同事偷偷往里看,眼里满是同情,却没人敢出声。他知道,他们怕被波及,也怕触碰他的伤口。

“李总,我们……”一个年轻同事鼓起勇气走上前,想说点啥,却不知从何开口。

李明拍拍他肩膀,挤出个笑:“好好干,别辜负自己。”

他抱着纸箱走进电梯,门关上的瞬间,他靠在墙上,闭上眼,任泪水无声滑落。电梯的嗡嗡声像在低语,诉说着十年的终结。



03

三天后的早晨,李明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屏幕上是前台小赵的号码。他揉了揉眼睛,声音还带着睡意:“喂,小赵?”

“李总!大事不好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