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某市老城区的菜市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50岁的王淑华正在肉摊前挑选五花肉。
"这块肉正好做红烧肉,你家孩子肯定爱吃。"肉摊老板笑着推荐。
王淑华的手停在半空中,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我没有孩子。"
老板愣了一下,赶紧道歉:"啊...对不起,我不知道..."
空气突然变得凝重,周围的嘈杂声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颤抖的女声:"妈...妈,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
王淑华手中的塑料袋掉在地上,五花肉散落一地。她僵硬地转过身,看到一个年轻女子站在身后,眼中含着泪水,正怔怔地望着她。
周围买菜的人们停下脚步,好奇地看着这一幕。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王淑华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个女子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穿着朴素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手里紧紧握着一个旧皮包。她的眼神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感,既有期待,又有不安。
"您...您是王淑华吗?"女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01
王淑华的心脏剧烈跳动着,她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凝固了。二十四年来,她做过无数次这样的梦,梦到女儿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但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真实。
"是...是的,我是王淑华。"她的声音颤抖得厉害,几乎听不清楚,"你是谁?为什么...为什么会有我女儿的照片?"
女子的手在颤抖,她慢慢从包里取出一张发黄的照片。那是一个三岁小女孩的照片,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正开心地笑着,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小汽车,脸蛋圆嘟嘟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形。照片的四个角都已经磨损了,边缘有些破裂,显然被人反复翻看过无数次。
王淑华的呼吸瞬间停止了。这张照片,她怎么可能认错?这是小雨三岁生日那天拍的,当时她刚给女儿买了那个红色的小汽车作为生日礼物。小雨高兴得不得了,一直抱着小汽车不肯放手。
"我觉得...我觉得我就是照片上的这个孩子。"女子的声音越来越小,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我叫...我叫小雨。"
这两个字像雷电一样击中了王淑华。小雨,这个名字她已经在心里默念了二十四年,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念一遍,生怕自己会忘记女儿的声音。
王淑华伸出颤抖的手接过照片,手指轻抚着照片上那张熟悉的小脸。瞬间,所有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给小雨扎辫子的早晨,陪她搭积木的下午,为她做红烧肉的黄昏...
"这是...这是我女儿小雨的照片。"王淑华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声音哽咽得说不出完整的话,"可是...可是我女儿已经失踪二十四年了...她那时才三岁...现在应该已经二十七岁了..."
她抬起头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女子。眉眼间确实有小雨的影子,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得就像小雨小时候一样。但二十四年的时光改变了太多,她不敢确定,不敢相信这个奇迹真的发生了。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菜市场本来就人声鼎沸,现在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卖菜的大妈们放下手中的活,买菜的顾客也停下脚步,所有人都被这戏剧性的一幕吸引了。
"真的假的?这么多年了还能找到?"
"看着真像是母女俩,你看这眼睛多像啊。"
"哎呀,这要是真的,那就是奇迹啊!"
肉摊老板也放下手中的刀,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幕,刚才还在为自己的失言道歉,现在却见证了这样不可思议的场面。
女子听到周围的议论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安,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我从小就有这张照片,养父母说这是我唯一的身世线索。他们告诉我,我是他们在路边捡到的,身上只有这张照片和..."
她停顿了一下,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偶。那是一只粉色的小兔子,已经很旧了,原本蓬松的毛现在已经贴在一起,一只耳朵还缝补过,但依然能看出当初的精致。
王淑华看到小兔子的瞬间,腿一软,差点跌倒在地。周围的人赶紧扶住她,但她的目光始终盯着那只小兔子,仿佛看到了失而复得的珍宝。
这只小兔子是她亲手缝制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她对女儿的爱。小雨从六个月大就开始抱着它睡觉,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它。即使长到三岁,小雨仍然离不开这只小兔子。
"小兔...小兔子..."王淑华颤抖着伸出手,轻抚着布偶那已经发硬的毛,"这是妈妈给你做的小兔子...你小时候最喜欢了...晚上不抱着它就睡不着..."
