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戏的台词早就烂熟:一手举着人权招牌,一手对着中国品头论足。换个壳子又上了香港。
7月25日,香港警务处国安处发出通告,公开悬赏通缉19名潜逃海外的骨干分子。那些人躲在外面拼凑出个所谓香港议会,自我加冕、搞选举、在境外组织串联和筹资,明目张胆挑战国家主权和香港法治。
警方依法办案,程序清楚、证据链完整,却立刻引来一拨国际评审团。
连同欧盟27国在内,多达32国迅速站队,话术如出一辙:先扣打压与恐惧帽子,再把人权自由往台上推,仿佛只要嗓门大,就能改变案由性质。
看节奏就知道不是临时起意。通缉令公布,不到三天中美第三轮谈判开场。美国的算盘并不复杂:先炒作涉港,制造舆论噪声,再把噪声带进谈判室,虚张声势换筹码。
英国、澳大利亚紧跟着唱和,随后加拿大、新西兰外长和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接棒,几乎复制粘贴式文本。
动机也好拆解,有人要取悦华盛顿,有人被关税压着喘不过气,想借着立场换点豁免。看加拿大被加征到35%的税率,就知道配合从哪来。
关税战像一根鞭子,抽得各国产业发麻,一些政府就顺着鞭影起舞,当起了遏华工具人。
问题是,香港不是他们的话术练习场。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这不是口号,是白纸黑字写进国际文件的现实。警方依据香港国安法对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发出通缉,正当且必要。
谁在境外组织非法选举、煽动分裂、筹措资金、招募同道,谁就要面对法律追责。把违法行为涂成政治表达,不过是偷换概念。
更可笑的是双标,美国《爱国者法案》可以跨境追缉,欧盟和若干成员国同样保留域外管辖条款;轮到香港依法追缉,就被扣上长臂管辖的罪名,同样的工具,换个使用者就被污名化,这真的是厚颜无耻。
这次集体起哄踩中的时点,恰好暴露西方工具箱见底。贸易战上阵,科技战加码,关税战翻新,效果一再打折扣,就只好把涉港、涉疆、涉藏这些旧牌反复洗来用。
指望靠舆论扩音压过法律文本,指望靠合唱把事实唱没。
可法治看证据、看条文、看程序,不看表演。
19名对象不是凭空捏造的名字,警方掌握的是具体行为记录、资金流向、组织链条和传播路径。执法程序也不是喊口号,有通缉、有协查、有司法互助渠道。
有人以为人在国外就无敌,只能说明他还停留在黑暴裹挟的旧香港记忆里,忘了今天的规则已经回位。
驻港公署的回应干脆利落,没有跟着对方的语气跑。
一上来把性质说清:
所谓香港议会在港外组织的选举活动是违法行径,触犯国安法条款,在哪里鼓捣都不改变定性;
第二步把法理立住:国安法的域外适用并非香港独创,国际法原则与各国普遍实践都有支撑;
第三步揭穿双标:你们手里现成的先例摆在那里,别把人权当遮羞布;
最后给出硬立场——三个绝不把界线画实:绝不接受跨国镇压的标签倒置,绝不容忍对法治的政治化诠释,绝不姑息任何为反中乱港者撑腰打气的外部勾连。
逻辑链闭合,信息量足,留给对方的只剩下尴尬。
把镜头拉到更大坐标上看,这样的喧嚣背后,是对中国发展路径的焦虑。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地铁站不再被焚,街头不再被堵,法庭回到法庭,学校回到学校,营商环境止跌回升。
某些人不愿看见秩序恢复,更不愿承认法治治理的有效性,于是不断试图在香港制造议题,把这座城市当作撬动中国的杠杆。
可香港社会的体感最诚实:商家要稳定,打工人要饭碗,家长要孩子安心,投资者要规则清晰。谁要把这座城拖回街头政治的漩涡,谁就和七百多万人的日常对着干。
还有个细节经不起推敲,把域外使用污名化的同时,西方自己在加紧扩展域外条款,金融制裁、长臂诉讼、二级制裁轮番上阵,波及面从企业到个人,从商品到技术。到了香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就被打成突破红线。
一句话拆穿:不是反对域外适用,是拒绝别人也具备同等法律工具。对外说普世,对内行排他,说到底是一种法律霸权的延伸。
把谈判桌与香港捆绑,是另一层算计。想把内政议题塞进经贸议题里,企图在一处让步换取另一处收益。中国的处理方式简单直接:分类议题、分类处置,经贸按经贸的规则谈,安全按安全的法理办,互不混账。
谁要硬把两件事绑一起,就让他在自设的逻辑陷阱里打转。节奏自己掌握,规则自己把牢,才是对这种绑票式谈判的有效回应。
看似人多势众的32方,其实也是一盘散沙式合唱。
各自小算盘叮当作响!欧盟有能源与产业链的焦虑,英澳有政治表态的需要,加新被关税摁着脖子,内部产业和民意难以承受更高成本。面对现实利益,每家都在算值不值。一边跟着起哄,一边悄悄找中国市场的订单与合作。台词再硬,交易清单不会说谎。
香港的回路名正言顺:违法必究、暴力清零、民生优先、发展为先。警队把该做的做实,律政司把该起诉的起诉,法院把该审的审,特区政府把该推动的推动,社会把该修复的修复。按这个轨道走下去,外部的噪音会被城市的日常淹没。
有人还沉迷颜色革命的旧梦,就让他去读一下法庭判词、去看一下资本流向、去感受一下访港旅客的回升,现实会告诉他,情绪终究敌不过秩序。
把牌递回去,也很简单:谁真在乎人权,就先承认香港市民免于暴力的权利、守法者不被裹挟的权利、经营者稳定可预期的权利;谁真尊重法治,就别在案情面前玩政治修辞;谁真重视国际规则,就别拿双重标准当底层框架。
香港不需要国际监制,香港需要的是不被搅局的空间和可持续的信心。灯亮、市开、案审、路通,这些细小而坚实的日常,才是外界噪音最无力的对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