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快上来!快上来!"
挖掘机师傅老陈从三米深的坑里爬出来,脸色煞白如纸,双手还在不停颤抖。
"怎么了?"现场指挥员刘主任急忙迎上去。
"下面...下面有东西!"老陈指着深坑,声音都变了调,"白花花的一片,还有那个味道..."
刘主任脸色瞬间变了,立即掏出手机拨打110:"喂,是派出所吗?我是拆迁办的,虹桥路这边挖出了...你们快过来看看吧。"
围观的居民们开始议论纷纷,李秀梅站在人群最前面,心跳得厉害。这是她住了十五年的地方,地下怎么会有...
"所有人退后!马上退后!"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开始疏散人群。
李秀梅被推着往后退,回头望了一眼那个深坑。坑底那些白色的东西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光。她紧紧攥住手中那张发黄的房产证,手心全是汗。
01
一九九五年七月,上海的夏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李秀梅拖着一只破旧的行李箱,从上海火车站走出来。
二十三岁的她刚从江西老家出来打工,在虹桥附近的一家电子厂找到了工作。厂里管吃管住,但宿舍条件实在太差,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连翻身都困难。
"要不你在外面租个房子住?"同宿舍的小王建议。
"哪有钱租房子?"李秀梅苦笑,"一个月工资才四百块,租房就要一百多。"
"那倒是个问题。"小王想了想,"对了,我听说厂子附近有个老板要卖仓库,很便宜的,你可以去看看。"
第二天下班后,李秀梅按照小王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个叫张师傅的人。张师傅五十多岁,瘦瘦高高的,脸色有些苍白,说话时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
"你就是要买仓库的小李?"张师傅上下打量着她,眼神中透着一种奇怪的紧张。
"是的,张师傅。听说您有个仓库要卖?"
"有是有,不过..."张师傅犹豫了一下,擦了擦额头的汗,"那地方有点偏,就在工厂后面那片老房子里,环境不太好。"
李秀梅心里一沉:"那得多少钱?"
"五百块。"张师傅脱口而出,说完后就像松了一口气。
"五百?"李秀梅以为自己听错了,"您说的是五百块钱?"
"对,五百块,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张师傅的声音有些急促,手指不停地搓着,"你要的话现在就可以过户,我这里有房产证。"
李秀梅觉得有些不对劲。在上海,哪怕是最破的房子,五百块也买不到啊。张师傅的表现更让她疑惑,那种急于脱手的样子,就像房子是个烫手山芋。
"张师傅,这价格是不是..."
"就这个价,不讲价!"张师傅打断了她的话,声音有些颤抖,"你要就要,不要拉倒,我还有其他人要看。"
虽然心里疑惑,但五百块确实在李秀梅的承受范围内。她跟着张师傅来到那个所谓的"仓库"。
走在路上,张师傅一直在擦汗,尽管天气并不算太热。李秀梅注意到他总是回头看,好像在确认有没有人跟着他们。
那是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平房,坐落在一排老房子的最后面,显得有些孤立。外表看起来确实像个仓库,墙面斑驳,窗户很小,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这房子以前是做什么的?"李秀梅问。
"就是仓库,存放货物的。"张师傅回答得很快,但眼神又开始躲闪,"不过已经空了很多年了。"
走进房子,李秀梅发现里面的格局还不错,虽然陈旧,但收拾一下完全可以住人。最特别的是地面,铺的是很厚的水泥,用脚踩上去感觉异常结实,而且有种奇怪的回音。
房子里有一股淡淡的怪味,说不上来是什么味道,有点像地下室的霉味,又有点像什么东西腐烂后的味道。
"这味道是怎么回事?"李秀梅皱着眉头问。
张师傅的脸色更白了:"老房子都这样,通通风就好了。"
李秀梅在房子里转了一圈,虽然心里有些不安,但想到价格这么便宜,还是决定买下来。
"行,我要了。"
张师傅明显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又变得更加紧张:"那好,我们现在就去办手续。千万别拖延,今天就办完。"
在房管所办理过户手续时,李秀梅注意到张师傅的手在发抖,签字时字迹都有些歪歪扭扭。他一直在看表,好像急着要离开似的。
办完手续后,张师傅拿到钱,突然抓住李秀梅的胳膊,力气大得让她吃痛。
"小李,我要提醒你一件事。"张师傅的声音压得很低,眼中有种近似恐惧的神色,"住在那里可以,但千万别往地下挖,记住了,千万别挖!"
