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会议室里,德国客户约翰逊先生正仔细翻阅着我们的方案。
老板赵总坐在主位上,对我使了个眼色:"小王,你就坐着别说话,容易出错。让我来谈就行。"
我愣了一下,这套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明明是我花了三个月时间设计的,从工艺流程到技术参数,每一个细节我都比任何人都清楚。
但我还是点了点头:"好的,赵总。"
约翰逊先生听到这句话,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不知道的是,三天后,他会主动找到我,递给我一张厚厚的名片,上面印着"首席技术顾问"的职位...
而那时候,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叫王建,今年32岁,在一家叫"精工智造"的公司做技术总监。
说是技术总监,其实就是个高级打工人。公司虽然挂着"智造"的名头,但老板赵总对技术一窍不通,纯粹是靠关系和资源起家的生意人。
我是三年前跳槽到这家公司的。当时赵总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年薪50万,技术总监职位,还承诺给股权激励。
但三年下来,我发现自己更像是个"技术包工头"。所有的创新想法都要经过赵总的"商业化"改造,往往最后变得面目全非。
不过这次不一样。
这次我们要接待的是德国工业巨头"施密特集团"的亚太区技术总监约翰逊先生。这是个真正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领域享有盛誉。
如果能拿下这个项目,不仅意味着千万级的合同,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在行业内真正站稳脚跟。
为了这次会面,我准备了整整一个月。
我重新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从硬件集成到软件算法,从数据分析到预测维护,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优化。
这套方案的核心是我自主开发的一套AI算法,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线状态,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生产效率。在测试环境中,这套系统将生产效率提升了35%,故障率降低了60%。
我相信,凭借这套方案的技术含量,一定能够打动约翰逊先生。
但赵总显然不这么想。
"小王啊,"昨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明天见客户,你就别多说话了。这种级别的客户,一个词说错了就可能把合同搞砸。"
"赵总,这套方案是我设计的,我对每个细节都很清楚..."
"我知道你技术好,但是商务谈判不是技术讲解。"赵总摆摆手,"你就负责回答一些简单的技术问题,其他的让我来处理。"
我有些不甘心:"那如果客户问到具体的算法实现呢?"
"到时候再说。"赵总不耐烦地说,"总之,你记住一点:话多必失。宁可少说,也不要说错。"
见面那天,约翰逊先生准时到达。
他是个典型的德国人,五十多岁,戴着金边眼镜,举止严谨而优雅。一看就是那种对技术有着极高要求的专家。
"欢迎约翰逊先生!"赵总热情地迎了上去,"我是精工智造的总经理赵明,这是我们的技术总监王建。"
"您好,"约翰逊先生和我握了握手,用流利的中文说道,"我看过你们发来的方案概述,很有意思。我想了解更多的技术细节。"
"当然,当然。"赵总做了个请的手势,"我们到会议室详细聊。"
会议室里,我把准备好的PPT投影到大屏幕上。
第一页就是方案的整体架构图,包含了数据采集层、边缘计算层、云端分析层和应用展示层四个层次。
约翰逊先生仔细看着架构图,问道:"这个边缘计算层的处理能力如何?能支持多少个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处理?"
我刚想回答,赵总就抢先开口了:"约翰逊先生,我们的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边缘计算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大规模工厂的需求。"
这个回答太笼统了。我看到约翰逊先生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
"能具体一些吗?"约翰逊先生追问,"比如处理延迟、并发能力、容错机制等。"
赵总有些尴尬,看了我一眼。我正要解释,他却说道:"小王,你就坐着别说话,容易出错。让我来谈就行。"
约翰逊先生听到这话,明显愣了一下,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完全是赵总的个人表演时间。
他用各种华丽的词汇描述着我们的方案:"革命性的技术"、"颠覆性的创新"、"世界领先的解决方案"...
但当约翰逊先生问到具体技术问题时,赵总总是用一些模糊的表述来应付:
"这个算法非常复杂,涉及商业机密..."
"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具体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我坐在旁边,看着约翰逊先生越来越困惑的表情,心里急得要死。
这些问题我都能回答!而且能回答得很详细!
但赵总给了我明确的指示:别说话。
约翰逊先生显然对这种"技术介绍"不太满意。他几次看向我,似乎想听听我的意见,但我只能尴尬地保持沉默。
会议进行到一半,约翰逊先生突然问道:"王先生,您是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吗?"