她的手指摸到小兔子缝补过的耳朵,那是小雨两岁时不小心撕破的,她连夜给缝好的。这些细节,这些只有她们母女才知道的秘密,让王淑华彻底相信了眼前这个人就是她的女儿。
"我...我找了您很久。"女子的声音也开始颤抖,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围观的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声和抽泣声,这感人的母女相认场面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红了眼眶。有人拿出手机开始录像,有人小声地抹着眼泪,连平时最爱凑热闹的大妈们都安静了下来。
王淑华的心中涌起巨大的狂喜,这种感觉是她二十四年来从未体验过的。女儿回来了!她的小雨真的回来了!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
但就在这时,女子却突然后退了一步。
02
王淑华现在住在某市老城区的一间小平房里,月租金五百块钱,房间潮湿阴暗,但这是她能承受的极限了。她在附近一家名叫"家常味"的小餐厅当厨师,老板娘李大姐是个善良的中年妇女,知道她的遭遇后,总是偷偷多给她一些工资。
每天凌晨四点半,王淑华就会从噩梦中惊醒。她总是梦到小雨在喊她,声音越来越远,她拼命地追赶,却永远追不上。醒来后,她会在黑暗中静静躺一会儿,等待心跳恢复平静,然后起床准备新的一天。
五点钟,她准时出现在菜市场。这个习惯她坚持了二十四年,从未间断过。她总是挑最新鲜的食材,手指轻抚过每一块五花肉,仔细观察肉质的纹理和色泽。她要确保每一块肉都能做出最完美的红烧肉,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等着吃她做的红烧肉了。
"王大姐,又来这么早啊?"卖肉的老刘总是第一个和她打招呼。
"嗯。"王淑华点点头,很少多说什么。
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分量:如果小雨回来了,她现在二十七岁,食量应该比小时候大很多。所以她总是多买一些,宁可剩下也不能让女儿饿着。
餐厅里的同事都知道王淑华是个话很少的人。她从不参加聚餐,从不谈论家庭,连春节都是一个人度过。每当别人提起家长里短,她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但从不发表意见。
"淑华姐,你做的红烧肉真是绝了,能教教我吗?"年轻的服务员小李经常这样问,她刚从农村来城里打工,对王淑华的厨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秘诀就是要用心。"王淑华总是这样回答,然后继续默默地忙自己的事情。
她不愿意说出真正的秘诀:每一道红烧肉都是她做给女儿的。每一次调味,每一次翻炒,她都在想象着小雨品尝时的表情。这种想象让她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也让她的内心越来越痛苦。
下班后,王淑华会独自走回那间小平房。房间只有二十平米,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破旧的衣柜,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但墙上贴满了各种寻人启事的复印件,有些已经发黄脱落,有些字迹模糊得几乎看不清,但她都舍不得撕下来。
房间的角落里放着一张小床,那是她按照小雨三岁时的身高特意买的。床上放着一只粉色的小兔子,那是她后来照着记忆重新做的,虽然手艺不如当年,但她每天晚上都会抱着它入睡。
每个月的15号,是小雨失踪的日子,也是王淑华必须去某市公安局的日子。她会穿上最干净的衣服,带着最新的照片,询问是否有女儿的消息。
"王大姐,你又来了。"值班的小张警官总是很耐心,"我们一直在关注相关案件,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您的。"
"我知道,我就是想来看看...万一有什么新线索呢?"王淑华每次都这样说,眼中充满了期待。
"您要保重身体啊,身体垮了怎么等小雨回来?"小张警官真诚地劝她。
"我女儿还没回来,我不能倒下。如果我倒下了,谁来等她回家?"王淑华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回到家后,王淑华会打开电脑,登录各种寻人网站。她加入了几十个QQ群和微信群,里面都是和她有相同遭遇的家长。她会仔细查看每一条信息,分析每一个可能的线索。
她的生活单调而规律,但她把这种单调当作一种修行。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各种菜谱,尤其是红烧肉的做法。她买了很多烹饪书籍,在网上查看各种制作方法,甚至专门跑到某市最有名的饭店去请教老师傅。
"师傅,您能教教我做红烧肉吗?我想学最正宗的做法。"她总是这样请求。
"这位大姐,你这么用心,是要开饭店吗?"老师傅好奇地问。
"不是,我想做给我女儿吃。"王淑华回答得很简单,但声音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虔诚。
