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治安“清风”下,一场针对“夕阳红”的精准围猎
盛夏时节,热浪袭人。在滕州公安“夏季行动”如火如荼、全力守护民生安宁的背景下,一股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诈骗暗流,却悄然涌向了乡镇的街头巷尾。这不像电影里高科技的金融诈骗,也没有复杂的网络圈套,它只用一个抽奖箱、几句花言巧语和一台看似诱人的“空调”,就在短短10天内,让20多位老人的“钱袋子”凭空缩水。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精心设计的骗局?为何受害者清一色都是防备心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当骗局的幕布被滕州警方有力地扯下,我们不仅要为正义的迅速到来而拍手称快,更需要深入复盘这起案件的始末,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为保护我们家中的长辈,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防骗说明书”。
骗局全景复盘:一台“空调”背后的连环陷阱
任何一场成功的骗局,都不是简单的单点突破,而是一套设计精巧、环环相扣的“组合拳”。这次在滕州市西岗镇上演的“空调”骗局,堪称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
第一步:甜蜜的诱饵——“免费抽奖,人人有份”
集市抽奖现场,老人们围观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免费抽奖,人人有份,快来试试手气!”在西岗镇的集市上,两个外地口音的小伙子支起一个摊位,热情地招呼着来往的行人,尤其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们。他们的道具很简单:一个红色的抽奖箱,一堆看似实用的鞋刷、袜子、削皮刀等小礼品。
气氛的烘托:从廉价小礼品开始建立信任
更多老人抽奖气氛图
对于习惯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老一辈人来说,“免费”二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骗子深谙此道。他们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轻松抽到一些不值钱但很实用的小物件。当一位大爷乐呵呵地拿着刚抽到的削皮刀,一位大娘满意地将一双新袜子放进布袋时,一种“这家伙不骗人,确实是来送福利的”的信任感,便在人群中迅速发酵。这种低成本的信任构建,为接下来的“重头戏”铺平了道路。
![]()
老人抽到小礼品,信任加深第二步:精心设计的“幸运”——“恭喜您,抽中空调大奖!”
所谓“豪华空调”标价1980元
当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围观的老人越来越多时,真正的“大奖”开始登场。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哎呀!我抽中空调了!”一个看似普通的老人(很可能是骗子安插的“托儿”)兴奋地举着一张写有“空调”的奖券。
心理的操控:利用“托儿”和从众效应引爆现场老人收到的其实是空调扇
这一声惊呼,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老人们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幸运儿”。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空调”大奖也陆续被人抽出。这种由“托儿”引导,并由真实参与者“见证”的场面,极具煽动性。它利用了典型的从众心理——“既然别人都能中,我也一定有机会!”原本的些许疑虑,在狂热的集体情绪中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第三步:图穷匕见的收割——“内部价”1980元带走“名牌空调”
老人报警,警方积极响应
当中奖者们还沉浸在喜悦中时,骗子们开始了最后的收割。“大爷大妈,恭喜你们!我们这是厂家活动,虽然你们抽中了空调,但按规定不能白送。不过没关系,我们有内部特殊渠道,原价三四千的空调,你们今天只要付1980元的成本价,就能直接物流送到家!”
认知的盲区:300元空调扇如何“变身”千元空调?
1980元买一台空调?这个价格听起来极具诱惑力。骗子们口若悬河,将他们所谓的“空调”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节能省电、智能温控”,专挑老年人听得懂但又似懂非懂的词汇。然而,真相是什么?等物流把“空调”送到家,老人们拆开一看才傻了眼——这哪里是能制冷的空调,分明就是一台成本仅需300元左右的空调扇!
![]()
老人报警,警方积极响应雷霆出击:滕州公安如何快速斩断伸向老人的黑手?
