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张磊!老马那边你赶紧去处理一下!”
“没空。”
“什么叫没空?这是紧急情况!”
“我下班了,有事明天谈。”
“你这是什么态度?!”
“上班族的正常态度。”
有时候,一个人的改变只需要一瞬间。而我的改变,就从那袋50斤的大米开始。
01
我叫张磊,今年30岁,在华丰机械厂当了三年生产调度员。说是调度员,其实什么都得管——生产计划安排、设备维护协调、还有跟几家主要供应商的日常联络。每个月工资4500块,在这个三线城市算不上高,但也不算低。
华丰机械厂是个典型的民营企业,200多号人,主要做各种机械零部件加工。厂里的管理比较传统,刘总是个40多岁的山西人,说话声音大,做事风风火火,但有时候想法比较...怎么说呢,比较有自己的“特色”。
工作不算轻松,每天要协调车间、仓库、采购各个部门,还要盯着生产进度,一有问题就得马上解决。不过我这人性格比较踏实,同事关系也处得不错,虽然累点,但好歹算个稳定工作。
直到上个月发生的事,我才明白什么叫“好欺负的老实人”。
那是去年11月,公司接了个价值800万的大订单,客户要求在12月底前交货。这单子对华丰机械厂来说不算小,完成了能让公司账面好看不少。但问题是时间紧,按正常工作节奏根本赶不上。
厂长刘总把我叫到办公室:“小张啊,这个项目主要靠你了。生产计划你来排,供应商那边你也熟,这一个月辛苦一下。”
我当时还挺有干劲:“刘总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刘总拍拍我的肩膀:“好好干,这单子拿下来,年终奖少不了你的。”
就是这句话,让我接下来的28天过得像地狱一样。
为了赶进度,我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厂里,一直干到凌晨1、2点才回家。周末?不存在的。我基本上睡在了办公室,累了就在椅子上眯一会儿。
![]()
那段时间简直是魔鬼般的生活。每天要安排十几条生产线的工作,协调原料供应,跟车间沟通工艺要求,还要实时跟踪生产进度。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计划就要重新调整。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经常半夜接到车间电话:“张磊,第三条线的设备坏了,明天的计划怎么办?”
为了保证按时交货,我甚至自己开车去供应商那里催货。有一次为了拿到急需的配件,我开车到200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当天来回,到家已经凌晨3点。老婆心疼得直掉眼泪:“你这是拼命啊。”
28天下来,我一共加班了200个小时,平均每天超时工作7个多小时。我瘦了10斤,眼睛经常充血,走路都觉得轻飘飘的。有一次差点在车间晕倒,多亏老李扶了一把。
老婆开始抱怨:“你还有家吗?孩子都不认识你了。”
3岁的儿子小宝每天晚上都问:“妈妈,爸爸怎么不回家?”有时候我回到家,小宝已经睡了,早上我出门时他还没醒。一个礼拜下来,我跟儿子基本见不到面。老婆有一次哭着说:“你是在拼命挣钱,还是在拼命送死?”
我心里也难受,但想着刘总的承诺,咬牙坚持下来了。
但是没办法,为了那个“年终奖少不了你的”承诺,我拼了命地干。
12月29号,订单如期完成。客户验货时连连夸赞质量好,刘总笑得合不拢嘴,专门在全厂大会上表扬了我:“这次能按时交货,张磊功不可没!”
我当时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年终奖应该不会少。
02
1月15号,年终总结表彰大会。
华丰机械厂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搞得很隆重,租个酒店,全厂200多号人一起聚餐,然后给优秀员工发奖金。今年选在市里最好的金桂酒店,大厅布置得花里胡哨,还请了主持人。
我特意穿了件新衬衫,黑色西裤,皮鞋也擦得锃亮。老婆还帮我打了领带,笑着说:“好好打扮打扮,说不定今年能拿个大奖。”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毕竟这200小时的加班不是白干的。
酒桌上同事们都在猜今年的奖金数额。技术部老刘说:“听说今年效益不错,奖金应该不会少。”销售部王经理更是信心满满:“我们部门业绩这么好,怎么也得有个一万八千的。”
我虽然没说话,但心里也在盘算。按理说,这次800万的大单这么重要,我的贡献不比任何人小,拿个8000到1万应该没问题。
颁奖环节开始了。主持人声音洪亮:“下面有请刘总为优秀员工颁奖!”