她坚信,当女儿回来时,她要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红烧肉。这个信念支撑着她度过了无数个孤独的夜晚。
邻居们都觉得王淑华有些奇怪。一个人住却每天都做那么多菜,而且总是做两人份,吃不完就倒掉。有好心的邻居劝她:"王大姐,你一个人别做那么多菜,浪费钱。"
"不浪费,我女儿可能随时会回来。"王淑华总是这样回答,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但没人知道,她每天都在为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人准备晚餐,这已经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
03
1999年10月15日,这是王淑华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是一个普通的秋日下午,梧桐叶子正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阳光温和地洒在小区的院子里。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平静的午后会成为改变她一生的分水岭。
那天上午,小雨特别黏人。三岁的她正处在最可爱的年纪,说话奶声奶气,走路还有些踉跄。早上起床后,她就像小尾巴一样跟着王淑华,妈妈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妈妈,你看我搭的城堡!"小雨兴奋地指着客厅地板上的积木,那是一座歪歪扭扭的小房子,在她眼中却是世界上最美的宫殿。
"真棒,小雨好聪明。"王淑华蹲下身子,认真地欣赏女儿的作品,心中满溢着幸福。
下午两点左右,王淑华需要外出办点事情。
"小雨,妈妈要出去一趟,你在家里乖乖玩积木好不好?"王淑华温柔地对女儿说。
小雨正专心致志地摆弄着她的积木,头也不抬地说:"妈妈快点回来,我搭完城堡给你看。"
"好,妈妈很快就回来。"王淑华在女儿的小脸上亲了一下,那种母女间的温馨让她的心都要融化了。
她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带小雨一起去?但想到路程有些远,而且小雨最近有些感冒,就决定让她在家休息。楼下的刘阿姨是个热心肠的邻居,五十多岁,自己的孩子都已经成家,平时特别喜欢小雨,经常帮王淑华照看孩子。
"刘阿姨,麻烦您帮我看一下小雨,我有急事要出去一趟。"王淑华敲响了刘阿姨家的门。
"没问题,放心去吧!小雨多乖啊,我最喜欢她了。"刘阿姨拍拍胸脯保证,"你去忙你的,我保证把小雨看得好好的。"
王淑华心中涌起一阵感激。在这个城市里,她和丈夫都是外地人,没有亲戚朋友,刘阿姨就像她们的长辈一样照顾着她们。
"小雨,妈妈出去一下,你跟刘奶奶在一起,要听话哦。"王淑华最后看了女儿一眼,小雨正坐在地板上,认真地把红色的积木放在蓝色的积木上面。
"知道啦,妈妈再见!"小雨挥挥小手,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
王淑华怀着轻松的心情外出了。路上她还在想,晚上回来要给小雨做红烧肉,那是女儿最爱吃的菜。每次闻到红烧肉的香味,小雨就会兴奋地在厨房门口转圈圈,嘴里念叨着"肉肉,香香的肉肉"。
秋日的阳光很舒服,街道上人来人往,一切都显得平静安详。
下午四点多,王淑华办完事回到家。她匆匆忙忙往家赶,心里盘算着要买点什么菜给女儿做晚饭。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王淑华就感觉到了异样。家里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心慌。平时这个时候,小雨应该在客厅里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或者在沙发上翻跟头,总之不会这么安静。
"小雨?小雨?"王淑华喊了几声,没有回应。
她的心开始加速跳动,一种不详的预感袭上心头。她冲向小雨的房间,床上空荡荡的,只有那些积木还散落在地板上,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小雨!小雨!"王淑华的声音开始发颤,她跑遍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厨房、卫生间、阳台、甚至连衣柜都翻开了。
没有,哪里都没有女儿的身影。
就在她几乎要崩溃的时候,楼梯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刘阿姨满脸惊慌地跑上来,眼中含着泪水。
"淑华!淑华!"刘阿姨的声音都变了调,"小雨...小雨不见了!"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在王淑华的头上,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什么意思?她不是和你在一起吗?"王淑华的声音尖锐得连自己都不认识。
"我...我刚才去楼下买菜,让她在小区门口玩一会儿..."刘阿姨哽咽着说,"回来就找不到她了!我找遍了整个小区,问了所有人,都说没看见!"
