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纺织工业发展驱动 土耳其活性染料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根据性能、制备工艺及适用对象的不同,染料可大致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这几大类。其中,活性染料(reaction dye)又名反应性染料,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活性基团,能与棉、毛等纤维及其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类新型水溶性染料。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活性染料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烧碱、苯胺、环氧乙烷等原材料及加工设备供应商;中游为活性染料的生产和供应环节,产品可以根据活性基团的不同,细分为K型(即一氯均三嗪)、KN型(即乙烯砜型)、X型(即二氯均三嗪型)、M型(即活性剂含氟的活性染料)、P型(即活性剂含磷的活性染料)、F型(即混合型活性基)等;而在下游,活性染料有着色泽鲜艳、均染性好、染色牢度高、成本较低等特点,多应用于棉、麻、丝绸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领域。
![]()
近年来,伴随着各国纺织工业的逐渐复苏和持续发展,活性染料等材料的应用需求不断释放,其市场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在2024年,全球活性染料市场规模达到338.7亿元;并且预计在2025-2029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接近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9年有望突破到430亿元以上。
土耳其是全球极具投资潜力的活性染料市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当地蓬勃发展的纺织工业。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土耳其活性染料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受充足纺织原料、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土耳其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第五大纺织品出口国。根据土耳其出口商大会TIM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1-7月,土耳其纺织业出口额达到55.09亿美元,主要出口到欧洲、亚洲、美洲及中东地区。而活性染料作为棉、麻、丝绸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染色和印花的重要原料,因此土耳其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也释放了大量的活性染料应用需求。
但就目前来看,土耳其本土生产的活性染料数量,与需求量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距,进而导致其市场对进口的较大依赖,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地。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活性染料出口数量达到3.92万吨,出口金额达到2.33亿美元,主要出口到韩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土耳其等地;其中,出口到土耳其的活性染料数量达到0.34万吨,占比约为8.7%。新思界土耳其市场分析师认为,未来随着土耳其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活性染料等材料的应用需求不断释放,中国产品在其进口市场中的比重仍存在提升机会,中企也可积极参与布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