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嫌社保没用,坚持28年不交,每月都往卡里存3000,如今却懵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大海拿着银行卡,呆呆地坐在病床上。

“90万啊,整整90万!”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绝望。

28年来,李大海每月雷打不动往卡里存3000元,从不间断。当别人都在交社保时,他却冷笑一声:“那玩意儿有什么用?还不如自己存钱实在!”

邻居老万多次劝他:“大海,你还是交社保吧...”

“我有90万,怕什么?”李大海总是这样回答。

可现在,面对眼前的账单和手里的一张纸条,李大海彻底懵了。



01

1995年春天,北方某县城的建材一条街刚刚兴起,李大海用借来的五万块钱盘下了一间门面房。

那时候他才22岁,刚娶了媳妇周桂花没多久,儿子小壮刚会叫爸爸,一家三口挤在店铺后面的小屋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李大海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看准了县城要大发展,建材生意肯定火爆,所以咬着牙也要干这一行。

果真,开店第一个月就赚了两千多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数目,李大海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到了年底,县里开始推行个体户社保政策,很多人都在观望,不知道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

那天晚上,李大海回家兴冲冲地对妻子周桂花说:“桂花,我想好了,咱们不交那个社保!”

周桂花正在给小壮喂奶,听了这话抬起头疑惑地问:“为啥?大家都说这是好事呢。”

李大海在桌子上摊开一张纸,开始给妻子算账:“你看,他们要我每月交500多块钱,说是28年后给我发养老金。我不如自己存,每月存1000块,28年就是33万多,再加上利息,肯定比他们给的多!”

周桂花皱着眉头说:“可是人家说还有医疗保险...”

李大海摆摆手,很自信地说:“医疗保险?咱们身体好好的,用得着吗?就算生病,咱们有钱治!”

他在屋里来回踱步,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对:“桂花,你信我的,咱们靠自己,准没错!那些交社保的人,就是被政府给忽悠了。”

周桂花拗不过他,只能点头同意。

第二天,李大海就去信用社开了个专门的账户,他对柜员说:“这是我的养老账户,以后每月都要存钱进去。”

从那时起,不管生意好坏,不管家里有什么急事,李大海都坚持每月往这个账户里存1000元,风雨无阻,一分钱都不少。

到了1997年,建材生意越来越好,李大海已经在县城小有名气了。

那时候县城正在大力发展,到处都在盖房子,李大海的店铺每天都有人来买材料。

有一天,一个包工头来买水泥,看到李大海的生意这么好,忍不住说:“老李,你这生意真是火啊,一天能赚多少?”

李大海笑着说:“说不上多少,够吃够喝就行。”

包工头羡慕地说:“像你这样的老板,肯定交了社保吧?听说以后退休能拿不少钱呢。”

李大海得意地说:“我不交那个,我有自己的办法。”

包工头好奇地问:“什么办法?”

李大海神秘地笑了笑:“天机不可泄露。”



02

那年春节,表哥赵富贵来拜年,两人坐在炕头上喝酒聊天。

赵富贵开着一家小餐馆,生意也不错,两兄弟经常互相攀比。

“大海啊,听说你的建材店生意很红火?”赵富贵试探着问。

李大海端起酒杯:“还可以吧,比你的餐馆差点。”

赵富贵笑了:“你就别谦虚了,我听说你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呢。”

李大海也不否认:“差不多吧,主要是赶上了好时候。”

赵富贵说:“大海,听说你还是没交社保?”

李大海得意地拍着胸脯说:“没交,我有更好的办法!”

他拿出存折,指着上面的数字说:“你看,两年了,我存了2万4!那些交社保的能有这个数吗?”

赵富贵看了看存折,有些惊讶:“这么多钱啊...”

李大海更加得意:“这还只是开始呢,照这样下去,我老了以后比谁都富。”

赵富贵摇着头说:“大海,这样不稳妥啊,万一出点什么事...”

李大海打断他的话:“什么事?我这是实实在在的钱,谁也拿不走!”

“可是社保有保障啊,生病了还能报销...”赵富贵继续劝说。

李大海不以为然:“保障?我这2万4就是最大的保障!生病了我有钱治,用不着指望别人。”

赵富贵见劝不动他,只好摇头叹气:“你这个人啊,就是太固执。”

李大海举起酒杯:“固执有什么不好?我就是要用事实证明,自己存钱比交社保强一百倍!”