王淑华感觉血液瞬间凝固了。小雨失踪了,她的宝贝女儿失踪了!
"她说什么了吗?"王淑华抓住刘阿姨的胳膊,力气大得让刘阿姨疼得直呲牙。
"她说...她说要去找妈妈..."刘阿姨的眼泪流了下来,"我以为她是要上楼找你,就没太在意...等我买菜回来,就再也找不到她了..."
王淑华的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女儿是去找她了,但她不在家,所以小雨就这样消失了。如果她没有外出,如果她带着小雨一起去,如果她早一点回来...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
"小雨!小雨!妈妈回来了!"王淑华冲出家门,在小区里疯狂地寻找,声音撕心裂肺。
她跑遍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健身器材旁边、垃圾桶后面、绿化带里、车库里...嘴里不停地喊着女儿的名字,声音越来越嘶哑,越来越绝望。
04
报案的第三天,某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张队长亲自接手了这个案子。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黝黑的脸上刻满了风霜,眼神犀利而专注。他办过很多拐卖儿童的案件,深知这类案件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王同志,请你详细回忆一下那天的情况,越详细越好。"张队长坐在王淑华对面,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任何细节都可能是重要线索。"
王淑华的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嗓子已经完全嘶哑了。她努力回忆着那天的每一个细节,从外出的原因到回家发现孩子失踪的过程。她的声音颤抖着,眼泪不断往下掉,每说一句话都像是在撕扯自己的心脏。
"我...我如果不出门就好了..."王淑华哽咽着说,"我如果带着她一起去就好了..."
"王同志,现在说这些没有用。"张队长的声音严肃而温和,"我们要做的是尽快找到孩子。你记得那天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人或事?"
王淑华拼命地回想,但那天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她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更仔细地观察周围的环境,为什么没有更谨慎一些。
"我们已经调取了小区周边所有可能的监控录像,正在仔细分析。"张队长一边记录一边说,"同时,我们也向周边各县市发出了协查通报,并且上报了省厅。"
听到这些专业术语,王淑华心中涌起一丝希望。有这么多人在帮她找小雨,女儿一定会回来的。
李建国匆匆赶到派出所,他请了假,准备和妻子一起配合警方调查。看到王淑华憔悴的样子,他的心也碎了。他们把小雨的照片复印了上千份,决定贴遍附近的大街小巷。
"有没有发现可疑人员在小区周围出现过?"张队长询问小区的保安老王。
老王是个五十多岁的退伍军人,工作认真负责,对小区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前几天确实有个陌生男子在门口徘徊,大概三十多岁,中等身材,但当时没太在意。现在想想,那个人确实有些奇怪。"
这个线索让王淑华看到了希望,她紧紧抓住张队长的手:"那一定就是他!一定是那个人拐走了我女儿!"