"为什么?"李秀梅被他的表情吓了一跳。
"反正记住就行了,会出事的!真的会出事的!"张师傅说完,匆匆离开了,走路的样子都有些踉跄。
李秀梅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心里更加不安了。她看了看手中的房产证,上面的房屋建成时间是一九四八年,比她想象的要早很多。
第二天,李秀梅搬进了这个"仓库"。她买了一些简单的家具,把这里布置成了一个小家。虽然简陋,但终于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刚住进去的头几天,李秀梅就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首先是那股气味,房子里总有一股淡淡的怪味,通风也散不掉,特别是下雨天,味道会更重一些,让人觉得恶心。
其次是隔音效果奇怪地好。外面马路上汽车声音很大,但在房子里几乎听不到。李秀梅觉得可能是因为墙壁特别厚的缘故。
最让她不安的是地面。那层水泥真的很厚,用东西敲击会发出沉闷的回声,就像下面是空的一样。而且,地面有些地方会散发出更浓的异味。
住了一个星期后,隔壁的刘大妈过来串门。
"小姑娘,你怎么住到这里来了?"刘大妈看起来有些惊讶,眼神中带着一种同情。
"怎么了?这房子有什么问题吗?"
"倒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这地方..."刘大妈欲言又止,四处看了看,"算了,你一个小姑娘家的,说了你也害怕。"
"刘大妈,您就说吧,我胆子还行的。"
刘大妈左右看了看,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压低声音说:"这地方以前不太干净,听老人们说,很多年前这里出过事。那个张师傅住了这么多年,前段时间突然要卖房子,大家都觉得奇怪。"
"出过什么事?"李秀梅追问,心跳开始加速。
"具体我也不清楚,反正老人们都说这地方不太吉利。"刘大妈摇摇头,压低声音继续说,"听我婆婆讲,以前这一带闹过事,有人...失踪了,再也没找到。后来这块地就一直没人愿意住。"
"失踪?"李秀梅感觉背后发凉。
"嗯,好几个人呢。"刘大妈点点头,"不过你既然已经买了,就安心住着吧,说不定都是迷信。只是...晚上最好早点睡,别在屋里乱走动。"
当天晚上,李秀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张师傅的警告、刘大妈的话,还有房子里那股奇怪的味道,让她心里很不踏实。
凌晨两点多,她隐约听到地下传来一些声响,像是什么重物在拖拽,又像是什么东西在轻微地敲击。李秀梅屏住呼吸仔细听,声音很轻很轻,但确实存在。
她想起张师傅的话"千万别往地下挖",想起刘大妈说的"失踪的人",心跳得更厉害了。
第二天一早,李秀梅跑到刘大妈家。
"刘大妈,您知道以前这地方到底发生过什么事吗?"
刘大妈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开口:"听我婆婆说,很多年前这一带确实出过事。那时候比较乱,有人在这里...处理一些不能见光的事情。"
"什么不能见光的事情?"
"这个就不知道了,反正从那以后,这块地就一直没人愿意住。"刘大妈的声音更低了,"我婆婆还说,有时候深夜能听到这地下传来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在下面。"
李秀梅越听越不安:"那我要不要也搬走?"
"现在搬走不是浪费钱吗?"刘大妈劝她,"再说,张师傅住了这么多年也没出什么事。你一个小姑娘,安分守己的,应该没问题。就是...记住,千万别往地下挖。"
尽管心里忐忑,但李秀梅还是决定继续住下去。毕竟五百块钱对她来说不是小数目,而且搬家又要花钱。
接下来的几个月,李秀梅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虽然偶尔还会听到地下的声响,闻到那股奇怪的味道,但她告诉自己那些都是心理作用。
02
时间过得很快,李秀梅在这个"仓库"里一住就是十五年。
这十五年里,她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打工妹,慢慢成长为工厂里的技术骨干。收入也从最初的四百块涨到了三千多块。虽然有能力搬到更好的地方,但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房子里那股奇怪的味道,她也慢慢适应了。夜里偶尔传来的声响,她告诉自己那是老鼠或者管道的声音。人的适应能力就是这么强,时间久了,什么都能习惯。
但这十五年里,一些奇怪的事情还是时不时地发生,让她无法完全忘记这个地方的诡异。
二〇〇二年春天,有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找到李秀梅,说要高价收购这个房子。
"小姐,我们公司看中了这块地,愿意出十万块钱买下来。"那个男人说话时一直在观察李秀梅的表情。
十万块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但李秀梅拒绝了:"不卖,我住得好好的。"
"十五万怎么样?"男人立即加价,眼中闪着某种急切的光芒。
"多少钱都不卖。"
那个男人没有再坚持,但临走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小姐,这地方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事,埋得再深也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李秀梅被这话说得心里发毛,但还是坚持不卖。
二〇〇三年冬天,李秀梅遇到了一件更奇怪的事。
那天晚上下大雨,她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个全身湿透的老人,头发花白,衣着简朴。
"姑娘,我能进来避避雨吗?"老人的声音很温和。
李秀梅心软,就让老人进来了。老人进屋后,一直在四处打量,特别是对地面格外关注。
"老爷爷,您是这附近的居民吗?"李秀梅端了杯热茶给他。
"不是,我是从外地来的。"老人接过茶杯,目光依然在房间里游移,"姑娘,你在这里住多久了?"