当老人们意识到自己用养老钱买回的只是一个“高级风扇”时,愤怒与懊悔交织,他们选择了报警。而滕州公安的雷霆出击,则为这起系列诈骗案画上了句号。
![]()
滕州公安侦破诈骗、追回老人资金从一声警铃到深度研判:一条线索牵出的诈骗网络
接到报警后,滕州警方并未将其视为一起孤立的买卖纠纷。办案民警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标准化的作案手法、相似的受害群体,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个流窜作案的诈骗团伙。他们迅速将多起报案信息进行串并分析,一个以两名外地男子为核心的诈骗团伙轮廓逐渐清晰。
科技赋能,精准追缉:揭秘“顺线追踪”的幕后
在确定嫌疑人身份后,一场科技赋能的追缉战随即展开。民警通过深度研判,调取了案发地周边的监控录像,结合大数据分析,成功锁定了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和落脚点。“顺线追踪”背后是无数公安干警夜以继日的排查和现代侦查技术的综合运用。
追赃挽损:不仅要抓住人,更要追回老人的“养老钱”
最终,在周密的部署下,办案民警成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经审讯,两人对在10日内流窜作案20余起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的侦破并未就此结束。滕州公安将“追赃挽损”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工作,将追回的赃款悉数退还给受害老人。当老人们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养老钱时,那份感激与安心,是对公安工作最好的褒奖。
深度剖析:骗子为何总能轻易“拿捏”老年群体?
案件告破,但我们的反思不能停止。为什么看似漏洞百出的骗局,却能屡屡在老年群体中得手?这背后,是复杂的心理、情感与社会因素的交织。
心理弱点一:认知惯性与“贪小便宜”的诱惑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大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免费”、“打折”、“送福利”这类词汇,对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吸引力。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能省则省”的认知惯性,用廉价的小礼品作为敲门砖,一步步瓦解他们的心理防线。
心理弱点二:情感空虚与对“热情”的渴望
随着子女长大离家,许多老年人面临着情感上的空虚和孤独。骗子们那一口一个“大爷大妈”的亲切称呼,那种嘘寒问暖的“热情”,恰恰填补了老人们的情感需求。当情感的天平倾斜,理智的砝码便会失重。很多时候,老人被骗,不仅仅是因为贪图便宜,更是因为贪恋那份久违的“被关注”和“被重视”的感觉。
信息鸿沟:数字时代下,他们成为最易被“伪装”欺骗的人
空调与空调扇,一字之差,价格与功能却有天壤之别。对于紧跟潮流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常识;但对于许多老年人而言,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鸿沟。他们不熟悉新兴的家电品类,更不懂得如何通过网络查询产品的真实价值和用户评价。这种信息不对称,给了骗子们巨大的操作空间,让他们能够轻易地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防骗指南:我们如何为家中老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保护老人,不仅是公安机关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子女必看:变“事后报警”为“事前预警”的四大关键
耐心科普,而非生硬说教:不要只是简单地告诉父母“不要相信陌生人”。坐下来,找一些类似本案的真实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骗子的套路一步步拆解给他们听,让他们真正明白“为什么不能信”。
建立“求证”习惯:告诉父母,遇到任何需要花钱的“好事”,无论是免费领鸡蛋还是低价买保健品,都不要当场做决定。第一时间给子女打个电话,让子女帮忙核实。这个“求证电话”是抵御诈骗最有效的“刹车片”。
关注大额消费:可以与父母约定,凡是超过一定金额(如500元)的消费,都必须先和子女商量。这能有效避免因冲动消费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多点陪伴,填补情感:最好的防骗,是高质量的陪伴。常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让父母的情感世界充实起来,他们自然就不会轻易被骗子那点虚假的“热情”所迷惑。
老人须知:守住钱袋子的“三不一问”黄金法则
不贪小利: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街头巷尾的免费抽奖、免费礼品,背后往往都藏着更大的陷阱。
不信吹嘘:对于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高科技产品”、“内部特供商品”,一概不要相信。正规产品都有明确的品牌和售后。
不急付款:无论对方说得多么诱人,场面多么火爆,都不要冲动付款。给自己一个冷静期,告诉自己“回家想想再说”。
凡事多问:遇到拿不准的事情,第一时间给自己的子女或信得过的亲友打电话问一问。他们的一句提醒,可能就帮你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结语:守护夕阳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滕州“空调”骗局的告破,彰显了法治的力量。但这起案件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关爱老年人方面存在的不足。打击犯罪,公安机关冲锋在前;但构建一个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免于恐惧的社会环境,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关爱,多一份陪伴,我们就能共同为家中的长辈,为全社会的老年人,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骗长城。
法律支持丨刘彤 158632056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