"我们会仔细调查这个线索的。"张队长安慰道,"但你们也不要抱太大希望,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王淑华和李建国开始在附近疯狂寻找那个可疑男子的线索。他们挨家挨户地询问,希望能找到更多目击者。
第一个星期,夫妻俩几乎没有合眼。他们把附近所有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公园里的每一棵树下、商场里的每一个角落、车站里的每一个候车室、医院里的每一个病房。王淑华的嗓子完全喊哑了,只能发出沙哑的气声,李建国的眼睛熬得通红,走路都在发飘。
"淑华,你喝点水,吃点东西。"李建国心疼地看着妻子,她已经三天没有好好吃过饭了。
"我不饿,小雨还没找到,我怎么能吃得下去?"王淑华推开李建国递过来的包子,"小雨现在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
说到这里,她又忍不住哭了起来。三岁的小雨还那么小,那么依赖妈妈,现在一个人在外面,该有多害怕啊。
亲戚朋友们也都动员起来帮忙寻找。王淑华的姐姐王淑芳从某县连夜赶来,她比王淑华大五岁,性格坚强,是家里的主心骨。
"妹妹,你要挺住,小雨一定会回来的。"王淑芳抱着妹妹,眼中也含着泪水。
王淑华的同事们下班后也加入了寻找队伍。大家兵分几路,在不同的区域寻找,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小雨的照片,见人就询问。
"这么可爱的小女孩,谁见了都会有印象的。"同事小刘安慰道。
但一天天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线索。王淑华开始失眠,即使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脑子里不停地想着女儿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是不是在哭着找妈妈。
"小雨一定在想妈妈,想妈妈做的红烧肉..."王淑华对着女儿的照片自言自语,"妈妈一定会找到你的,一定会的..."
警方也在加紧调查,他们走访了小区附近的所有住户,询问是否有人看到可疑情况。技术人员正在分析监控录像,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我们已经把小雨的信息录入了全国失踪儿童数据库。"张队长告诉王淑华,"一旦有孩子被解救,我们会第一时间比对信息。全国各地的同行都在帮你们找孩子。"
一个月过去了,线索越来越少,案子陷入了僵局。王淑华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她开始出现幻觉,总觉得在街上看到了小雨的身影,追过去却发现是别的孩子。
每天晚上,王淑华都会坐在女儿的床边,抱着那只粉色的小兔子,轻声说话:"小雨,妈妈在等你回来。妈妈给你做红烧肉吃,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妈妈学了新的做法,比以前更香更嫩..."
她把小雨的房间保持原样,床上放着女儿最喜欢的布娃娃,书桌上摆着她画的涂鸦,衣柜里挂着她的小衣服。每一样东西都在无声地提醒着王淑华,她的女儿消失了。
这时,她开始接到一些陌生的电话。
"喂,是王淑华吗?我们这里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很像你要找的孩子。"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很诚恳。
王淑华的心瞬间狂跳起来:"真的吗?在哪里?"
"在某县的某村,但是接她需要一些费用..."
这种电话王淑华接了十几个,每次都让她燃起希望,然后又彻底失望。那些都是骗子,他们利用失踪儿童家长的痛苦来骗钱。但即使知道大部分都是骗局,王淑华仍然不敢错过任何一个可能。
夫妻俩决定辞职专心寻找女儿。李建国的单位比较理解,给了他长期的事假,但王淑华直接辞了职。他们用仅有的积蓄制作了更多的寻人启事,开始向外地扩展寻找范围。
05
两年后的一个春天,李建国终于忍不住了。他看着日渐憔悴的妻子,心中五味杂陈。王淑华已经瘦得不成样子,原本圆润的脸颊现在凹陷下去,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里,整个人像一个行走的骷髅。
"淑华,我们...我们是不是该面对现实了?"李建国坐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说出这句话。他知道这句话会像刀子一样刺痛妻子,但他实在忍不住了。
"什么现实?"王淑华猛地转过头,眼中冒着火光,声音尖锐得像是从地狱里传出来的,"你想说小雨已经死了?你想说我们永远找不到她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不敢直视妻子的眼睛,"我是说...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开始生活。我们还年轻,我们还可以..."
