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享用中国的资源,一边却损害中国的利益,世间哪有这般道理?
一家美国科技巨头,在中国深耕发展近三十年。然而它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不仅对中国企业设置重重障碍,还公开宣称绝不培养中国人才!
当中国本土企业奋起反抗时,这家企业步步退败,最终只能无奈撤离中国市场。
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又是怎样被中国“驱逐出境”的?
![]()
大规模裁员中国员工
2019年,甲骨文公司突然裁员900名中国员工,更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不会重用任何中国本地员工。
“哪怕中国员工再努力,也难以进入甲骨文的管理层。”
但鲜有人知的是,甲骨文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中国市场。
![]()
1977年,拉里・埃里森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甲骨文公司,最初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
他们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功能强大,甚至击败了IBM等业界巨头。
埃里森随后专注于数据库软件的研发与销售,由于Oracle的卓越表现,他逐渐成为硅谷“软件教父”。
![]()
1982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甲骨文,并成功上市。到了20世纪90年代,甲骨文已成长为全球数据库领域的领头羊。
尽管位列全球第二,甲骨文仍渴望成为行业第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埃里森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
1989年,甲骨文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软件公司之一。
彼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深化阶段,政府、金融、能源、通信、电力等多个关键行业加速推进信息化。
甲骨文迅速抓住这一机遇,凭借其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成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
此后多年,甲骨文在中国商用数据系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IOE”架构中的核心一环,成为中国信息化市场最大的受益企业之一。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甲骨文在取得巨大成功后,不仅未对中国市场心存感激,反而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
甲骨文在中国的垄断之路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甲骨文依靠其领先的数据库技术,在多个关键行业建立了牢固的垄断地位。
在银行、通信、能源、政府机构等对数据处理与存储要求极高的领域,甲骨文的产品几乎成为唯一选择。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核心交易系统长期依赖甲骨文技术,其市场份额在这些领域一度高达90%-100%。
![]()
甲骨文的技术优势使其在与中国客户的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条款和高额费用。
中国联通曾因系统升级未使用甲骨文指定团队,被罚款4000万元;中国移动在升级计费系统时,被迫接受“10年服务费=合同金额20%”的苛刻条款。
这些不合理要求增加了中国企业的运营负担,但由于缺乏替代方案,多数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
国家电网曾尝试将部分非核心数据迁移到国产服务器,甲骨文立即中断技术支持,导致变电站监控系统瘫痪,严重影响电网正常运行。
最终,中国团队不得不前往美国道歉,甲骨文才恢复服务。
此外,甲骨文还在员工管理上推行“去中国化”与种族隔离式制度。
![]()
创始人埃里森曾在内部会议上直言:“永远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
在中国研发中心的800多名员工中,没有一位华人担任决策职务,技术总监等关键岗位均由美国人担任。
中国工程师主导的技术成果,如某电商平台数据库优化方案,性能提升30%,却常被美国同事剽窃,用于自身晋升。
![]()
甲骨文对中国技术人才的轻视,认为中国员工“只需掌握操作即可”。
面对甲骨文的傲慢态度,2008年,阿里巴巴决定自主研发数据库,坚决打破甲骨文的垄断。
![]()
中国企业的反击行动
2008年,因甲骨文将年度服务费从800万元涨至2000万元,阿里巴巴率先发起反击,启动自主研发数据库项目。
然而埃里森嘲讽中国企业是在“侵犯知识产权”,并断言他们短时间内无法研发出可与甲骨文媲美的技术。
![]()
出乎意料的是,仅四年时间,阿里巴巴就成功研发出OceanBase数据库。
该数据库性能优异,比甲骨文快20%,并在当年的双11购物节中,成功支撑淘宝350亿元交易额零故障。
2016年,OceanBase在国际数据库性能测试中创下每秒4200万笔交易纪录,打破了甲骨文长期垄断的技术神话。
![]()
与此同时,华为也投入国产数据库研发,推出GaussDB,其安全性达到甲骨文从未实现的最高评级。
腾讯则开发了TDSQL,深度适配社交数据特性,保障微信支付每秒百万级交易的稳定运行,满足社交平台对海量数据处理的特殊需求。
![]()
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宣布全面停用甲骨文,改用OceanBase和GaussDB,其科技部总经理在内部信中强调:“数据安全的钥匙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随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巨头也相继终止与甲骨文的合作,转向国产数据库。
![]()
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中国政府也在政策层面大力扶持国产数据库发展。
2016年,国家提出“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明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财政部发文要求政府部门采购优先选择国产数据库,这一政策导向使甲骨文失去了公安部、人社部等多个政府项目,市场份额从90%骤降至60%。
![]()
2019年,央行要求所有银行在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改造,这一举措彻底切断了甲骨文最大的客户来源。
失去中国金融市场的支持,甲骨文在华业务遭受重创,被迫关闭中国研发中心,以削减开支。
在全球市场,失去中国市场后的甲骨文陷入困境。
![]()
2019年,甲骨文宣布关闭中国研发中心,900多名员工被辞退。
2023年,甲骨文以280亿美元收购医疗软件公司Cerner,导致债务飙升至800亿美元,不得不削减在AI领域的投资。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国内市场的自主可控,还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OceanBase已成为仅次于微软、亚马逊的全球知名数据库,中国数据库产业正凭借更贴近本土需求的技术和服务,在全球市场快速拓展。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