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4年陈毅妻子去世前,交待3个儿子:妹妹结婚后,你们才能分家

0
分享至

1971年,陈毅在工作的时候忽然腹痛难忍,随后就晕倒在了办公室。工作人员见状急忙把他送到医院。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后,一个令人十分痛心的消息传进大家耳中:陈毅身患癌症,并且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治愈的希望十分渺茫。



哪怕医生们已经全力为他进行了手术,但残酷的现实还是无法改变,陈毅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他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尤其是小女儿珊珊

临终前,陈毅将三个儿子叫到床前,用虚弱但坚定的声音叮嘱他们:“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妹妹,不要让她受欺负。”

看着父亲憔悴的面容和眼中的期望,三个儿子泪流满面,纷纷点头,承诺一定会守护好妹妹。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带着对家人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就在陈毅离世后不久,他的妻子张茜也被查出了癌症。2年后,张茜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临终前,她将3个儿子叫到身边,再次叮嘱他们:

“一定要等到妹妹结婚后,你们才能分家。妹妹还小,失去了父母,如果你们在她结婚前就分家,她没有家了,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她。”



3个儿子含着泪,坚定地点头,承诺一定会遵守母亲的遗愿。

为什么夫妻两人都对这个小女儿如此担心呢?难道儿子就不重要了吗?

当然不是,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1950年的上海,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当时担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每天都在为城市的重建与发展殚精竭虑。就在这个时候,他和妻子张茜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陈茜怀孕了!

当时,陈毅和张茜已经有了有三个儿子,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夫妻二人当然满怀期待是个女儿。

得知张茜怀孕的消息后,陈毅更是满心欢喜,只要稍有空闲,他就会陪伴在张茜身边,与她聊天解闷,还会兴致勃勃地写诗,让张茜鉴赏。在夫妻二人的期待中,张茜还真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闺女。



陈毅高兴得合不拢嘴,为了给宝贝女儿取一个最合适的名字,这位平日里指挥千军万马、满腹才情的元帅,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天。他翻遍诗词典籍,将自己知晓的所有美好的字词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最终,决定给女儿取名为珊珊,寓意她像美玉一样珍贵。

珊珊的到来,为这个充满阳刚气的家庭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她成了全家的掌上明珠。陈毅虽然工作繁忙,但只要在家,就会将女儿抱在怀里,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温柔。而张茜,也是对女儿呵护备至,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珊珊身上。

在家人的关爱中,珊珊一天天茁壮成长。虽然备受宠爱,但她也非懂事有礼貌。陈毅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对儿子们一直奉行严格的“苦难教育”,但面对小女儿,他却怎么也狠不下心。

不过,他也会教导珊珊,他们家和别人家并无不同,她和其他孩子也没什么两样。在吃穿用度上,珊珊并没有特殊待遇,哥哥们穿旧的衣服,张茜也会细心地给她改一改,继续穿在她身上。

张茜在新四军时期,就是文工团的一员,非常热爱艺术。受母亲的影响,珊珊从小就对艺术很感兴趣,尤其痴迷于跳舞。小时候,每当音乐响起,珊珊就会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舞动起来。



看着女儿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张茜满心欢喜,她希望女儿能在文艺道路上继续前行,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

但是,随着珊珊小学毕业,她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决定,父母对于她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

当时,陈毅已经担任了外交部长一职,他知道新中国在外交领域有多需要人才。在与各国的交往中,外语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他认为,女儿聪慧伶俐,如果能学习外语,将来投身外交事业,必将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

作为母亲的张茜自然更心疼女儿。她经常陪伴丈夫出国访问,对外交工作的艰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她觉得,不管学习什么,都能为国家做贡献,不一定非要选择外交这条艰辛的道路。



为此,陈毅和张茜多次发生争执,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张茜始终无法理解丈夫为何一定要让女儿走外交这条路,而陈毅则坚持认为,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外交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最终,在这场家庭“争论”中,陈毅的坚持占了上风,珊珊听从了父亲的安排,踏上了学习外语的道路。



陈毅去世后不久,张茜也被查出患上了癌症。

但就在这个时候,外交部有一个公派学生出国留学的机会,张茜得知后,第一时间想到了女儿

她知道,这对珊珊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是在外交道路上继续前行的重要机会。为了给珊珊争取这个机会,张茜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在张茜的努力下,珊珊最终获得了出国留学的名额。在女儿出国前,张茜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和内心的痛苦,为她收拾行李,叮嘱她在国外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

珊珊则丝毫没有察觉到母亲的异样,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前往国外求学的旅程。在国外,珊珊拼命汲取知识。她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因此也倍加珍惜。

在国外的每一天,她都努力学习国际关系和语言学等专业知识。但她并不知道的是,国内母亲的病情正逐渐恶化。

张茜去世后,三个儿子按照母亲的嘱托,隐瞒了这个消息,没有告诉远在国外的珊珊。他们也不想让在外求学的妹妹分心,希望她能专心完成学业。



远在异国他乡的珊珊,还是每周给家里写信,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的信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人的思念。

1975年,珊珊终于学成回国。当她满心欢喜地回到家时,却发现家里的一切都变了样,母亲的身影在家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她立即察觉到了异样,焦急地询问哥哥们母亲去了哪里。起初,哥哥们还想办法隐瞒,但在珊珊的再三追问下,最终不得不告诉她母亲已经去世的真相。

听到这个消息,珊珊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呆在原地。她无法相信,那个一直疼爱自己、支持自己的母亲,竟然已经离开了人世,想到这些,珊珊不禁痛哭出声。



随后,她在哥哥们的陪伴下,来到了母亲的坟前。在母亲的墓前,珊珊长跪不起,泪水浸湿了地面,她的哭声在墓地里回荡,诉说着对母亲的思念与不舍



但是珊珊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都沉浸在悲痛中,她明白父母都对自己寄予厚望,只有振作起来,为国家的外交事业真正做出贡献才能完成他们的遗愿

于是,她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后来,珊珊被分配到外交部翻译室英文组,主要负责会议速录与首长谈话备忘整理等工作。这份工作强度很大,对她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都很高。

她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记录会议内容,整理首长的谈话要点,这对于习惯了外国学术体系的珊珊来说,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吃力的。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努力适应工作节奏,她在工作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工作中,珊珊认识了同样在外交部工作的王光亚,两人在工作期间相识、相知,最后相恋。



1977年,珊珊与王光亚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陈昊苏3兄弟知道,母亲临终前叮嘱他们要照顾好妹妹,为妹妹操办婚礼是他们作为哥哥的责任。于是,3兄弟凑钱为珊珊举办了一场婚礼,兑现了他们对母亲的诺言。

这场婚礼虽然不算太盛大,但十分温馨。婚后,珊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交工作中,她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外交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后来,珊珊改名为丛军,继续在外交战线上发光发热。她先后出任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中国驻联合国公使衔参赞等职务,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女大使之一,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真正完成了父母的遗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慧说史家
慧说史家
看历史,谈历史,带你发掘历史趣味!
276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