销售部王经理第一个上台,刘总笑着递给他一个厚厚的红包:“8000块,开拓市场有功!”王经理接过红包,笑得合不拢嘴,还对着话筒说:“谢谢刘总,明年我们销售部一定再创佳绩!”台下掌声雷动。
技术部老刘紧跟着,也是一个鼓鼓的红包:“1万块,技术攻关贡献大!”老刘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谢谢...谢谢刘总信任...”
财务部小李上台时还有点紧张,接过红包后脸都红了:“5000块,成本控制得好!”
一个接一个,现金红包在台上传递着,最少的也有3000。我坐在台下,心跳越来越快,手心都出汗了。
轮到我了。我整整衣服,满怀期待地走上台。
刘总笑呵呵地从桌子底下拿出一袋东西,50斤装的大米。
“小张是老实人,给点实用的!”刘总举着那袋大米,声音很大,“现金花完就没了,50斤大米能吃半年,我这是真为你着想啊!”
台下一片哄笑。
我愣在那里,脑子一片空白。其他人都是现金红包,少的也有5000,多的上万,就我,一袋大米。
“愣着干什么?快接着啊!”刘总把大米塞到我手里,还在麦克风前开玩笑,“张磊这表情,估计是太激动了!”
又是一阵哄笑。
我机械地接过那袋大米,感觉所有人都在看我的笑话。那一刻,巨大的羞辱感淹没了我。200个小时的加班,28天的透支,换来的就是这袋50斤的大米?
![]()
我看着刘总,他脸上还挂着那种“我对你真好”的表情。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在他眼里,我就是个好欺负的老实人,给点什么都不敢吭声。
颁奖继续进行,我抱着那袋大米坐回座位。周围同事有的同情地看着我,有的还在偷笑。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晚宴结束后,我拎着那袋大米走出酒店。冬天的夜风很冷,但没有我心里冷。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三年来,我在华丰机械厂勤勤恳恳,从不拈轻怕重,加班从不抱怨,可就因为性格老实,就活该被这样对待?
老婆看到我拎着大米回来,先是疑惑,听我说完经过后,气得眼泪都出来了:“你拼命干一个月就换这个?人家最少也是5000块钱,你怎么就值一袋大米?”
她哭得很伤心,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想了一整夜。天快亮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从今天开始,严格按时间上班,绝不多干一分钟。
既然在刘总眼里我只值一袋大米,那我就按一袋大米的标准来工作。
03
第二天是周一,我按正常时间8点到公司。以前我总是7点半就到,提前准备一天的工作,现在不了。我8点整才进办公室,不早一分钟。
上午的工作照常进行,生产计划该怎么安排还怎么安排,该联系的供应商还是要联系。我发现其实很多工作在正常上班时间内完全可以完成,以前那些加班很多都是没必要的。
中午12点,食堂开饭。以前我经常为了工作错过饭点,现在我准时去吃饭,还跟同事聊聊天,休息得很充分。
下午5点半,下班铃声响起,我准时收拾东西离开。桌上的文件整理得整整齐齐,明天的工作计划也列好了,一切井井有条。
“张磊,今天能不能......”刘总刚要开口。
“不好意思刘总,我家里有事。”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其实我没什么急事,就是要去接儿子放学。以前都是老婆一个人接,现在我终于可以参与了。小宝看到我出现在幼儿园门口时,高兴得跳起来:“爸爸!爸爸来接我了!”
那一刻,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生活。
第二天也是一样,5点半准时下班。
“要不晚点走?有个生产计划需要......”
“按规定5点半下班,我得接孩子。”
刘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也没明说什么。毕竟我没违反任何规定,该干的活都干了,只是不再主动加班而已。
这种变化很快被同事们注意到了。
车间主任老李私下找我,他是个50多岁的老实人,在厂里干了十几年:“小张,你最近...是不是有想法?”
“什么想法?”我装糊涂。
“就是...感觉你跟以前不太一样。”老李看看四周,压低声音,“以前你总是最早来最晚走,现在怎么......”
