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纪委监委 王晓江)八一前夕,中央军委发布了八一军旗和各军兵种军旗。军旗,是军队灵魂的图腾,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染红的信仰符号。从秋收起义的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到如今焕然一新的八一军旗,式样虽变,但那份'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初心始终如一。作为三代军人家庭的后代,每次凝视军旗上的金星与“八一”二字,都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使命传承。
新军旗的发布仪式上,红底金星的式样设计暗含深意:红色是革命先烈的热血,金星象征党的绝对领导。这种色彩与符号的延续,恰似血脉中流淌的军人基因。部队老领导当年在连队教我们辨认军旗时说:“军旗上的每一道折痕,都是军人的风骨”。
军旗不仅是作战时的指挥令,更是和平年代的精神火炬。记得小时候看阅兵式,当各军兵种军旗方阵通过天安门时,整齐划一的步伐声仿佛在诉说:这面旗帜承载着陆军的铁血、海军的深蓝、空军的苍穹、火箭军的雷霆、武警的忠诚。新式军旗的发布,正是这种精神谱系的现代化传承。
三代军人的对话里藏着军旗的温度。我的外祖父是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兵,他珍藏的旧军旗已褪色泛黄,但金星依然闪耀。父亲转业时说:“军旗式样在变,但军人的脊梁要永远挺直”。如今看着新军旗的科技元素,更觉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面旗帜上,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面向未来的锋芒。
军旗的每一次更新都是军队现代化的注脚。从南昌起义的镰刀斧头旗到如今的八一军旗,从单色旗到多军种分旗,式样演变见证着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程。新军旗的发布,不仅是视觉的革新,更是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升级,正如父亲常说:“军旗要飘得更高,战士要打得更准”。
军旗上的金星是永不熄灭的灯塔。它指引着从秋收起义到强军兴军的航向,见证着从游击战到信息化作战的跨越。作为曾经的军人,我常带新兵参观军史馆,看那些泛黄的军旗照片。他们总问:“为什么军旗要改式样”,我答:“因为军人要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军旗的方寸之间,藏着整个军队的精神密码。父亲当年用过的军旗包,如今成了我收藏的文物——从粗布帆布到新型材料,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军人的本色。
军旗的每一次升起都是对历史的致敬。当新式军旗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发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式样更新,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现实投射。父亲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勤保障任务,他总说:'军旗要经得起战火考验。'如今的军旗设计,正是对这种精神的现代化诠释。
军旗的传承是跨越时空的对话。从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军旗到如今的八一军旗,从单色旗到多军种分旗,每一次演变都凝聚着军人的智慧。父亲转业后仍坚持整理军旗史料,他说:'军旗式样变,但军人的荣誉永远不变。'这种坚守,正是军队现代化最动人的注脚。
军旗是看得见的信仰。小时候看父亲在军营升旗,旗面猎猎作响;如今看新军旗发布,科技与传统的碰撞,恰似军人精神的薪火相传。(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