"是的。"我简单回答。
"那您对这套系统的核心算法有什么看法?"
我看了赵总一眼,他微微摇头,示意我不要多说。
"这个...算法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只能说这么一句。
约翰逊先生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会议结束后,约翰逊先生礼貌地表示需要"回去研究一下",然后就离开了。
送走客户后,赵总拍了拍我的肩膀:"小王,今天表现不错。你看,我没让你多说话,客户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我苦笑着点了点头。
但我心里很清楚,这次会面并不成功。约翰逊先生离开时的表情,明显不太满意。
一个真正的技术专家,怎么可能满足于那些空泛的商业术语?他需要的是真正的技术交流,是对方案细节的深入探讨。
而这些,恰恰是我最擅长的。
晚上回到家,我越想越不甘心。
三个月的心血,就这样被赵总的"商务谈判"给浪费了。
我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这套方案的技术文档。即使这次合作失败了,至少要把技术积累保存下来。
正在整理的时候,我的LinkedIn收到了一条消息。
发送者是:Johnsson Schmidt, CTO of Schmidt Group Asia Pacific.
约翰逊先生?
我点开消息,约翰逊先生用英文写道:
"王先生,今天的会议很有意思。我注意到您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沉默,但从您的眼神中,我能看出您对技术细节非常了解。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单独和您聊聊这个项目的技术实现。"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跳加速了。
约翰逊先生果然是个技术专家,他看出了今天会议的问题所在。
但是,我该如何回复呢?
如果私下和客户接触,赵总知道后肯定不会高兴。
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项目很可能就此告吹。
我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回复:
"约翰逊先生,我很乐意和您交流技术细节。不过考虑到商务礼仪,我需要先和我们的管理层沟通一下。"
约翰逊先生很快回复:"理解。不过我明天下午就要离开上海了。如果您方便的话,今晚可以先简单聊聊吗?就技术层面的交流。"
我犹豫了十分钟,最后还是回复了:"好的。"
晚上9点,我和约翰逊先生在酒店大堂的咖啡厅见面。
"很高兴您能来。"约翰逊先生示意我坐下,"说实话,今天的会议让我有些困惑。"
"哪方面?"我小心地问。
"您的老板对技术细节似乎不太了解,但又不让您发言。"约翰逊先生直接说道,"这在德国的商务文化中很少见。通常技术专家会主导技术讨论。"
我有些尴尬:"赵总可能是担心我说错什么。"
"说错什么?"约翰逊先生笑了,"技术交流哪有什么对错?只有理解和不理解。"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看过你们的方案概述,技术架构很有想法。特别是那个AI预测算法,如果真的能达到描述的效果,将是很大的突破。"
"您想了解哪方面?"我开始放松下来。
"所有方面。"约翰逊先生拿出笔记本,"从数据采集到算法训练,从模型部署到效果评估,我想了解完整的技术路线。"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详细介绍了整套方案的技术实现。
从传感器选型到数据预处理,从特征提取到模型架构,从训练策略到部署优化,每一个环节我都讲得很详细。
约翰逊先生不时提问,问题都很专业,很到位。能看出他对工业AI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个模型的准确率如何?"他问。
"在我们的测试环境中,故障预测准确率达到95%,误报率控制在3%以下。"我如实回答。
"测试数据集有多大?"
"六个月的历史数据,包含120台设备的运行记录,总计超过500万条数据。"
"模型的泛化能力怎么样?换到不同的工厂环境,效果会不会下降?"
"这确实是个挑战。"我坦诚地说,"不过我们设计了自适应学习机制,可以根据新环境的数据进行模型微调。"
约翰逊先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时不时点头。
聊到最后,约翰逊先生合上笔记本,看着我说:"王先生,您的技术水平让我印象深刻。说实话,这是我在中国见过的最有实用价值的工业AI方案。"
"谢谢您的认可。"我有些激动。
"不过我有个疑问,"约翰逊先生皱了皱眉,"既然您对技术这么了解,为什么今天的会议上您的老板不让您发言?"
这个问题让我有些尴尬。我该如何解释赵总的行为?
