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区域经济丨江汉平原崛起县域“金三角”——仙桃、天门、潜江竞合录

0
分享至



俯瞰仙桃的母亲河——汉江。(仙桃市委宣传部供图)

前言

江汉平原,沃野千里,水网纵横,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仙桃、潜江、天门,跻身全国百强县多年,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湖北县域版图上引人瞩目的“金三角”。2024年,三地GDP分别为1125.13亿元、951.97亿元、785.4亿元,三条昂扬的增长曲线,勾勒出县域经济的蓬勃气象。

县域“金三角”的含金量,蕴含在“竞合共生”的深层逻辑里。三市以产为基持续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既各扬所长、竞逐进位,又优势互补、携手前行。

看竞逐之势:仙桃以现代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及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为骨架,持续跃升发展能级;潜江小龙虾从田间走向全球,石油化工产业“攀高逐绿”,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形;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4年暴涨7倍,链式招商催生绿色循环等5个百亿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势如破竹。

观协同之效:纺织服装产业形成“周边制造、天门网销”的闭环,激活区域产能;潜江龙虾品牌带动包括天门、仙桃在内的10多个县市共建产业链,让“荆楚味道”香飘世界。

县域活则全省活,县域强则全省强。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仙桃、天门、潜江将带动全省县域经济整体提升,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动能澎湃的县域力量。

百强进位,“你追我赶”

今年,三地再次同时上榜全国百强,让人刮目相看。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三兄弟”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并非易事。

“翻阅”三地发展轨迹,各有各的道道。

看仙桃,华润电力、容百科技、鼎龙半导体等一批格局性项目相继落户;健鼎电子、东南佳、旺旺等企业不断追加投资,形成“二期三期现象”——健鼎电子一二三厂连续投产,产值突破50亿元,居全球PCB产业第八名;东南佳6次追加项目投资,一厂变七厂,产值连年翻番;旺旺扎根仙桃20余年,一厂变八厂,并着手兴建九厂,年产值从500万元增至10亿元……仙桃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23年,成为湖北首个经济总量千亿县,去年达到1125.13亿元。

持续跃升的背后,是仙桃“跳起来摘桃”的进取精神与精准的发展策略。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汤鹏飞分析,仙桃市在全国百强县中稳步进位,是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其关键在于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精准把握“新、特、优”三字要诀。以“新”塑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特”筑基,着力锻造“根植性”特色产业,以“优”护航,高效塑造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百强进位,千亿扩容,不仅是数字台阶,更是信心台阶。”仙桃市委书记孙道军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锻造过硬作风,力争在全省率先挺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并持续进位,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仙桃作为。

潜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作为“中国小龙虾之乡”和“江汉油城”,潜江坚持将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赛道布局。在新型工业化方面,潜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在农业产业方面,持续抢抓“虾十条”政策机遇,推广“四季有苗、四季有虾”新模式,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潜江已制定“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提出今年经济总量要突破1000亿大关。潜江市委书记叶杨表示,潜江将发挥“小马快跑”优势,与好的比、快的赛、强的竞,加快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打头阵。

相比仙桃、潜江,天门的经济总量稍逊,但增速亮眼。2024年,天门GDP增速为6.3%,高于仙桃、潜江两地。

天门旗帜鲜明抓工业,以工业倍增带动整体突破,建设化纤纺织、绿色循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5个百亿产业园,重点打造纺织服装、绿色循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天门规上工业增速勇夺全省“六连冠”;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构建人口服务体系,去年,天门出生人口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同比增长17%,今年以来人口继续保持净增长态势。

“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奋力开创跨越赶超发展新局面。”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的话语掷地有声。

三个“邻居”,已形成“仙桃领跑、潜江追赶、天门蓄势”的梯度发展格局。



工人在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检测光纤。(支点财经记者 柯皓 摄)

产业竞合,特色鲜明

行走在江汉平原,仙桃的非织布车间机器轰鸣、潜江的小龙虾香气四溢、天门的服装电商蓬勃发展……产业既相互竞争又优势互补,既同台竞技又错位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是三市共同的主战场,却演绎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仙桃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30多年前,非织造布产业从“一笔意外的外贸订单”做起,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跃升为仙桃第一支柱产业。

近年来,仙桃持续延伸产业链、做强供应链、提升创新链、拓展价值链,“仙桃市无纺布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玄武岩消防阻燃材料、建筑用复合膜等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2024年实现产值200.22亿元。

作为全国闻名的“服装之乡、裁缝之乡”,潜江则瞄准户外服装这一赛道,集聚利维高、联奥等百余家户外服装企业,年产高端户外服装500万件以上,是始祖鸟、迪桑特、凯乐石、探路者、猛犸象、土拨鼠等国内外知名户外品牌重要合作伙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和“全国优质户外服装供应链共建基地”,并推动户外服装产业联盟集群发展。

