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刚挂断万达集团设计总监的电话,办公室里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雨!你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前主管王磊冲进我的工作室,脸涨得通红,"我培养了你三年,你竟然抢我们的客户!"
我淡定地整理着桌上的设计稿:"王总监,您当初解雇我的时候可没说过不让我接活。"
"万达是我们公司的客户!你这是不正当竞争!"王磊指着我,手都在发抖。
我抬起头,看着这个曾经让我夜不能寐的上司,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王总监,您确定万达是您的客户吗?"
"什么意思?"
我拿起桌上那份刚签好的合同:"昨天万达设计总监亲自打电话过来,说要和我的工作室签约。1200万的项目,您觉得我该拒绝吗?"
王磊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
我叫林雨,今年28岁,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已经6年了。
大学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毕业后就进入了北京一家叫"美域设计"的公司。这家公司在行业内有些名气,主要做高端商业空间设计,客户包括一些知名的商场、酒店和办公楼。
刚入职的时候,我只是个普通的设计助理,月薪8000块。但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别人下班了,我还在琢磨设计方案,研究最新的设计趋势。
慢慢地,我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入职第二年,我就升为了设计师,月薪涨到了1.5万。第三年,又升为高级设计师,月薪2.2万。
在同龄人中,我算是发展得比较快的。不仅仅是因为努力,更重要的是我对设计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我能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把抽象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
三年前,公司来了个新的设计总监,叫王磊。这个人四十多岁,据说之前在某个知名设计公司做过项目经理,有一定的行业资源。
一开始,王磊对我还算不错。我负责的几个项目都获得了客户的好评,他也经常在会议上表扬我。
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
转折点是去年的一个大项目——某知名连锁酒店的设计改造。
这个项目价值800万,是公司当年最大的单子。按理说应该由王磊亲自负责,但他把主设计师的任务交给了我。
"小林,这个项目很重要,你要好好把握。"王磊拍着我的肩膀说,"做好了,对你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我当时很感激,觉得领导终于认可了我的能力。我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设计方案出来后,客户非常满意,当场就签了合同。项目完工后,酒店的营业额比之前增长了30%,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是在项目总结会上,王磊却说:"这次项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我们团队的整体配合,以及我在前期的方案把控..."
我愣住了。明明整个设计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他连修改意见都没提过几次,现在却把功劳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更让我气愤的是,在年终总结时,这个项目被写在了王磊的业绩报告里,而我的报告里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协助完成某酒店项目"。
从那以后,我开始意识到职场的复杂性。技术能力强并不代表一切,有时候会做人、会邀功更重要。
今年年初,公司接到了一个更大的项目——万达集团旗下某商业综合体的室内设计,项目总价值1500万。
这次,王磊没有再把项目交给我,而是自己亲自上阵。但是由于他的设计能力有限,方案做了好几轮都通不过客户的审核。
眼看项目要黄了,王磊私下找到我:"小林,你帮我把这个方案完善一下。"
我看了看他的设计,问题确实很多:空间布局不合理,色彩搭配也很土气,完全没有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功能需求。
"王总监,这个方案需要大改,基本上要推倒重来。"我如实说。
"那你就重新做吧,我相信你的能力。"王磊说,"做好了,这次我一定不会亏待你。"
我又一次选择了相信他。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几乎没有休息过,白天处理其他工作,晚上熬夜做万达的方案。
新方案融合了现代简约和轻奢风格,充分考虑了商业动线和消费者心理,每一个空间都有自己的主题和特色。
客户看到方案后非常满意,当场就拍板要签约。万达的设计总监甚至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商业空间设计方案之一。"
我以为这次王磊总该认可我的贡献了吧。
结果,在跟万达签约的现场,王磊介绍团队时说:"这个方案是我们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作为总设计师,全程把控设计方向..."
我站在旁边,心里五味杂陈。万达的设计总监看了我一眼,问王磊:"这位小姑娘也参与了设计吗?"