"可能是文化差异吧。"我只能这样回答,"在中国的一些公司,老板更习惯主导商务谈判。"
约翰逊先生摇了摇头:"这不是文化差异,这是对专业的不尊重。"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王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您愿意直接和施密特集团合作吗?"
这个问题让我一愣:"什么意思?"
"我们集团在亚太地区正在寻找技术合作伙伴。不一定要通过您现在的公司。"约翰逊先生说得很直接,"您的技术能力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
我心中一震。这是什么意思?约翰逊先生是在挖我跳槽吗?
"我...我需要考虑一下。"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当然,这确实需要慎重考虑。"约翰逊先生站起身,"不过我希望您能记住,真正的技术专家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被边缘化。"
回到家已经快12点了。
我躺在床上,脑子里不断回想着约翰逊先生的话。
"真正的技术专家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被边缘化。"
这句话像一把锤子,敲在我的心上。
三年来,我在精工智造到底得到了什么?
高薪?股权激励到现在还是口头承诺。
尊重?今天的会议已经说明了一切。
发展空间?所有的技术决策都要经过赵总的"商业化"改造。
我开始怀疑,继续待在这里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天上班,我的心情很复杂。
赵总一见面就问:"小王,昨天的会议你觉得怎么样?客户有没有表现出意向?"
"约翰逊先生对技术方案很感兴趣。"我如实回答。
"那就好!"赵总很兴奋,"我就说嘛,商务谈判还得看经验。你看,我没让你多说话,客户不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我苦笑着点了点头。
如果他知道约翰逊先生昨晚专门找我聊了两个小时技术细节,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上午10点,我的邮箱收到了一封邮件。
发件人:Johnsson Schmidt。
邮件的内容很简单:
"王先生,昨晚的技术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我已经回到德国,并向总部汇报了与您的交流情况。集团对您的技术方案非常感兴趣,希望能进一步合作。
不过,基于昨天会议的情况,我们希望能直接与技术团队对接,避免不必要的沟通障碍。
如果您有兴趣,我们可以安排视频会议,详细讨论合作模式。
期待您的回复。"
看完邮件,我的手有些颤抖。
约翰逊先生这是要绕过赵总,直接和我合作?
但这样做的后果我很清楚。如果赵总知道了,肯定会认为我在背后搞小动作。
可如果我不回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错过了。
我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上午,一直在纠结该怎么办。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的大学同学兼好友李明给我打了电话。
"建哥,听说你们要和施密特集团合作?"李明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消息很灵通。
"你怎么知道的?"我有些意外。
"业内都在传啊。施密特集团可是工业巨头,如果真的合作成功,你们公司估值至少翻十倍。"李明说,"不过我听说谈判不太顺利?"
"为什么这么说?"
"我有朋友在施密特集团的中国办事处,听说他们的技术总监对昨天的会议不太满意。"
我心里一沉:"不满意什么?"
"具体不清楚,但是听说可能会重新考虑合作伙伴。"李明说,"建哥,这么大的项目,你们不会搞砸吧?"
挂掉电话,我的心情更加沉重。
看来约翰逊先生对昨天的会议确实不满意。
下午,我鼓起勇气敲响了赵总办公室的门。
"进来。"
"赵总,我想和您谈谈施密特项目的事情。"我坐在他对面。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赵总抬起头。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实话:"约翰逊先生昨晚联系了我,想要进一步讨论技术细节。"
赵总的脸色瞬间变了:"他联系你了?什么时候?为什么?"
"昨天晚上,他说对我们的技术方案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
"你没有答应吧?"赵总的语气有些紧张。
"我们简单聊了一下技术实现。"我如实说道。
"简单聊了一下?"赵总站了起来,"小王,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客户绕过公司直接找技术人员,这在商务合作中是大忌!"
"但是约翰逊先生确实需要了解技术细节..."
"技术细节可以通过正式渠道沟通!"赵总打断了我,"你这样私下接触客户,万一说错了什么,整个项目都可能泡汤!"
我想解释,但赵总继续说道:"从现在开始,关于施密特项目的任何沟通,都必须通过我。你不要再私下联系约翰逊先生了!"
"可是..."
"没有可是!"赵总的语气很坚决,"这是命令!"
走出赵总办公室,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但约翰逊先生的邮件还在等待回复。
我该怎么办?