纺织服装是天门的传统产业、富民产业。天门则抢抓沿海产业转移与跨境电商发展等重大机遇,推动纺织服装转型升级、扬帆出海,打造集纺织织造、面辅料供应、服装加工、电商营销、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产业升级之路。

目前,天门形成了以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白马服装电商基地、化纤产业园为核心,以龙腾服装小镇、岳口电商名镇、九真跨境电商为支撑的“一核三镇”发展格局,集聚服装类市场主体7000家,电商平台店铺1.3万家,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去年,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达513亿元,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天门市副市长杨寒表示,以年均增速10%以上为基准,2030年,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

在差异化发展的同时,三地已开始产业协同,共筑千亿纺织服装产业链。

天门与仙桃、潜江等江汉平原多个县市合作,形成“周边制造、天门网销”发展格局。如起点供应链公司通过抖音、拼多多等平台销售,因产能受限,向周边城市服装加工厂外发订单约150万件。天门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费文介绍,天门每年有近3亿件订单发往周边县市生产,有效促进了周边城市服装产业发展。

农业领域,仙桃发展“黄鳝经济”,在张沟镇先锋村等黄鳝产业示范带沿线,数以百万计的鳝鱼养殖网箱星罗棋布,一条百亿级黄鳝产业链正加速成型;潜江则深耕小龙虾产业,“潜江龙虾”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蝉联全国小龙虾品牌榜首,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带动养虾基地向仙桃、天门、洪湖、监利等地快速扩张,养虾面积大大超过潜江本地;天门作为全省蔬菜大户,萝卜、花菜等多个品类蔬菜产量居全省前列。

新兴产业布局上,仙桃在全省率先组建3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签约低空经济项目38个,能飞航空、中科云图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潜江则依托石化产业基础,向新材料、精细化工领域延伸,湖北孚诺林新材料有限公司两期项目投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偏氟乙烯聚合物生产基地;天门则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湖北通格微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此扎根。三市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都在积极培育新动能,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夏梁认为,三地产业差异化发展,既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也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规律下的理性选择。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产业升级加速推进,县域经济格局重塑。县域经济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能追求大而全,各地聚焦一至两个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延长链条、壮大集群、优化生态,真正以“局部领先之长”,塑造竞争优势。



天门通天传媒公司直播间,主播忙着推荐防晒衣。(支点财经记者 柯皓 通讯员 许磊 摄)

协同共进,前景可期

在全国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下,天门、仙桃、潜江有何优劣?在湖北省建成支点的战略视角下,三地该如何找准定位、放大优势?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表示,需要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经济规模方面,“领头羊”仙桃,2024年GDP1125.13亿元,但昆山、江阴突破5000亿元大关,张家港、常熟突破3000亿元。仙桃与头部县市差距明显。若将天仙潜三市视为一个经济单元,合计GDP约2862.5亿元,则接近中部地区一些地级市水平。

产业结构的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强县多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如昆山的电子信息、江阴的特种冶金等,产业集群度高、价值链位置优。但反观“天仙潜”,仙桃的电子科技较依赖于外部技术,潜江的石油化工产业面临资源约束等,压力较大。不过潜江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已获批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正不断转型升级。

创新能力是衡量县域经济质量的关键指标,但湖北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弱。如仙桃要打造“湖北的昆山”,但仙桃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而昆山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千家。

可喜的是,仙桃、天门等地的创新投入增长迅速。

如摩擦一号制动科技(仙桃)有限公司不断加强技术攻关,以近40项发明专利成为刹车片“隐形冠军”,公司产值从500万元起跳,先后跨越1000万元、1亿元、10亿元、15亿元台阶,今年年产值有望突破25亿元大关。

此外,仙桃在主导产业上不断进行数智焕新,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仙桃专区入驻企业1089家,在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中点燃创新引擎,组建3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天门则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全年实施技改项目50个,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并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县市、国家高新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今年上半年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历史新高。

省级层面,已着力推动解决制约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7月25日,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江汉平原“铁水公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为提升区域发展整体能级夯实基础支撑。这为天门、仙桃、潜江三地发展带来机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卢青青指出,天门、仙桃、潜江等地要加强与汉襄宜“金三角”等的互联互通,辐射周边核心城市,使其成为核心城市产业链上一环。

当前,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襄荆高铁正加快推进建设,通车后,我省将形成连接武汉、孝感、随州、襄阳、荆门、宜昌、荆州、潜江、仙桃、天门等10座城市的超级高铁环线,届时,汉襄宜“金三角”实现一小时互通,天门、潜江、仙桃等地与“金三角”联系也将更加紧密。此外,三地在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在不断推进。

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财贸所所长叶学平认为,三地在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协同,可形成更强大的集群效应,进一步推动科技共兴、产业共链、交通共网、生态共治、服务共享,真正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支点建设筑牢底盘提供强劲支撑。

多点开花、竞相发展,湖北县域“星火”正以燎原之势,推动支点建设形成更强劲的活力奔涌之势。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支点财经 incentive-icons
支点财经
湖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平台
1480文章数 8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