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我被城管驱赶,我问城管:你认识我叔吗?城管:你叔算什么东西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02年夏天,22岁的陈铭轩在火车站摆摊修电器。

城管队长马得志带人冲过来:“不准在这摆摊!”

陈铭轩急了:“等等!你认识我叔吗?”

马得志冷笑:“你叔算什么东西!”

“我叔叫陈建华!”话音刚落,围观人群突然安静。

几个老人脸色大变,窃窃私语,没人想到这个名字会改写一个青年的命运...



01

2002年7月的阳光格外毒辣,火车站广场上的人群汗流浃背地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急匆匆地赶着自己的路。

陈铭轩蹲在广场东北角的树荫下,面前摆着一块破旧的蓝色塑料布,上面零零散散地放着几样修理工具和一台正在拆解的收音机。

他今年22岁,瘦得像根竹竿,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胸前还印着已经模糊不清的“市技校”字样。

陈铭轩的手很巧,拿着小巧的螺丝刀在收音机内部仔细地检查着,偶尔皱起眉头思考一下,又继续专注地工作着。

这台收音机是一个大妈早上拿来的,说是孙子不小心摔坏了,问能不能修好,修理费随便给。

陈铭轩知道大妈家里不富裕,答应只收成本费,但前提是一定要修好。

他从技校学的是电工,毕业后本想进工厂,可是2002年的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工厂都在裁员,哪里还招新人。

陈铭轩的父母在他17岁那年因为一场车祸双双离世,现在家里只剩下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身体不好,经常需要买药,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陈铭轩只能想办法赚钱养家。

他想起小时候叔叔陈建华经常修理各种电器,那时候自己总是在旁边看着,偶尔也会帮忙递个工具。

叔叔的手艺很好,在无线电厂工作的时候还得过劳模,但是后来厂子倒闭了,叔叔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联系。

陈铭轩凭着在技校学的知识和小时候跟叔叔学的那点皮毛,开始在街头给人修理小电器。

他的手艺其实不错,但是生意却很惨淡,大多数人看他年轻,不太信任他的技术。

有时候一整天下来,也就能赚个三五块钱,勉强够买菜和奶奶的药。

陈铭轩并不抱怨生活的艰苦,他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肯努力,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正在这时,收音机里传出了清晰的声音,陈铭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终于修好了这台收音机。

他小心地把收音机装好,放在塑料布上,等着大妈来取。

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陈铭轩抬头看去,只见几个穿着制服的人正在驱赶不远处的小摊贩。

他的心里一紧,知道城管来了。



02

领头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叫马得志,是这一片的城管队长。

马得志今年40出头,长得虎背熊腰,说话的声音很大,走路的时候总是昂着头,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他最喜欢在下属面前显示自己的威风,每次出来执法都要把声势搞得很大,仿佛这样就能彰显自己的权威。

