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
中国第一批风电机组即将退役
填埋一支90米长的叶片
需占据6立方米土地
相当于3辆公交车的体积
更棘手的是
这种热固性复合材料千年不腐
烧不掉也埋不烂
面对这些“绿色能源最后的黑色尾巴”
上海电气不走老路
让叶片变步道、坏件再上岗
谱出了一篇循环利用的绿色新篇章
烫手考题,44万吨的叶片围城
国际风力发电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风电累积装机容量达1136 GW,其中,中国风电装机比例约占全球40%,位居第一。预计我国在2025-2030年期间将迎来风电机组退役的第一次高峰,退役机组容量预计达44GW,报废叶片量将达44-66万吨。在2036-2040年将面临第三次退役高峰,预计退役机组容量达118GW,报废叶片量将达118-177万吨。
退役风机叶片的处置问题,因此从“环保议题”迅速变成“产业考题”。若按照传统填埋或焚烧,每吨叶片处理费用上千元,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还伴随二噁英产生、土地占用等环保问题。叶片之弃,比垃圾更难终了。
“器官”再造:损坏件 90% 复活
全球犯愁的难题面前,上海电气反向破局,拿出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在江苏如东,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备件再造中心,正把“退役”拆解成一场“手术”。中心通过资产管理系统(EAM)与仓储管理系统(WMS)联动,把现场损坏的变桨、变流、主控模块 100% 拉回工厂,再逐一“拆、检、换、测”。
至2021年底,备件再造中心已自主开发设计制造了22个维修检测循环再制造测试平台。变流器模块等损坏件经过元件更换、再选型、部件国产化后,被再造出来,并在测试平台上跑满负荷,性能等同于新机,可被复用到风电机组中。截至目前,该中心对三电系统内组件循环再造1000余件,累计为公司节省采购成本 2000 余万元,损坏件再利用率超过 90%。
叶片“重生”:废玻纤变身园区步道
风电叶片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这种材料火炼不化、土埋不朽。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索性把它做成新材料,将废旧叶片破碎和筛分,按比例掺入新树脂,再热压成型为复合板材。
这种复合板材的强度、耐候性均优于木塑板材,经实测可直接替代传统建材。不仅如此,该工艺还可以根据需求更改配方,适应各种应用场景,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目前,使用回收废旧风电叶片制成的板材,已用于铺设上海电气园区内的观光步道,让人们感受踩在“风车”上的奇妙体验。
当别家还在计算填埋费时
上海电气已经把退役风机
变成了新业务的“发动机”
下一批要退役的风机
或许就在你家乡的海岸线、山坡上
——而它们
已准备好开启“第二人生”
(上海电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