![]()
“我哪里做错了吗?该干的活我都干了。”
老李想了想,确实挑不出毛病:“倒也是...就是刘总好像对你有意见。昨天我听他跟人事经理嘀咕什么。”
“嘀咕什么?”我心里一紧。
“没听清,好像是说什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老李拍拍我的肩膀,“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我们老百姓,还是小心点好。”
技术部的小王倒是很羡慕,他才25岁,刚毕业两年:“张哥,你胆子真大,我都想学你了。不过我不敢,房贷还没还完呢。”
“有什么不敢的?咱们又没违反规定。”我说。
“话是这么说,但是...”小王欲言又止,“你知道的,咱们这种小公司,领导一句话的事。”
也有年纪大点的同事担心,财务部的老陈就私下提醒我:“张磊啊,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也要考虑现实。这年头工作不好找,特别是咱们这个年纪的。”
每次有人这么说,我都统一回答:“我按时上下班,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有什么问题吗?”
确实没问题,8小时工作制,加班要给加班费。我现在做的完全合法合理。我的工作一点没落下,该对接的供应商照常对接,该安排的生产计划照常安排。只是不再免费加班,不再主动承担额外工作。
04
我负责对接三家主要供应商:老马的钢材厂、老王的配件厂、还有小刘的包装材料厂。其中老马那边是最重要的,钢材是我们的主要原料。
老马50多岁,山东人,做事很实在。他的钢材厂虽然不大,但质量稳定,价格公道,跟华丰机械厂合作了快5年。我接手这块业务3年来,跟老马的合作一直很顺利,从没出过问题。
平时的工作就是例行对接:下个月需要多少吨钢材,什么规格,什么时候要货,质量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老马人很好,偶尔还请我吃饭,但都是正常的业务往来。
现在我按时上下班,跟老马的对接也变成了纯工作关系。以前我会跟他聊聊家常,现在就事论事,说完就完。
“小张,你最近咋了?感觉你...有心事?”老马有一次问我。
“没什么,就是工作安排比较紧。”我没多说。
老马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话想说,但最终还是没开口。
一个月过去了,我的新工作模式逐渐稳定下来。8点上班,5点半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该吃饭吃饭,该休息休息。工作效率其实比以前更高了,因为没有了那些无意义的加班和额外工作,我能更专注地完成本职工作。
最重要的是,我重新有了正常的生活。可以按时回家吃饭,可以陪儿子玩,可以跟老婆聊天。儿子不再问“爸爸怎么不回家”,老婆脸上也有了笑容。
但我知道,刘总肯定在憋着什么大招。果然,机会很快就来了。
![]()
3月的第一个周一,我刚到公司就感觉气氛不对。
平时这个时候,车间应该是机器轰鸣的声音,工人们忙忙碌碌的。但今天显得格外安静,几个工人聚在一起低声议论:“听说原料供不上了......”
“真的假的?那咱们今天还干不干活?”
“不知道,刚才主任急匆匆跑办公室去了,脸色很难看。”
“不会是出什么大事了吧?”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往办公室走。路上遇到仓管小赵,他焦急地问我:“张哥,听说钢材断供了,是真的吗?仓库里的存货只够用两天的。”
还没等我回答,车间主任老李就慌张地跑出来:“张磊!出大事了!”他脸上全是汗,显然是跑着过来的。
“什么事?”我问,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老马那边说不供货了,生产线要停了!”老李急得直搓手,“刚才他们厂里来电话,说暂停供货,让我们另想办法。”
这下车间彻底乱了,工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担心停工影响工资,有的猜测是不是公司出了什么问题。
我愣了一下:“不供货?为什么?”
“不知道啊,就是说不供了,也没说原因。”老李急得直搓手,“你赶紧联系一下,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我掏出手机给老马打电话,但没人接。连打了三个都是这样。
刘总开始到处找人了解情况,整个办公楼都能听到他焦急的声音。先找采购部:“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以前有没有类似情况?”
采购部经理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啊,原料供应一直都是张磊在对接的,我们很少直接跟老马联系。从账面上看,一切都正常啊。”
刘总又找车间了解情况:“老马那边到底什么态度?有没有说具体原因?”
车间主任摇头:“没说原因,就是通知我们暂停供货,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态度很坚决,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办公室里的人也开始紧张起来,大家窃窃私语:“这下麻烦了,没有原料怎么生产?”
“会不会是价格问题?最近钢材涨价了。”
“不应该啊,价格都是合同定好的。”
问了一圈,所有人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平时都是张磊跟老马联系,只有他最清楚具体情况。
刘总的目光最终锁定在我身上,那眼神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