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与社会大众有关的法规制度的实施,难免引发议论。
前几日,人社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和征收的监督和管理。
![]()
为什么要强化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和征收的监督和管理?这个话题要从我国当前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现收现付制说起。
一、什么是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通过在职人员和雇主的缴费,以及政府的补贴,来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以支定收,即根据当前的支出需求来确定收入,通常没有基金结余,从而避免了基金遭受通货膨胀贬值的风险。现收现付制具有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经济波动等挑战,可能导致资金筹集困难和未来世代的负担加重。
通俗地说,这种制度就是把当前在职的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汇总到一起,用退休金的形式发放给已经退休的那些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尚未退休,父母已经退休,那么你和其他同龄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用来给你已经退休的父母发放养老金。如果你的父母是农民,抱歉了,可能……廖廖无几。
等你到了退休年龄,你的退休金来自你的子女所缴纳的养老保险。
二、现收现付制的优缺点
通常认为,现收现付制具有以下4个优点:
(1)保证养老保险金的及时发放。养老保险金来自于在职人员源源不断地缴纳。
(2) 有利于防止由物价或收入变动所带来的养老保险金的波动。通过保险金随物价或收入波动而调整,以应对货币贬值和通胀风险。
(3)有利于促进社会福利。现收现付制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
(4)低成本原则。保险基金投资运行和管理的成本较少,保险人的责任风险也较少,管理费用较低。
但是,这种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1)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存在矛盾。采取“以支定收”的弹性费率制原则,在职投保人与退休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
(2)人口老龄化加重投保人的负担。由于人口老龄化,在职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失衡,导致抚养系数增大。
(3)不利于刺激经济增长。参保人的收益与缴费额不存在必然相关性,对参保人的参保积极性缺乏激励作用。
(4)缺乏动态效率。人口老龄化导致入不敷出,不仅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还可能使政府的财政不堪重负。
三、现收现付制能够持续的核心在于养老保险供养比。
养老保险供养比是指参保人员所需抚养老人的数量与参保人员自身数量的比值。
当前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抚养比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上面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在职并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与退休人数的比例非常重要。
2024年末,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职工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数量14739万人。
2024年末,养老保险(职工部分)参保人数38,713万人,估算其中完整缴纳社保(即五险)的人数最多为2.46亿。
这就意味着,截至2024年末,我国的养老保险供养比在1:2.63―1:1.67之间,可能也就是1:2左右。
也就是说,两个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用来给一个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
2024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约为3585元。
2024年我国参保职工数量是38713万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74732亿元,平均每个人每月缴纳约1608元。
3585元/1608元≈2.23
这个数字是否意味着当前我们用需要2.23个打工人交社保才能保证1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现实是当前的养老保险供养比可能还不到1: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
四、养老金出现缺口怎么办?
目前,我国政府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补充养老金缺口:
(1)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延长劳动者的缴费期限,增加养老金的累计金额。
(2)加强养老金投资管理:优化养老金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加养老金的投资收益。
(3)增加养老保险费率:适当提高养老保险费率,增加养老金的缴纳量。
(4)鼓励企业年金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减轻社会养老金的负担,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吸引力和员工的福利待遇。
(5)鼓励投保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降低社会养老金的压力。
(6)用现金存款弥补:政府动用财政盈余或国有资产收益等现金存款来弥补养老金缺口。由于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这种方式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7)用养老基金弥补: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用养老FOF基金等弥补自己的养老金缺口。
(8)用年金保险来弥补:推广年金保险产品,帮助个人弥补养老金缺口。
简单点评上述8种可选择的方法:
(1)延迟退休年龄,已经开始实施,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延长到了20年;
(2)加强养老金投资管理,养老金进行投资早就实施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3)提高养老保险费率,这种方法一直都在实行,有一个名词想必大家都知道——社保缴费基数,每年上调的社保缴费基数,实质上就是在变相提高养老保险费率。
(4)鼓励企业年金制度,这种方法也早已实行,目前的受益者限于央、国企和极少数大型民企;
(5)鼓励投保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这种方法也早已实行,多年前的各种人寿保险、万能险……貌似吃亏上当的很多;
(6)用现金收入弥补,政府动用财政盈余或国有资产收益等现金收入来弥补养老金缺口,现状是政府赤字不断增加,国有资产收益也有限;
(7)用养老基金弥补,这种方法也已经实行,可惜的是只有少数有闲钱的人才有可能,还要面临投资风险;
(8)用年金保险来弥补,绝大多数私营企业职工连年金也没有,更别说什么年金保险了。
五、现有的方法都没有效果,又该如何?
或许,这就是社保新规的真正目的。
在所有可能的办法都看不到实际效果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增加当前缴费人员总数量的方法,来改善养老保险供养比,弥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
为了保证当前离退休人员有养老金可拿,现在的在职人员、大在小小的企业、个体户们,多做点贡献吧。
六、延伸资料: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方案,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
养老金并轨于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经过10年过渡期,到2024年10月全面并轨。
关于养老金并轨的详细资料,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查找吧。
简单说一句,养老金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统一从养老保险资金池里面发放。
2024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没有直接的数据,一般都能达到六七千元钱以上;2024年企业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是3250元左右;2024年非退休职工的城镇居民平均养老金约为234元;2024年农村养老金的数额因地区而异,最高的是上海1490元,最低的大约是河北120元。
希望看完本文的朋友,想必一定会理解国家为什么会出台这个社保新规。
有一位朋友这样说调侃:
我为什么要一个月缴纳1500养老金?
我把这笔钱直接给我在农村的父母,不也一样吗?
本文到此为止。
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大伙讨论吧。
相关文章:理性分析:未参保在职人口数量及社保新规带来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