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三国名将,大家总念叨关羽张飞赵云,但有个狠人,嗯……我觉得他才是蜀汉最憋屈的猛将。明明能打敢拼,脑子也灵活,结果呢?啧,好钢硬是没用在刀刃上。
![]()
一、汉中太守的豪言:刘备为啥选他?
刘备拿下汉中那会儿,所有人都以为这位置铁定是张飞的。张飞自己都搓手等着了,结果刘备大手一挥:魏延,就你了! 当时全场惊掉下巴。为啥是他?《三国志》写得挺直白:魏延跟着刘备入蜀,打仗不要命,功劳一箩筐。
刘备问他:“汉中交给你,咋整?”魏延张嘴就来:“曹操全来?我挡!偏师十万?我吞!” 嚯,这口气!刘备当场拍板。你看,他信魏延的能耐。但问题来了——这么个狠人,后来咋就……
![]()
二、子午谷奇谋:一场被扼杀的豪赌
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总憋着一股劲儿。每次出兵,他都凑过去:“丞相,给我一万人,我抄小路奔潼关,咱俩会师,直接端了长安!” 他连计划都盘算好了:长安守将夏侯楙是个草包驸马爷,听说我杀到,肯定撒腿就跑。五千精兵加五千粮草,走子午谷偷袭,十天杀到长安城下。等曹魏援兵反应过来?
嘿,丞相您的大军早从斜谷压过来了! 这计划多像当年韩信暗渡陈仓啊!可诸葛亮呢?摇头。 为啥?《三国志》说诸葛亮“以为危”,《魏略》更直白:他觉得魏延在赌命。嗯……稳妥点好,先拿陇右吧。 但仔细想想,邓艾偷渡阴平不也更悬?钟会都觉得是送死,结果呢?直接灭了蜀汉。魏延这招要是成了,长安一丢,曹魏西线崩盘,北伐局面……唉,不敢想。
![]()
三、“丞相虽亡,吾自见在!”:最后的倔强
诸葛亮死前安排撤军,让魏延断后,还偷偷嘱咐杨仪:“他要是不听话,你们先走。” 结果魏延一听就炸了:“丞相没了,我还活着啊!你们送灵柩回去,我带兵继续打!凭什么因一人之死误天下大事?”
更憋屈的是,《三国志》写他“不北降魏而南还”,只想杀杨仪争兵权——他压根没想叛蜀汉,就想接着北伐! 然后呢?杨仪一句“魏延造反”,马岱一刀下去……蜀汉自断臂膀。你说他狂?是狂。但这份狂里,藏的是对蜀汉的执念啊。
![]()
四、英雄末路:蜀汉的损失有多大?
魏延死后,蜀汉能打的将领还剩谁?姜维?独木难支。五虎将早没了,新生代青黄不接…… 回头再看:刘备在世时,魏延守汉中八年,曹魏不敢犯边;诸葛亮不用他奇谋,六次北伐劳民伤财;最后内斗惨死,蜀汉彻底没了翻盘资本。 有人说他性格太倔招人恨。
嗯,确实——但猛将谁没点脾气?关羽傲,张飞暴,不照样被供着?唯独魏延,碰上了更谨慎的诸葛亮,更阴的杨仪……他死时还被扣“反贼”帽子,直到《三国志》陈寿才替他平反:“原延意不北降魏……” 你说冤不冤?
![]()
魏延像把宝刀,刘备敢用,诸葛亮却把他收进了鞘。子午谷奇谋不用,汉中防务换人,最后连拼命的机会都不给…… 蜀汉缺将才吗?缺。但更缺的是容人的魄力。若诸葛亮肯赌一把,若朝堂少点倾轧…… 算了,历史哪有“如果”。只剩唏嘘:一身本事没使尽,满腔热血洒内斗。蜀汉之亡,从杀魏延时,就注定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