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艺之声
他曾在山脊上行走,像一根丈量土地的竹杖。
公文包压弯西装的棱角,却压不弯俯向秧苗的脊梁——
那田垄间半蹲的姿态,是稗草与稻穗都熟识的谦卑。
多少深夜,案头灯焰咬破窗纸,舔舐星斗;
多少黎明,鞋底霜痕裹着泥香,叩醒村落。
三副重担:一县风雨,一城经纬,一府枢机,
终被岁月酿成三行淡墨,轻轻敛进褪色的帆布行囊。
而山野认得他。
当印章归还红木匣,他把自己摊开成一张素纸,
任蝉声在折痕里筑巢,任溪流在眉间题跋。
那些被会议挤瘦的词语,忽然在晨雾里饱胀起来——
一丛野菊是韵脚,半坡松涛是平仄,
就连锄头啃土的顿挫,也成了献给大地的十四行。
如今他漫步秋埂,衣兜里总躺着一册薄薄的诗集。
纸页间簌簌响动的,不是铅字,
是晒场蹦跳的豆粒,是谷仓酣睡的月光,
是二十年前某个村民塞进他掌心的花生,
壳上还沾着泪的咸涩,与汗的微光。
茶烟在石上升腾时,山影正把他的白发染成云絮。
偶有旧识问起功名,他只笑指崖畔青檀:
“看那裂纹纵横的树皮,多像我们批阅过的公文;
而年轮里封存的雷霆,早化作春笋拔节的脆响。”
公文包静静躺在柜角,拉链齿间卡着半粒稗谷。
新诗集封面舒展如沃野——
那被夕阳熨烫的扉页上,一行小篆正破土而出:
“吾土吾民,皆成诗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