"七八年了。"
老人点点头,突然问道:"你有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
李秀梅心里一惊:"您也闻到了?"
"这味道...很特别。"老人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姑娘,我劝你最好别在这里久住。"
"为什么?"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知道这房子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不知道,买房的时候那个人说是仓库。"
"仓库?"老人苦笑了一下,"哪有仓库建得这样的?你看这墙壁的厚度,你看这地基的结构,这明显是..."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摇摇头说:"算了,我多嘴了。雨停了,我该走了。"
老人临走时,回头看了李秀梅一眼:"姑娘,记住,有些地方最好不要住太久。"
那天晚上,李秀梅一夜没睡好。老人的话让她想起了很多被自己刻意忽略的细节。
二〇〇五年,又有人来找李秀梅买房子,这次是一个戴金丝眼镜的老者。
"姑娘,我是搞研究的,对这一带很感兴趣。你这房子,我出二十万收购。"
"为什么大家都想买我这个破房子?"李秀梅很纳闷。
老者推了推眼镜:"这一带比较特殊,有些...价值。"
"什么样的价值?"
"这个...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老者犹豫了一下,"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个位置很重要,对某些人来说意义重大。"
"什么意义?"李秀梅追问。
"涉及到一些...."老者的眼神有些躲闪,"总之,你考虑一下吧,二十万不是小数目。"
李秀梅还是拒绝了。她觉得这些人肯定知道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情,但既然他们不愿意明说,她也懒得追问。
二〇〇七年,最奇怪的一次是一个看起来很神秘的人找上门来。
"小妹,听说你这房子位置特殊,要不要合作?"那人说话时压着声音。
"什么合作?"
"这地方有它..."那人眼中闪着某种光芒。
李秀梅想起张师傅的警告,坚决拒绝了:"不合作,我不需要。"
那人很失望地走了,但临走时扔下一句话:"那你就等着吧。这地方的事情早晚会有结果的,到时候就轮不到你了。"
这些年里,李秀梅也试图联系过张师傅,想问问他当年为什么那么便宜卖房子,为什么警告她不要乱动。但张师傅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完全找不到踪迹。
有邻居说,张师傅卖了房子后就移居海外了,还有人说他回老家了。但刘大妈私下里告诉李秀梅,张师傅其实一直在上海,只是换了个地方住,从来不回这一带。
"他好像很怕这个地方。"刘大妈说,"有一次我在街上遇到他,一提起你这房子,他脸色就变了,说什么'那地方的事情早晚要解决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秀梅对这些神秘事件越来越好奇,但同时也越来越不安。她有好几次想要弄清楚真相,但每次都想起张师傅的警告而作罢。
二〇〇八年,这一带开始传出要拆迁的消息。李秀梅开始关注拆迁政策,了解补偿标准。她发现自己这个房子的地理位置还不错,如果真的拆迁,应该能获得不少补偿。
同时,她也有一种预感:如果拆迁真的开始,地下的秘密就再也藏不住了。
03
二〇〇九年秋天,正式的拆迁通知下来了。
李秀梅拿到拆迁通知时,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她舍不得这个住了十五年的地方;另一方面,她也好奇,拆迁之后,这块地下面到底有什么秘密会被揭开。
让她意外的是,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对她这个房子特别重视。不仅有区里的干部,还有市里派来的技术人员,甚至还有一些她不认识的部门的人。
"李小姐,您这个房子建造年代比较久远,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一个戴着安全帽的技术员说。
"勘测什么?"
