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师,我是不是永远无法突破了?”在一次线下活动中,小马提出自己的疑问。他说自己在一家中型企业做设计,工作4年没换过圈子,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同部门的人,项目遇到瓶颈没人商量,想跳槽又不敢,感觉像被困在一张网里,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走不出去。
小马的困境,其实是“人际茧房”在作祟。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地构建自己的人际圈,但往往会被这个圈子困住:圈里的人想法相似,时间久了,思维越来越固化,大大限制了跃迁的可能性。
我始终认为,个人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 “关键他者” 的推动。所谓“关键他者”,就是那些能给你带来新视角、新资源、新机会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前辈、同行、甚至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他们不一定是厉害人物,但却可以帮助你突破现有圈层。
我在出版行业摸爬滚打这些年,深刻体会到“关键他者”的重要性。当年,我想从媒体人转型做出版人时,对选题策划一窍不通,是几位资深出版人带着我分析市场数据、打磨选题方向,甚至把自己的资源介绍给我。没有“关键他者”,我可能要多走几年弯路。
“人际茧房”的形成,往往源于3个隐形陷阱,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掉进去。
第一、舒适圈依赖。我们总喜欢和“聊得来”的人打交道,可这样的圈子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会让你失去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我的一位朋友,是做婚恋的。朋友圈里全是同行,每天聊的都是如何让客户多交钱和续费,结果大家的套路都一样,内容越来越同质化,生意越来越差。他说:“我以为和同行交流能进步,没想到反而被框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