"重新开始?"王淑华的声音变得更加尖锐,她站起身来,双手叉腰,像一只被激怒的母狮,"我的女儿还没找到,你让我怎么重新开始?你想让我再生一个孩子来代替小雨吗?"
"我没有这个意思!"李建国也站了起来,声音提高了几度,"但是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已经两年没有好好睡过觉,没有好好吃过饭!医生说你再这样下去会崩溃的!"
"我崩溃了又怎么样?"王淑华歇斯底里地喊道,"我女儿现在不知道在哪里受苦,我有什么资格好好活着?"
这样的争吵越来越频繁,几乎每天都要爆发一次。李建国觉得妻子已经完全魔怔了,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寻找女儿上,完全忽略了现实生活,忽略了他这个丈夫的存在。而王淑华觉得丈夫背叛了女儿,背叛了这个家,他已经不是那个深爱小雨的父亲了。
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他们只能靠借钱维持寻女行动。王淑华走遍了某省的大部分地区,她的足迹遍布车站、码头、集市、学校门口。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贴上小雨的照片,向当地人询问。
"大姐,你找女儿找了多久了?"一个好心的大妈看着王淑华憔悴的样子,心疼地问。
"两年了,还要继续找下去,找到死为止。"王淑华的声音坚定得没有一丝动摇。
那个大妈听了,眼中含着泪水,从包里拿出五十块钱塞给王淑华:"大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孩子还等着你呢。"
王淑华接过钱,鞠了一个深深的躬。这样的善意她遇到过很多次,每次都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还有这么多好心人在关心着她,支持着她。
第三年,李建国终于受不了了。他看着家里贴满寻人启事的墙壁,看着妻子日渐疯狂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我搬出去住一段时间。"某天晚上,李建国对王淑华说,"我们都冷静一下。"
"你走吧。"王淑华头也不抬,正在整理新打印的寻人启事,"反正你心里根本没有小雨,你早就想逃了。"
"我也想找到小雨!但我们不能这样无休止地找下去!"李建国试图解释,声音中带着深深的疲惫,"我们已经找了三年了,该找的地方都找过了,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那就别找了!"王淑华猛地站起来,指着门口,"从今以后,小雨只有我一个亲人!你这个做父亲的可以不要她,但我这个做母亲的绝对不会放弃!"
李建国看着妻子通红的眼睛,心如刀割。他也爱小雨,也想找到女儿,但他更担心妻子会彻底疯掉。
"淑华,我..."李建国想要再说什么,但王淑华已经转身进了房间,重重地关上了门。
那一夜,两个人都没有睡觉。李建国坐在客厅里抽了一整夜的烟,王淑华躺在床上抱着小雨的照片哭了一整夜。
第二天,李建国真的搬走了,住进了单位的集体宿舍。他留下了一封信,说他会继续关注小雨的消息,也会在经济上支持王淑华,但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
王淑华把那封信撕得粉碎,就像撕碎了她对婚姻的最后一丝眷恋。
2005年,李建国正式起诉离婚。法院传票送到王淑华手中时,她连看都没看就撕掉了,然后扔进了垃圾桶。她没有出庭,也没有请律师。在她心中,这些法律程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继续寻找女儿。
"王女士,您不到庭的话,法院会做缺席判决的。"法院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提醒她。
"随便你们怎么判。"王淑华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我只关心我女儿在哪里。"
离婚后,王淑华独自一人继续寻女之路。她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清洁工、服务员、保姆、看门大妈...只要有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工作,她都愿意去,因为这意味着更多寻找女儿的可能。
在某商场做清洁工时,她每天都要擦遍商场的每一个角落,她总是格外仔细地观察每一个路过的孩子,希望能看到小雨的身影。
"王大姐,你干活这么认真,老板应该给你涨工资。"同事小张夸奖道。
"我不是为了工资。"王淑华一边擦着玻璃一边说,"我在找我女儿。"
小张听了,心中涌起一阵酸楚。这个瘦弱的女人,竟然有着如此坚强的意志。
她被骗子欺骗过无数次,损失了仅有的积蓄。有人冒充警察打电话,说在某地发现了小雨,要求她汇款去接孩子。有人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说可以帮她找到女儿,但需要先交"调查费"。
每次被骗后,王淑华都会痛哭一场,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寻找。她说:"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就不能放弃。"