"房屋结构、地基情况等等。"技术员的回答很模糊,但李秀梅注意到他们特别关注地面。
勘测的过程很仔细,他们用各种仪器在地面上扫描,还在几个角落钻了小孔取样。李秀梅看到他们取出的土样有些发黑,散发着熟悉的异味。
"检测结果怎么样?"李秀梅问。
"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技术员的表情很严肃,"李小姐,拆迁的时候您一定要配合我们的工作,这个房子可能比较...特殊。"
"特殊在哪里?"
"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太清楚,但从初步检测来看,这个房子的地基确实有些异常。"
二〇一〇年二月,李秀梅收到了拆迁的确切通知。让她意外的是,补偿金额比预想的要高很多,整整五十万元。
"为什么补偿这么高?"她问拆迁办的刘主任。
"您这个房子的历史价值比较特殊,所以补偿标准也相应提高了。"刘主任的解释很官方。
"什么历史价值?"
"这个...等拆迁的时候您就知道了。"刘主任的表情有些神秘,"李小姐,我提醒您一下,拆迁当天可能会有一些...意外发现。您要有心理准备。"
"什么意外发现?"李秀梅追问。
"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我们怀疑您这房子下面可能埋着一些东西。"
李秀梅的心跳加速了:"什么东西?"
"具体的还需要挖掘后才能确定。"刘主任顿了顿,"不过根据我们掌握的一些资料,这一带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一些...事件。"
听到"事件"这个词,李秀梅想起了刘大妈说过的"失踪的人",想起了那个老人的警告,想起了张师傅的恐惧。她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拆迁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十五日。李秀梅早早地搬出了所有家具,站在房子外面,等着见证这个藏了十五年的秘密被揭开。
拆迁当天,来的人比想象中的还要多。除了常规的拆迁队伍,还有好几个李秀梅从未见过的部门派来的人员。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看起来很专业,而且表情都很严肃。
"今天的拆迁工作比较特殊,我们需要特别小心。"刘主任对所有工作人员强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上报情况。"
听到这话,围观的居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房子到底有什么问题?"
"看这阵势,肯定不简单。"
"我早就觉得这地方不对劲。"
李秀梅站在人群中,心情忐忑不安。她知道,无论地下埋着什么,她的生活都将彻底改变了。
挖掘机开始作业。前面的拆除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房屋的上部结构很快被清理干净。但当挖掘机开始向地下挖掘时,所有人的神经都紧张起来。
挖到一米深的时候,一切正常。
挖到两米深的时候,开始有人议论纷纷。
"这地基怎么这么厚?"
"这水泥看起来不像普通的建筑材料。"
"这味道...有点奇怪。"
挖到三米深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三月十五日下午三点,春日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拆迁现场。
挖掘机师傅老陈挖到三米深时,突然停了下来。
"下面有空洞,还有股怪味。"老陈从驾驶室探出头,脸色有些难看。
"什么味道?"刘主任快步走过来。
"说不上来,反正很不好闻。"老陈摇摇头,"我下去看看。"
老陈戴上安全帽爬下深坑。刚到坑底,一股浓重的异味扑面而来。
"刘主任!这味道太怪了!"老陈捂着鼻子大喊,"地面有个水泥盖子,很厚,上面还有字!"
李秀梅站在人群中,手心全是汗。十五年来的疑问即将有答案了,但她突然害怕起来。
技术员下坑查看后爬上来,压低声音对刘主任说:"这盖子是人工封的,年代很久。需要专业工具才能打开。"
半小时后,工具到了。两个技术员下坑开始撬水泥盖子。
"用力!这盖子封得太紧了!"
"小心点,别破坏了..."
随着一声闷响,盖子被撬开一条缝。瞬间,更浓烈的异味涌出来。
李秀梅看到两个技术员突然僵住了,他们面面相觑,脸色煞白。
"怎么样?"刘主任急问。
其中一个技术员后退了一步,声音颤抖:"刘主任...这个...我们..."
他没说完,但所有人都看出了他眼中的恐惧。
"上来说!"
两人快速爬出坑,其中一个走到刘主任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刘主任的脸色瞬间变了。
"是派出所吗?虹桥路这边挖出了情况,你们快来!"刘主任急忙打电话,"对!很紧急!"
听到"派出所",围观群众炸了锅。
"肯定出事了!"
"这地方果然有问题!"
"早就说这里不干净!"
李秀梅腿都软了。如果真的...那她岂不是在上面住了十五年?
十分钟后,警车到了。民警下坑查看后,表情严肃地爬上来。
"现场封锁!让围观人员散开!"
"这里可能涉及...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