晚上,我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小丽。
"你们老板这样做不对。"小丽听完后皱起了眉头,"客户明明对你的技术感兴趣,他为什么要阻止?"
"他担心我说错话,影响合作。"
"说错话?"小丽冷笑,"我看是他担心客户发现你比他更专业。"
小丽的话让我一愣。
"你想想,如果客户直接和你对接,还需要他干什么?"小丽继续分析,"他不是在保护项目,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地位。"
听了妻子的话,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
约翰逊先生是个技术专家,他需要的是专业的技术交流,而不是华丽的商业包装。
赵总阻止我和约翰逊先生沟通,表面上是为了项目安全,实际上可能真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
"那你打算怎么办?"小丽问。
"我还没想好。"我摇了摇头,"如果我违背赵总的命令,后果可能很严重。"
"建,你要记住一点,"小丽握着我的手,"你的价值不是赵总给的,是你自己创造的。如果一个环境不能让你发挥价值,那离开未必是坏事。"
妻子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思。
第三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修改技术文档,前台小张突然跑过来。
"王总,有客人找您。"
"找我?谁啊?"我有些奇怪。
"一个外国人,说是施密特集团的。"
我心里一震,是约翰逊先生?
我快步走到前台,看到约翰逊先生正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
"约翰逊先生?您怎么又回来了?"我很意外。
"我有些事情需要处理,顺便想和您谈谈。"约翰逊先生说,"方便吗?"
我看了看四周,赵总的办公室门是关着的,似乎在开会。
"我们到会议室谈吧。"我做了个请的手势。
会议室里,约翰逊先生直接开门见山:"王先生,我收到了您的邮件回复。"
我愣了一下:"什么邮件回复?"
"您不是回复了我的邮件吗?说公司政策不允许技术人员私下接触客户。"约翰逊先生拿出手机,"就是这封。"
我看了看邮件内容,顿时明白了。
这不是我发的,是赵总用我的邮箱发的!
"约翰逊先生,这封邮件不是我发的。"我如实说道。
"不是您发的?"约翰逊先生皱起了眉头,"那是谁?"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赵总走了进来,脸色很难看。
"约翰逊先生,您好。"赵总强挤出笑容,"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谈。"
约翰逊先生看了看赵总,又看了看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想和王先生单独谈谈技术问题。"约翰逊先生说。
"约翰逊先生,我们公司有规定,所有的商务沟通都需要通过管理层。"赵总坐了下来,"有什么技术问题,我可以代为转达。"
约翰逊先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赵先生,我想您可能误解了什么。"约翰逊先生的语气变得正式,"我是来和王先生谈合作的。"
"合作?"赵总一愣,"什么合作?"
约翰逊先生从文件袋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这是施密特集团的技术顾问合同。"他说,"我们希望聘请王先生作为我们在中国的首席技术顾问。"
赵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我也震惊了。约翰逊先生竟然要挖我跳槽?
"约翰逊先生,这...这不太合适吧?"赵总结结巴巴地说,"小王是我们公司的员工..."
"赵先生,在德国,我们有句话叫'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约翰逊先生看着赵总,"前天的会议让我很困惑,为什么一个技术专家不能谈论技术?"
赵总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约翰逊先生继续说:"我昨天晚上和王先生的技术交流,让我确信他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他对工业AI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听到这话,我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终于有人认可我的专业能力了。
"但是,施密特集团也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约翰逊先生的话锋一转,"如果王先生愿意留在精工智造,我们也可以考虑通过你们公司进行合作。但前提是,必须由王先生主导技术工作。"
这句话让赵总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当然,当然。"他连忙点头,"小王一直是我们的技术骨干,所有技术工作都是他负责的。"
约翰逊先生看了我一眼:"是这样吗,王先生?"
我看着约翰逊先生期待的眼神,又看着赵总紧张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
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我选择加入施密特集团,将获得更高的平台、更好的待遇,还有真正的技术尊重。
如果我选择留下,也许能改善在公司的地位,但赵总的本性不会改变。
"王先生,您需要时间考虑吗?"约翰逊先生问道。
就在我准备回答的时候,约翰逊先生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名片,递给我。
那是一张厚厚的烫金名片,上面印着"首席技术顾问"的职位。
但当我看到名片背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时,我彻底震惊了。那上面写着的,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