身体也开始严重透支了。长期的精神压力、营养不良和睡眠不足让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抑郁症和胃病。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但她拒绝了。
"我没有生病的权利。"王淑华对医生说,"我女儿还在等我找她回家。"
有几次,她真的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站在某市的长江大桥上,看着滚滚江水,她想也许这样就解脱了,也许死了就能在另一个世界见到小雨了。
但每次看到街上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看到她们挽着妈妈的手撒娇的样子,王淑华又重燃希望。她觉得小雨也许就在某个地方等着她,等着她去接她回家。
"小雨,妈妈不能死,妈妈要活着找到你。"王淑华对着天空说道,"妈妈答应过要给你做红烧肉的。"
进入新世纪后,网络开始普及,王淑华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她在网吧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学会了上网搜索,学会了在论坛发帖,学会了使用QQ和微信。
她在各种寻人平台上发布小雨的信息,加入了几十个寻找失踪儿童的QQ群和微信群。她看到很多和她有相同遭遇的家长,大家互相鼓励,分享线索。
"二十四年了,我还在找我的女儿小雨。"她经常在群里这样说,然后发出小雨的照片。
群友们都很佩服她的坚持,称她为"坚强妈妈"。但也有人劝她要理性一些。
"王姐,孩子失踪这么久了,你也要为自己想想啊。"有人私下里这样劝她。
"我女儿一定还活着,她在等我去找她。"王淑华总是这样回答,"我能感觉到,她还活着,她在想妈妈。"
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能再给女儿做一次红烧肉。她经常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说话:"小雨,妈妈的手艺更好了,学会了很多新做法。等你回来,妈妈给你做最好吃的红烧肉,比小时候的还要香。"
二十四年来,王淑华从一个三十岁的年轻母亲变成了一个五十四岁的沧桑女人。她的头发白了一半,脸上布满了皱纹,但她的意志却越来越坚定。
她坚信,只要她还活着,就有希望找到女儿。而这一天,终于来了。
王淑华激动地伸出双手,想要拥抱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二十四年的等待,二十四年的痛苦,在这一刻都要得到救赎了。
"妈妈,我还记得你做的红烧肉的味道。"女子轻声说道,但声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甜甜的,有点咸,肉很烂很香..."
"对!对!"王淑华激动得浑身颤抖,"你小时候最爱吃了,每次都要吃两大碗!"
女子点点头,然后从包里慢慢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那是一个木质的首饰盒,看起来有些年代了,表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这个,您应该认识吧?"女子将盒子放在王淑华面前。
王淑华仔细端详着盒子,眉头微微皱起。这个盒子看起来很眼熟,但她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这是...?"
"您先打开看看。"女子的眼神变得深邃而神秘,"里面有您想要的答案。"
周围的人群都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盒子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这个盒子里装着什么天大的秘密。
王淑华的手在颤抖,她感觉到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好奇心驱使着她伸出手去。她的手指触碰到盒子的瞬间,女子突然抓住了她的手腕。
"妈妈,在打开之前,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女子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二十四年前的那天下午,您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这句话让王淑华的心脏狂跳起来,她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这样问。
女子松开手,示意她打开盒子。王淑华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盒子的盖子。
当盒子完全打开后,眼前的一幕让王淑华彻底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