到了2000年,李大海的存款已经达到了6万块钱,他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太英明了。

这一年,县城的建设步伐更快了,李大海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

有一天,周桂花看着丈夫累得满头大汗,心疼地说:“大海,要不咱们雇个人帮忙吧?”

李大海擦着汗说:“不用,现在正是赚钱的时候,多雇一个人就多一份开支。”

“可是你这样太累了...”周桂花担心地说。

李大海笑着说:“累点怕什么?你看咱们的存款,已经6万了!”

周桂花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心里也很高兴:“是啊,6万块钱不少了。”

那时候儿子小壮已经8岁了,在县城小学上学,成绩很好,李大海对儿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对李大海说:“小壮这孩子很聪明,好好培养将来一定有出息。”

李大海高兴地说:“老师,我们家不缺钱,孩子的教育方面您尽管提要求。”

老师有些好奇:“李先生是做什么生意的?”

李大海自豪地说:“开建材店的,现在生意不错。”

老师点点头:“那就好,孩子的教育确实需要投入。”

李大海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我已经为孩子准备了专门的教育基金。”

每次看到存折上的数字,李大海都会对妻子说:“桂花,你看,咱们这6万块钱,比那些交社保的强多了!”

周桂花也觉得丈夫有道理,毕竟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钱。



有一次,周桂花在医院遇到了老同事,老同事说起了社保的好处。

“桂花,你们家老李交社保了吗?现在政策挺好的,以后养老有保障。”

周桂花有些犹豫地说:“我家老李说不用交,他有自己的办法。”

老同事好奇地问:“什么办法?”

周桂花小声说:“他每月往银行存钱,说比交社保划算。”

老同事摇摇头:“这样不行啊,社保不只是养老,还有医疗保险呢。”

周桂花回到家把这事跟李大海说了,李大海不以为然:“她们懂什么?咱们有6万块钱,生病了不愁没钱治。”

03

2002年到2010年,是李大海最风光的时期。

这期间,县城的发展特别快,房地产业兴起,对建材的需求量大增。

李大海抓住了这个机会,不仅扩大了店面,还增加了产品种类。

2003年,他开始代理一些知名品牌的建材,利润比以前高了不少。

有一次,一个大客户要订购一批高档瓷砖,价值十几万。

这个客户看了李大海的店面,有些担心:“老李,这么大的单子,你能保证质量吗?”

李大海拍着胸脯说:“放心,我在这行干了十几年,从来没出过问题。”

客户还是有些不放心:“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

李大海从保险柜里拿出存折:“你看,我有十几万的资金保证,出了问题我全赔。”

客户看了存折,这才放心地签了合同。

县城建设发展很快,到处都在盖房子,建材生意供不应求,李大海的店铺从一间扩大到三间,生意红火得不得了。

2004年的时候,李大海又开了一个分店,专门卖装修材料。

周桂花有些担心:“大海,开分店要投入不少钱,咱们的存款...”

李大海安慰她说:“放心,生意这么好,很快就能回本。而且咱们的养老钱一分都不动。”

果然,分店的生意也很好,李大海的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2005年,李大海把每月存款提高到2000元,他对周桂花说:“桂花,咱们家发达了,以后每月存2000!”

周桂花高兴地说:“真的吗?那咱们的存款增长得更快了。”

李大海算着账:“按这个速度,再过十年,咱们就有几十万了。”

看着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多,李大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那年夏天,表哥赵富贵又来店里闲聊,他看到李大海的生意这么好,心里也挺羡慕。

“大海,你这生意真是越做越大啊,我那小餐馆跟你比差远了。”

李大海笑着说:“各行各业都有机会,主要看怎么把握。”

赵富贵点点头:“说得对,对了,大海,听说你还是没交社保?现在政策变了,听说挺划算的。”



李大海得意地从保险柜里拿出存折,摊在柜台上说:“没交,我有更好的办法!10年了,我存了15万!你们交社保的能有这个数吗?”

