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很多动植物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但昆虫一直繁衍至今,踪迹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这与昆虫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它们非常善于伪装,如善于模拟树枝的竹节虫、善于模拟兰花的兰花螳螂、善于模拟猫头鹰眼的猫头鹰蝶等。除了靠自身伪装,有的昆虫还会利用环境材料进行伪装,比如石蚕。
石蚕是石蛾的幼虫。石蛾为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雌雄成虫交尾之后,雌虫将卵产于水中、水面或水面下的岩石和植物上。数日后,石蚕孵出。石蚕会用黏性丝将水中的石子、沙粒、树枝、树叶等黏结在一起,筑成一个坚固的巢,然后藏身其中,并借助水流的冲刷来保持巢的清洁和稳固。当你看见一根漂流的“小树枝”时,可能是石蚕正带着自己的巢在水中逛吃;当你看见一个静静躺在水底的“小石块”时,可能是石蚕正在静待食物送上门。
![]()
石蚕(鱼黄泽先 / 摄)
石蚕对水质要求较高,只有清澈洁净、无污染的水体才能满足它们的生存所需。石蚕身体柔弱,需要一层外壳将自己保护起来才能有效躲避天敌的伤害,所以一出生,它就会利用身边的材料给自己筑巢。石蚕的下唇末端有一块不大的唇舌,唇舌上的腺体能分泌一种遇水迅速凝固的液体,凝固后就像丝线一样,有着很强的黏性。石蚕不仅用这种黏性丝将各种筑巢材料黏结在一起,还会将它涂在巢穴内壁,让巢穴更光滑、更舒适。石蚕每蜕一次皮,体形就会更大一些,这时它会重新筑一个新巢,直到变为成虫离开水体。
石蚕的巢很结实,虽然看上去密不透风,其实顶端有一个小孔。水流通过这个小孔持续流经石蚕的呼吸鳞毛,石蚕不停摆动腹部加速水流进出以进行气体交换;取食时,石蚕也能从这个孔中探出头来。除了管状巢,石蚕还会筑其他形状的巢,这些巢有的是固定巢,有的是可携带巢。比如,舌石蛾科石蚕筑的是马鞍形或龟壳形的可携带巢;部分小石蛾科石蚕1至4龄可自由生活,5龄可筑钱袋形的可携带巢;环须亚目大部分石蚕筑的是纺网形固定巢,这类巢上有丝质滤网,可过滤水流中的有机物。当然,并不是所有石蚕都筑巢——原石蛾科和螯石蛾科石蚕就不筑巢,它们没有固定的住所,自由生活在流速湍急的低温水流中。
石蚕的药用
在传统医学领域,石蚕的药用名称有好几个:《神农本草经》称其为沙虱,名医别录》称其为石蠹虫,《本草拾遗》称其为“石下新妇” … … 对石蚕的药用功效 ,《神农本草经》中写道:“味咸寒。主五癃,破石淋,堕胎,内解结气,利水道,除热 。 ”
除了利尿除热,石蚕筑巢时分泌的黏液不仅能遇水迅速凝固成丝状,还足够结实——既能承受石蚕自重,又能抵抗外界多重撞击。目前,医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这种黏性液体,期望可以用它来替代手术用的缝合线等。虽然该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黏性液体能为医学做出一定贡献。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5.8B
![]()
点击上图,“百科知识知道”大擂台,有问必答,有答必奖!
将好文“分享”给更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