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菜贩子唠嗑,他说现在卖菜难,有些菜自己家人都不吃。他说利润薄得像张纸,进价高、损耗大,顾客还挑得很。
![]()
品相不好不买,不新鲜不买,贵了更不买,贵了真不买。为了多卖点,他们进货宁愿挑贵点的,放得住、摆着好看。可有些菜能放久,是喷了药水、泡了东西,自己家人碰都不碰。
第一种是甲醛娃娃菜,甜脆好吃但放不久,喷了甲醛看着新鲜。凑近闻有怪味,那味儿冲得慌,这种菜吃多了可不好。
![]()
第二种是明矾香葱,根部有绿“墨迹”,是喷了硫酸铜保鲜。虽说是常用保鲜剂,可超了量就麻烦,挑的时候避开根部发绿的。
第三种是激素黄瓜,顶花新鲜得像刚摘的,其实用了催熟剂。自然熟的黄瓜,顶上小花早枯了,一碰就掉才正常。第四种是农残西兰花,表面坑坑洼洼,农药藏得深。
![]()
简单冲冲洗不干净,得掰小朵用盐水搓,不然农药吃进肚。第五种是甲醛金针菇,嫩是嫩,可保质期短,喷了甲醛能多放几天。
闻着有刺鼻味的,赶紧放下,别图便宜买回家。第六种是催熟西红柿,颜色特别红、摸着硬邦邦,用了激素。自然熟的带点黄边,捏着软乎,蒂部还有点绿。
![]()
他说这些菜,自己家做饭从来不用,给孩子吃更不敢。
现在菜市场竞争多厉害?参考数据说,2023年生鲜零售超5万亿,蔬菜占了三成多。
![]()
可菜贩子难啊,客流降、损耗高,年轻顾客都往超市、线上跑。
他们年纪大、文化低,想转做小餐馆供货,可门道多,学起来费劲。有人试着转型社区生鲜站,搞净菜套餐、送货上门,月收入能涨四成。
![]()
但大部分人还是守着老摊位,为了多卖点,只能在保鲜上想办法。这就出矛盾了:想多挣钱得保新鲜,保新鲜用了药水,可顾客吃着不放心。
到底是要“看着新鲜”还是“吃得安全”?这问题值得好好琢磨。
买菜的人也难,看着水灵的菜不敢买,蔫巴的又怕不新鲜。其实多留个心眼就行:闻味道、看外观、摸软硬,别被“假新鲜”骗了。
就像老话说的“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买菜也得算计着点。最后提醒一句,不是所有菜都有问题,正规摊位、有检测的更靠谱。转发给家里买菜的人,多一分小心,少一分风险,吃得踏实比啥都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