赵富贵看着存折上的数字,有些惊讶:“这么多啊...15万可不是小数目。”

李大海拍着胸脯说:“这还不算利息呢!再过18年,我这个账户里怎么也得有50万!”

“50万?”赵富贵吃了一惊。

李大海自信地说:“保守估计,说不定还能更多。你们交社保的,退休了能拿多少?一个月几百块?我这50万够花多少年?”

邻居老万这时候走进店里,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老万是县供销社的职工,为人厚道,和李大海关系不错。

“老万,你来得正好,你们单位的人都交社保吧?”李大海问。

老万点点头:“是啊,单位统一交的。”

李大海指着存折说:“你看,我10年存了15万,比你们交社保强多了吧?”

老万看了看存折,然后认真地说:“大海,你还是交社保吧,这是保障,我们单位的人都交。”

李大海指着存折说:“保障?老万,我这15万存款就是最大的保障!”

老万摇摇头:“大海,社保不只是养老,还有医疗保险,生病了能报销大部分费用。”

李大海不以为然:“我有15万存款,生病了还怕没钱治?”

老万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李大海那副得意的样子,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04

2008年,儿子小壮要上大学了,学费生活费加起来需要不少钱。

周桂花建议动用一些存款,被李大海坚决拒绝了。

“这是养老钱,一分都不能动!我宁愿借钱也要供孩子上学!”李大海的态度很坚决。

他确实去借了5万块钱,供儿子上大学,存款账户一分钱都没动。

到了2010年,李大海的存款账户已经达到了30万,他经常拿着存折给人看,特别自豪。

“你们看,15年了,我存了30万!那些交社保的人,现在能有多少钱?”

2010年到2017年,这几年是李大海最得意的时期。

县里大搞城镇化建设,到处都是工地,建材需求量大得惊人,李大海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2012年,他把每月存款又提高到3000元,他对周桂花说:“桂花,现在咱们家条件好了,每月存3000!”

那时候,李大海已经成了县城建材行业的知名人物,很多人都知道他有个特殊的存钱习惯。

2015年,李大海的存款账户达到了70万,这个数字让他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那年儿子小壮大学毕业了,考上了县小学的正式编制,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在儿子的婚礼上,李大海对亲朋好友说:“你们看,我当年的决定多英明!现在我存了70万,比交社保的强多了!”

客人们都夸李大海有眼光,有远见,李大海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表哥赵富贵这时也有些服气了:“大海,你这眼光确实厉害,70万啊,这可不是小数目。”

李大海端着酒杯,意气风发地说:“这还只是开始呢,再过几年,我这个账户里得有100万!”

老万在一旁听着,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说什么。

2016年,李大海的生意达到了顶峰,那一年他赚了将近20万,存款账户也突破了80万大关。

儿子小壮这时候已经成家立业,有了正式工作,有社保有医保,李大海更加得意了。

他经常对人说:“你们看,我儿子有正式工作,我们这一家子什么都不缺!我这80万存款,就是最好的保障!”

那时候的李大海,走到哪里都昂首挺胸,觉得自己是县城最聪明的人。



2017年以后,李大海明显感觉到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

网购兴起了,很多人开始在网上买建材,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不少。

县城的发展也趋于饱和,新项目越来越少,建材需求量明显下降。

李大海的店铺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但他依然坚持每月存3000元,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不管怎样都不能断。

2018年的一天,李大海在搬货时扭伤了腰,当时也没太在意,以为休息几天就好了。

可是腰疼得越来越厉害,周桂花劝他去医院检查。

医生检查后说是腰椎间盘突出,建议避免重体力劳动,多休息。

李大海不以为然地说:“这点小毛病算什么!我身体好着呢!”