"哦,她是我的助手,负责一些具体的绘图工作。"王磊轻描淡写地说。
那一刻,我决定要离开这家公司。
但是我还没来得及主动辞职,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一个月后,公司突然通知我去HR办公室。
HR李姐看起来很为难:"小林,公司决定对设计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你的岗位被取消了。"
"为什么?"我有些意外,虽然想离职,但这样被解雇还是让我很不舒服。
"公司业务调整,需要缩减人员成本。"李姐的回答很官方。
"可是我负责的项目都进行得很顺利啊。"
"这是公司的决定,我们也很无奈。"李姐拿出一份文件,"不过公司会给你一个比较好的补偿方案。"
按照劳动法,我在公司工作了5年,应该得到5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也就是11万左右。但公司给出的方案是15万,比法定标准高了不少。
"为什么会多给这么多?"我问。
"公司考虑到你的工作表现,给你一些额外的补偿。"李姐解释,"但是你需要签署保密协议,不能向外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
我大概翻了翻协议,主要是一些常规的保密条款,没有竞业限制的内容。想想反正我也想离职,15万对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就签了字。
办完离职手续走出公司的时候,我遇到了设计部的同事小张。
"雨雨,真的要走了?"小张有些不舍。
"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笑了笑。
"其实我们都知道,万达那个项目主要是你做的。"小张压低声音说,"王总监把你的功劳都抢了,现在又把你开除,真的太过分了。"
"你怎么知道是王总监要开除我的?"我有些惊讶。
"我听HR李姐说的,王总监担心你会威胁到他的位置,所以找了个借口把你开除。"小张说,"公司根本没有什么业务调整,其他人都没事。"
我瞬间明白了。原来不是公司要裁员,而是王磊怕我抢了他的风头,故意找借口把我开除。
那一刻,我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回到家,我仔细思考了自己的处境。
28岁,有5年的工作经验,手里有15万启动资金,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这些条件加起来,似乎是创业的好时机。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做自己喜欢的设计,服务真正懂设计的客户,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制定创业计划。
首先是工作室的定位:专注高端商业空间设计,以创新和实用性为核心竞争力。
然后是启动资金的分配:5万用来租办公室和购买设备,5万用来招聘助手和日常运营,剩下5万作为备用资金。
最重要的是客户来源。虽然我在美域设计工作了5年,但由于王磊的打压,我并没有机会直接接触太多客户。但是我有一个优势——我的设计作品。
这些年来,我参与的项目都有完整的设计档案和施工照片。虽然签了保密协议,但这些作品本身就是我的能力证明,用来展示是没有问题的。
一周后,我注册了"雨墨设计工作室",租下了一间100平米的办公室,购买了必要的设备和软件。
创业正式开始了。
工作室成立的第一个月,几乎没有任何业务。
我把简历和作品集发给了几十家企业,得到的回复寥寥无几。毕竟我只是个刚创业的个人工作室,在资质和信誉方面都不如大公司。
就在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时,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我大学的师妹小雅在一家地产公司做品牌经理,她听说我创业了,就介绍了一个小项目给我——一个售楼处的软装设计,项目价值30万。
虽然项目不大,但对刚起步的工作室来说已经很宝贵了。我用了两周时间,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方案采用了新中式风格,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客户看了非常满意,不仅当场签约,还主动给我介绍了其他项目。
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工作室的业务开始慢慢好转。接下来的几个月,我陆续接了十几个项目,规模虽然不大,但每一个都做得很用心,客户满意度很高。
慢慢地,我的口碑在行业内传开了。一些客户甚至主动找上门来,说是听朋友介绍的。
半年后,工作室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也招了两个助手。虽然规模还不大,但发展势头很好。
然后,那个改变一切的电话来了。
那天下午,我正在和客户讨论方案,电话突然响了。
"请问是林雨女士吗?我是万达集团的设计总监张涛。"
我愣了一下。万达?不是美域设计的客户吗?
"是的,您好张总监。"我客气地回答。
"是这样的,我们对之前美域设计的服务不太满意,想换一家设计公司。听朋友介绍说您的设计水平很高,想约您聊聊。"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万达可是大客户,如果能拿下这个项目,工作室就能上一个台阶了。
"当然可以,什么时候方便?"
"明天下午两点,您来我们公司一趟。"
第二天,我准时到了万达的办公室。张涛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很有经验。
"林女士,我直说了吧。"张涛拿出一份文件,"我们之前和美域设计合作的项目,虽然表面上很成功,但实际使用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什么问题?"我好奇地问。
"主要是功能性方面的缺陷。比如商铺的展示面积设计不合理,影响了租金收入。还有就是后期维护成本很高,很多设计看起来漂亮,但实际不实用。"
我心里有数了。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当初我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但王磊为了追求视觉效果,把我的一些实用性建议给否决了。
"我们现在有个新项目,是一个20万平米的商业综合体,预算1200万。"张涛说,"但是这次我们要求更高,不仅要好看,更要实用。"
"张总监,您为什么会想到找我?"我直接问道。
张涛笑了笑:"实话说,之前的项目虽然是美域设计公司做的,但我们后来了解到,真正的设计师是您。您现在自己创业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
原来如此。看来当初万达的人并不傻,他们知道真正做设计的人是谁。
"那您觉得我们工作室能胜任这个项目吗?"我问。
"这就是我想和您聊的。"张涛拿出一份资料,"我们希望您能先做一个概念方案,如果满意的话,我们就正式签约。"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1200万的项目,对我的工作室来说是个巨大的突破,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好,我接受这个挑战。"我坚定地说。
一个月后,我把概念方案提交给了万达。
方案采用了"生态商业"的理念,将自然元素融入商业空间,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创造了独特的购物体验。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计算,确保既美观又实用。
张涛看完方案后,当场拍板:"就是这个!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设计!"
正当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王磊冲了进来,脸色铁青:"林雨!你怎么能这样做?万达是我们公司的客户!你这是挖墙脚!"
我冷静地看着他:"王总监,您说万达是您的客户?"
"当然!我们有正式的合作协议!"王磊愤怒地说。
我拿起桌上刚签好的合同:"那您看看这是什么?"
王磊接过合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合同上清楚地写着:万达集团与雨墨设计工作室签署设计服务协议,项目总价值1200万元。
"这不可能!"王磊的声音都在颤抖,"万达怎么可能和你这个小工作室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