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悲不见九州同。
眼里常泪水,是因为爱得深层。
昨天,杨兰兰事件潇湘晨报连发两篇文章,获网友盛赞“有风骨”。
![]()
笔者注意到,这两篇文章均标注原创,署名记者梁婷婷。
不过,看完文章让人有气不打一出来。两篇文章,大部分内容均是网传内容,既没有权威信源,记者也未进一步求证。
第一篇文章提到,杨兰兰的背景和她的巨额财富来源至今是个谜、至今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这些不确定事实,是新闻最忌讳,也是必须要避免的。
![]()
第二篇文章更离谱,导语部分写“…网传她交了7000万澳元(约人民币3.3亿元)保释金获释。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
潇湘晨报文章→23岁华裔女子杨兰兰交了天价保释金?确获保释,但保释金相关信息并未披露
制造如此悬念,还以为潇湘晨报搞到了爆炸的独家猛料,最后告诉公众的是一句“尚未有媒体披露保释金相关信息”收尾,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但就在笔者发布文章前,这两篇文章被发布者删除了。
![]()
![]()
![]()
什么是新闻?教科书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媒体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所兼具的责任尤显重大,需要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海量信息量里时刻保持清醒,向公众发出真实的声音,就像南方周末所说“可以有不说的真话,但是绝不说假话”,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真正做到,但最起码体现了一家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对当下媒体环境,有网友体谅说道,你可以对社会的不公、为弱小个体遭受的冤屈沉默,但不可以在一些关键的节点和事件中报道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回到今天的主题,在杨兰兰事件上,公众想知道的是,网传其万亿财富是否属实?来源是否合法?其家庭背景(毕竟她才23岁,有说是做铁矿石生意)?有无从国内转移资产?
而不是吃人血馒头,为了流量,丢了专业,人云即云。
在笔者看来,衡量一家媒体的公信力,绝不仅仅是看他的流量和粉丝数量,评价一个记者,也不仅仅看他的稿量和写了多少爆款文章,而是突破能力,为了真相突破层层阻碍和防线,至死不渝。
这样的记者,或许还有。这样的媒体,即便有,可能也没几家了。
救救媒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