马得志带着三个队员,一路清理过来,那些卖菜的、卖水果的小贩们看到他们,都慌忙收拾东西逃跑。

有的跑得慢的,被马得志抓住,不是没收东西就是罚款,弄得那些小贩苦不堪言。

马得志走到陈铭轩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不屑。

“小子,这里不能摆摊,收拾东西滚蛋!”马得志的声音很大,周围的人都听得见。

陈铭轩抬起头看着马得志,心里很紧张,但还是努力保持冷静。

“我没有阻碍交通,就在角落里修点小东西,不影响任何人。”陈铭轩指了指自己脚下的那块塑料布,确实很小,也确实在角落里。

马得志冷笑一声,眼神变得更加凶狠。

“规定就是规定,不管你修什么,这里就是不能摆摊!”马得志说着,抬起脚就要踢陈铭轩的工具箱。

陈铭轩赶紧伸手去护,但还是慢了一步,工具箱被踢翻了,里面的螺丝刀、老虎钳、万用表散落一地。

围观的群众开始指指点点,有人小声议论着。

“这孩子也没做什么坏事,就是修个电器。”一个大妈不平地说道。

“是啊,又不是卖什么违法的东西。”另一个大爷也附和道。

马得志听到这些议论,脸色更加难看,他最讨厌有人质疑他的执法。

“谁再多嘴就一起带走!”马得志恶狠狠地瞪着那些围观的人,大家都吓得不敢再说话。

陈铭轩蹲下身子默默地收拾着散落的工具,心里既委屈又愤怒,但他知道自己惹不起这些人。

“我马上就收拾,马上就走。”陈铭轩低着头说道,声音里带着颤抖。

马得志看着陈铭轩的样子,心里很得意,他就喜欢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服软。

“下次再让我看到你在这里摆摊,直接没收你的东西!”马得志警告道,然后带着队员们走向下一个目标。

陈铭轩收拾好东西,默默地离开了火车站广场,心里想着明天要去哪里摆摊。

他走路的时候很慢,不时回头看看那个待了好几天的角落,心里满是不舍。

那个角落虽然不起眼,但位置还不错,来往的人多,生意相对要好一些。

陈铭轩叹了口气,背着工具箱走向附近的小巷子,希望能找到另一个合适的地方。



03

陈铭轩在附近转了一圈,最后在距离火车站两条街的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位置。

这里比较僻静,人流量不如火车站广场,但至少不会被城管驱赶。

他重新铺开塑料布,把工具摆好,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这个人看起来50岁左右,穿着很朴素,手里拿着一台老式的录音机,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小师傅,能帮我看看这个录音机吗?”中年人和蔼地问道,语气很客气。

陈铭轩赶紧站起来,接过录音机仔细看了看,这是一台80年代的产品,外壳已经有些泛黄。

“大叔,这录音机怎么坏的?”陈铭轩问道,同时开始检查各个按键和接口。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不响了,按什么键都没反应。”中年人叫老韩,是附近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人很和善。

陈铭轩打开录音机的后盖,仔细检查内部的电路,发现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

这台录音机不仅仅是简单的接触不良,而是好几个元件都出了问题,需要更换。

陈铭轩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决定试试看能不能修好。

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万用表,开始逐一测试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神情专注得像在做一件艺术品。

老韩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看到陈铭轩熟练的手法和专业的检测,心里对这个年轻人有了好感。

陈铭轩的手很稳,操作万用表的时候一点都不慌张,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小伙子,你这手艺不错啊,在哪学的?”老韩好奇地问道。

“技校学的,我叔以前也是修电器的,小时候跟他学过一些。”陈铭轩头也不抬地回答,手上的动作没有停。

老韩听到这话,眼神里闪过一丝兴趣,但没有多说什么。

陈铭轩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电容和一个电阻同时坏了。

他从自己的备件盒里找出相应的元件,小心地焊接上去,动作很熟练,显然是经常做这种工作。

焊接完成后,陈铭轩装好电池,按下播放键,录音机里传出了清晰的音乐声。

老韩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真的能把这台老录音机修好。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老韩高兴地说道,“这录音机是我爱人的遗物,对我来说很重要。”

陈铭轩听到这话,心里一阵温暖,他知道有些东西的价值不在于金钱,而在于感情。

“大叔,这个修理费就算了,看得出来这录音机对您很重要。”陈铭轩真诚地说道。

老韩摇摇头,坚持要给钱,而且给了双倍的修理费。

“手艺好的人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报酬,这是你应得的。”老韩把钱塞到陈铭轩手里,态度很坚决。

陈铭轩拗不过老韩,只好收下了钱,心里对这个和善的大叔充满感激。



04

老韩并没有急着走,而是蹲下来和陈铭轩继续聊天。

“你刚才说你叔也是修电器的?”老韩随意地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探询。

“对,我叔叫陈建华,以前在无线电厂工作,技术特别好。”陈铭轩说起叔叔的时候,眼神里带着崇拜。

老韩听到“陈建华”这个名字,明显愣了一下,眼神变得有些复杂。

“你叔叫陈建华?”老韩追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对啊,我爸说他技术很好,以前还获过劳模什么的,不过好多年没联系了。”陈铭轩继续说道,丝毫没有注意到老韩表情的变化。

老韩的心里翻起了波澜,陈建华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

老韩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陈建华的侄子,心里对陈铭轩更加另眼相看。

“你叔现在在哪里?还联系吗?”老韩关切地问道。

陈铭轩摇摇头,脸上露出遗憾的表情。

“厂子倒闭后就失去联系了,我爸去世得早,也没来得及告诉我叔叔的去向。”陈铭轩的声音里带着淡淡的忧伤。

老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小伙子,你这手艺确实不错,我看你在这里做生意也不容易,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老韩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陈铭轩。

