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伴随着民主制度的盛行,各国开始进入近代体制,因此各国的主要领导人一般称呼都是总理、总统、主席之类的,但奇怪的是中华民国的一把手蒋介石却一直都是被称呼为蒋委员长。
为什么民国没有蒋总统或者蒋主席呢?这个称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蒋委员长这个委员长的名号来源。
![]()
一、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
这个事情要从一开始说起是因为孙中山,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及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革命后,孙中山痛定思痛明白了中国当前的国情并不适合直接搞民主。
一开始宋教仁等人推崇的美式联邦体制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放到中国只会搞出一堆军阀。因此孙中山重新提出了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三个时期的说法,认为中国民主进程应该是渐进式的。
而对应这三个时期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就分别是代表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代表党和政府的国民政府主席、代表民主选举的国民政府总统。
![]()
军政时期就是军事第一的时期,这一阶段一切以军事为主,建立军事政府和听从指挥的军队,集中所有力量对付敌人打败北洋军阀统一全国,这一阶段结束的代表就是张学良东北易帜代表了全国名义上统一。
大体统一了中国,军政时期就宣告结束,进入训政时期。这一阶段就是以党治国,由中国国民党实行进行训政。主要在于当时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很低,不了解政治更不了解民主,就需要一个政党来引导国民进步。
在这个阶段,县和市逐步开始自治,而省长等都采用民选,通过这个阶段逐步实现民主政治,实现选举,这个阶段一直到1947年发布《训政结束程序法》,代表着训政的结束。
![]()
宪政时期就代表整个国家进入民主化时代,开始进行选举,而国民党则功成身退,放弃独揽国家的权力,国家开始进入多党制时代。
了解了这三个时期我们就能够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蒋介石会被称呼为委员长了,因为军政始终没有结束。
![]()
二、统管军事的委员长
1925年北伐战争开始,此时处于军政时期因此成立了军事委员会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负责总览全国军事和北伐事宜。当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就和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矛盾正是由此而来。
1927年北伐结束,全国名义上统一,于是军事委员会撤销,国家进入训政时代,蒋介石的委员长职务也被撸掉了。
![]()
按理来说,从1928年训政时期开始,代表党政的国民政府主席好像应该掌握权力了,但是1931年国民政府组织法又进行了修正,确定主席不负实际政治责任,这就导致主席也没啥用了,只能成为一个名义上的元首。
1931年12月,桂系倒蒋,联合汪精卫阎锡山等人共同逼迫蒋介石下野。蒋介石下野后国民政府改主席制为常委制,包括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等人都成为常委成员,改为集体领导。
这种集体领导制在和平时期可以避免专权,避免某人的独裁统治,但是一到战争年代就麻烦了,多人执政的体制导致各方扯皮,无法整合全国力量进行抗日。
![]()
第二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多人执政的国民政府内部混乱不堪,根本无法组织起全面对抗,于是这个时候不得不将蒋介石和被取消的军事委员会又请出来了。
淞沪抗战激烈,对日战事吃紧,军事委员会再次成立,蒋介石成为了军事委员会常委和委员长,负责调动军队指挥作战,统筹抗日决策。
![]()
自此蒋介石再次成为了“委员长”,但委员长没当多久就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日军的威胁解除,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恢复过去的常委制集体领导了,但是一方面日寇的威胁近在咫尺,另一方面蒋介石也一直想要大权独揽。
于是从1932年开始,军事委员会一直未曾取消,相当于国民党始终处于军政时代,直到宪政时期开始的1946年,军事委员会才彻底取消,委员长这个职务才取消。
![]()
结语
总的来说,委员长、主席、总统基本代表了国民党三个时代的最高职务,只是因为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情况,蒋介石的军事委员会到1932年再次复活,因此蒋介石也当了几十年的委员长。
到1946年,国民党名义上开始了宪政、主席、委员长这些历史名词和历史产物彻底终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