他继续搬货卸货,腰疼就忍着,觉得男人就应该坚强一点。

2019年,腰痛越来越频繁,有时候疼得他夜里都睡不着觉。

周桂花担心地说:“大海,要不你还是去大医院好好检查检查,别硬撑了。”

李大海摆摆手说:“没事,忍忍就过去了,咱们家又不是没钱治病。”

他心里想的是,自己现在已经存了85万了,就算有点小毛病,也不怕花钱治疗。

05

2020年疫情期间,建材店的生意受到很大冲击,几个月基本没什么收入。

很多同行都关门歇业了,李大海也被迫暂停了营业。

这几个月没有收入,但李大海还是咬牙坚持存钱,甚至动用了一些流动资金。

周桂花心疼地说:“大海,要不这几个月先别存了?咱们也需要留点钱周转啊。”

李大海坚决摇头:“不行!这是我25年来的坚持,不能断!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他觉得这就是考验自己意志的时候,绝对不能放弃。

疫情过后,建材生意恢复了一些,但远不如以前,李大海的收入比之前少了一大半。

2021年,李大海的腰病明显加重了,经常疼得他直不起腰来。

有一天晚上,他疼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周桂花被吵醒了。

“大海,你这样下去不行,明天咱们就去县医院好好检查。”周桂花心疼地说。

第二天,李大海去县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医生的话让他心里一沉。

“你这个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很严重了,必须做手术治疗,不能再拖了。”医生严肃地说。

周桂花紧张地问:“手术费要多少?”

医生想了想说:“大概8万左右,还不包括后续康复费用。”

李大海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说:“没事,咱们有钱!”

更要命的是,医生说手术后需要休养至少半年,不能干重活。

这意味着店里的生意要受很大影响,李大海心里开始有些慌了。

2022年初,李大海做了腰部手术,花了7万多元,这在他的存款里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出院时,医生叮嘱说:“以后要注意保养,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了,而且这个病容易复发,需要定期检查治疗。”

李大海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还没享几年福,身体就出问题了。

这一年,由于身体原因,店里的生意下滑严重,李大海的收入比以前少了一大半。

他雇了个小工帮忙搬货,工资每月要2000块,加上自己的治疗费用,花销比以前大了不少。

但他还是坚持每月存3000元,哪怕要动用老本也要坚持。

周桂花劝他说:“大海,要不咱们先暂停存钱,把身体养好再说。”

李大海摇头说:“不行,这是我27年的坚持,马上就28年了,不能前功尽弃!”

2022年底,李大海再次因为腰痛住院了。

这次检查的结果更加严重,医生说可能还需要做第二次手术。

在病房里,李大海躺在床上,儿子小壮请假陪着他。

小壮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心里很难受:“爸,医生说您这次手术费用可能要10万以上...”

李大海点点头,心里开始计算这笔账,10万块钱不是小数目啊。

这时,老万来病房看望他,老万已经退休2年了,气色看起来很好。

“大海,感觉怎么样?”老万坐在床边关切地问。

李大海勉强笑了笑:“还行吧...老万,你退休后过得咋样?”

老万笑着说:“挺好的,每个月退休金3800,够花了。关键是有医保,前段时间我老伴住院,花了5万多,自己才出了3000块。”

李大海听了心里一震,5万多的医疗费,自己只出3000?

他忍不住问:“老万,这次你住院花了多少钱?”

李大海的声音有些沉重:“6万多,全是自费...”

老万叹了口气:“要是有医保就好了,能省不少钱。”

06

就在这时,周桂花急匆匆地跑进病房,脸色很难看。

“大海,不好了!咱们店里昨晚被盗了!”

李大海一听就坐起来了:“丢了什么?”

周桂花的声音都在颤抖:“丢了不少建材,初步估计损失得有十几万...”

李大海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十几万的损失,这对现在的他来说可是个大数目。

小壮在一边说:“爸,还有个事...银行来电话说咱们的定期存款到期了,现在利率降到2%了...”

李大海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脑子里飞快地算着账。

90万存款,按2%利率一年1万8千的利息,一个月才1500元。

店里被盗损失十几万,以后每年治疗腰病要花好几万块。

如果不能干重活,店里的收入会大幅下降...

这样算下来,自己的90万存款根本不够用啊!

老万看了看李大海,又看了看周桂花和小壮,似乎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时,走廊里传来护士的声音:“507病房家属,请来一下,有事情需要确认...”

周桂花赶紧起身:“我去看看...”

就在她要走出病房的时候,李大海突然叫住了老万。

“老万...你刚才是不是想说什么?”

老万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李大海,表情很复杂:“大海...其实我早就想跟你说...但是...”

李大海急切地问:“说什么?”

老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慢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

李大海接过纸条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都开始发抖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