陈铭轩接过名片一看,上面写着“韩志强,街道办副主任”,心里很惊讶。

“韩主任,谢谢您的关心。”陈铭轩感激地说道,没想到遇到了一个好心的领导。

老韩摆摆手,表示不必客气,然后若无其事地问起了陈铭轩的家庭情况。

陈铭轩如实告诉老韩自己和奶奶相依为命,靠修理小电器维持生活的困境。

老韩听了很同情,心里更加确定要帮助这个孩子。

“你先在这里安心做生意,我回去想想办法。”老韩安慰道,然后拿着修好的录音机离开了。

陈铭轩看着老韩离去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在这个冷漠的城市里,还是有好心人的。



05

接下来的几天,陈铭轩在小巷子里的生意比在火车站广场时要差一些,但总算没有人来打扰。

他每天早上8点就来摆摊,晚上7点才收摊回家,虽然收入微薄,但生活还能维持。

这天下午,陈铭轩正在修理一台小收音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嘈杂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心里顿时紧张起来,马得志又带着队员来了,而且正朝他这边走来。

马得志今天的心情特别不好,上午被上级批评了,说他执法过于粗暴,要求他改进工作方法。

这让马得志很不爽,他觉得自己执法严格是对的,那些小摊贩就应该被严厉管制。

马得志一眼就看到了蹲在巷子里的陈铭轩,心里顿时火起。

“就是你这小子,我不是说过不准摆摊吗?”马得志大步走向陈铭轩,声音里满是怒气。

陈铭轩赶紧站起来,心里很害怕,但还是努力为自己辩解。

“我现在在巷子里,没有占用主要道路,也没有影响交通。”陈铭轩的声音有些颤抖,但还是坚持说出自己的理由。

马得志根本不听陈铭轩的解释,他现在就想找个人发泄心中的不满。

“不管在哪里,摆摊就是不对!”马得志说着,就要去收陈铭轩的工具。

这时候,巷子里的其他商户也围了过来,大家都知道这个年轻人人不错,平时也经常帮大家修理些小东西。

“这孩子人挺好的,没做什么坏事。”一个开小卖部的大妈为陈铭轩说话。

“是啊,就是修个小电器,又不偷不抢的。”一个修鞋的大爷也附和道。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议论着,声音虽然不大,但马得志都能听得见。

马得志最讨厌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尤其是质疑他的执法权威。

“谁再多嘴就一起抓走!”马得志恼羞成怒地大声喊道,眼神凶狠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

围观的人群被马得志的气势吓到了,纷纷后退,但没有人真的离开,大家都在为陈铭轩担心。

陈铭轩看到这个情况,心里既感动又害怕,他不想连累这些好心的邻居。

“我马上收拾,马上就走。”陈铭轩低声说道,开始收拾地上的工具。

马得志看到陈铭轩要跑,心里更加不爽,他今天就是要好好教训这个小子。

“想走?晚了!”马得志一把抓住陈铭轩的胳膊,“今天非要没收你的工具!”



06

眼看着马得志要动手,陈铭轩心里急得不行,突然想起了什么。

他记起老韩曾经说过,如果有困难可以找他,但现在老韩不在这里。

陈铭轩的脑子里闪过叔叔的身影,虽然多年没有联系,但叔叔以前在这一带也算是有些名气的人。

也许提起叔叔的名字会有用?陈铭轩心里这样想着,决定试一试。

“等等!你认识我叔吗?”陈铭轩大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希望。

马得志被陈铭轩突然的问话弄得一愣,但很快就恢复了凶狠的表情。

“你叔算什么东西,我管他是谁!”马得志嗤笑着说道,语气里满是不屑。

围观的人群听到这话,都替陈铭轩捏了一把汗,看来这个城管队长真的很嚣张。

陈铭轩听到马得志的话,心里涌起一阵愤怒,叔叔虽然多年未见,但在他心里一直是英雄般的存在。

“我叔叫陈建华!”陈铭轩大声说出了叔叔的名字,声音里带着自豪和挑战。

陈铭轩的话音刚落,周围突然安静下来,刚才还在窃窃私语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

几个年长的围观群众听到“陈建华”这个名字后,脸色大变,开始互相使眼色。

“陈建华?是那个在无线电厂的陈建华吗?”一个老大爷小声问道。

“应该是,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另一个老人点头回应。

马得志看到周围人的反应,心里也有些慌乱,但强装镇定。

“陈建华怎么了,我不认识!”马得志硬着头皮说道,但声音已经没有刚才那么理直气壮了。

人群中开始有人窃窃私语,议论声越来越大,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陈建华?不会是那个陈建华吧?”有人小声说道。

“应该是的,这一带就这一个陈建华。”另一个人附和道。

“天哪,这孩子是陈建华的侄子?”

马得志听到这些议论,心里更加不安,但他已经骑虎难下,不能在这么多人面前服软。

“我不管他叔是谁,摆摊就是不对!”马得志提高声音说道,试图重新掌握主动权。

就在这时,人群开始骚动,大家都朝巷子口看去,人群中走出一个穿制服的中年男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