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逸轩主邢之诺听俄罗斯海豚音 vitas《奉献》有感而“致读者”。吾研诗后如醍醐灌顶,大有所悟,遂赋《非是阁铭》。
非是阁铭
——听《广陵散》古琴曲有感
作者:成真吾
客问阁主究从何来? 答曰:
从商周青铜饕餮纹的裂痕里,
从敦煌壁画剥落的飞天衣袂间;
从长安城残存的半阙《霓裳》羽衣曲,
从嵇康广陵散绝响的焦尾琴弦;
从曹娥碑上未干的蝌蚪文墨迹,
从李商隐锦瑟五十弦的断章残篇;
从陶渊明东篱采菊的霜色黄昏,
从苏子瞻赤壁夜游的江月波光;
从《山海经》精卫填海的碎石浪沫,
从《楚辞》湘夫人斑竹上的清泪;
从敦煌藏经洞千年不散的檀烟,
从故宫倦勤斋通景画的藤黄绢色;
从八大山人孤禽图的白眼向天,
从《红楼梦》大观园残荷听雨;
从甲骨文龟甲裂纹的幽玄密码,
从青花瓷冰裂纹的釉下游云……
悄悄地、轻轻地飘来。
非是阁主言:
三千甲骨,
不过龟腹一梦;
九鼎铭文,
终成土锈斑斑。
墨池笔冢,
写不尽兴亡轮回;
焦尾琴碎,
犹带广陵余韵。
纸上云烟,
带你溯游时光长河——
读我,
犹如观一局未终的围棋。
常忆是非纷扰,
阁外雨晴难料。
试问卷帘人,
却道是非如扫。
休恼,休恼,
且看檐前归鸟。
晨起推窗,
见终南山色有无;
夜阑挑灯,
读《南华》蝶梦几章。
童子扫叶,
扫不尽魏晋风流;
山僧煮茗,
煮不空齐物沧桑。
彼亦一是,
此亦一是,
何必强分泾渭?
庄周梦蝶,
郑人买椟,
古今同此一惑。
非是阁前风乍起,
卷残碑、墨渖淋漓。
忽见檐角铁马叮咚——
原是千年前的月光,
跌落在,
童子扫叶未尽的,
魏晋风流里。
阁主拍案笑:
且看那凿痕深处,
早爬满了,
活着的蝌蚪!
![]()
成真吾: 邢之诺听vitas《奉献》赋诗《致读者》,是一首带有感情色彩的“声音诗”,更适合被“聆听”而非“解读”。它邀请读者放弃逻辑分析,像体验海豚音那样,用身体去感受文字间的震颤,在混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碎片。当Vitas的海豚音刺破夜空时,我们听见的是人类对极限的挑战;当邢之诺的诗句在纸面绽放时,我们触摸到的是文字对声音的复仇式回应。二者皆以各自的方式证明:艺术的本质,正是让不可言说之物发出回响共鸣。
另附邢之诺诗歌《致读者》原文:
致读者
记:——听俄罗斯海豚音 vitas《奉献》有感。
作者:邢之诺
她从哪里来?
从茫茫远古,从渺渺未来,
从微微星光,从溶溶月色;
从苏格兰风笛空灵悠长的诉说,
从竖琴流动如水的晶莹音符里;
从一潭熟透的红苹果醉梦里,
从一缕遗失的怀旧色往事中;
从一个雨后昏黄街灯的十字拐弯处,
从一章钢琴别恋五线谱的咏叹调里;
从一瓣吐着露珠的夜来香中,
从一湾黑不可测神秘青瞳里;
从莎士比亚流泪的十四行,
从一页尘封的泛黄书签里;
从一则爱情典故中,
从一抹苍凉微笑里 .....
幽幽地、轻轻地飘来。
你好!我是冷逸轩!
三千繁花,
化做一夜璀璨。
鹤啸九天,
只为火舞人间。
纸上狂欢,
带你趟过岁月彼岸。
读我,
犹如读一缕烟。
![]()
另附邢之诺简介: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