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膝盖“警报”,是从今年开春开始的。记得有次爬山回来,就觉得右膝盖有点不得劲,酸酸的,当时以为是累着了,歇两天就好。结果这一歇,不但没好,反而变本加厉!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膝盖开始肿了,像塞了个小馒头在里面,圆鼓鼓的,一按一个坑。
这还不是最难受的。上下楼梯简直成了酷刑!每次抬腿上台阶,膝盖里面就一阵尖锐的刺痛,好像有根针扎在骨头缝里,疼得我直冒冷汗,只能侧着身子,扶着栏杆,一步一挪。
开始我也没太重视,试过不少土办法。听说戴护膝能保暖支撑,我就买了个厚厚的,结果箍得膝盖又闷又热,肿胀感一点没消,反而更难受了。也试过用艾灸熏膝盖,烟熏火燎半天,皮肤都烫红了,里面的酸胀痛感还是顽固地存在着。去药店买了口服的消炎止痛药,吃下去是能缓解一阵子疼痛,但只要一停药,或者走路稍微多点,膝盖立刻“翻脸”,肿胀和疼痛卷土重来,感觉治标不治本。
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两三个月,实在扛不住了,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一看就说是“滑膜炎”,解释说膝盖里面那层负责润滑、营养关节的“滑膜”发炎了,产生了过多的“水”(关节积液),所以会肿、会疼、会活动受限。开了些药,也建议多休息。药吃了,休息也注意了,急性期是过去了,肿消了一些,但膝盖那种挥之不去的沉重感、隐隐的酸胀,还有上下楼时的刺痛,就像阴魂不散,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和心情。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同样受过滑膜炎折磨的朋友推荐了老廖贴膏。说实话,之前也用过不少膏药,有的贴上像块铁板,硬邦邦地硌着膝盖,弯腿都费劲;有的味道冲得满屋都是,熏得人头昏;还有的贴不了多久就卷边掉下来,特别烦人。
头几天:最直接的感受是晚上睡觉时,膝盖里面那种持续不断的、让人心烦的酸胀感明显减轻了!虽然活动时(比如上下楼)还是会疼,但能睡个安稳觉,感觉精神都好多了。
用完一盒多:变化更清晰了!膝盖的沉重感和日常的酸胀感大大缓解,走路平地基本不太受影响了。最让我惊喜的是,上下楼梯的疼痛减轻了很多!虽然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健步如飞,但至少不用再龇牙咧嘴、扶着栏杆慢慢挪了,效率提高了不少,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
几盒坚持下来:膝盖的肿胀基本消退了,外观看着正常多了。日常走路、买菜、做点家务,膝盖基本不会抗议了。虽然剧烈运动或者走远路多了还是会有点感觉,提醒我它还没完全“忘记”伤痛,但和之前那种寸步难行的日子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对冷空气的敏感度也降低了很多。
我知道,滑膜炎这毛病,光靠贴膏药是远远不够的,休息和养护是关键中的关键。医生反复叮嘱我:
1.急性期必须“刹车”!肿痛厉害的时候,一定要减少活动,尤其避免爬山、爬楼梯、深蹲、长时间行走或站立这些给膝盖加压的动作。必要时可以借助拐杖分担重量。
2.锻炼要讲究时机和方法。在炎症控制住、疼痛减轻后,我开始在医生指导下做非常温和的锻炼。最常做的是直腿抬高:平躺在床上,一条腿伸直,慢慢抬离床面大概15-20厘米,保持几秒钟再慢慢放下。两条腿交替做。这个动作能锻炼大腿肌肉力量,帮助稳定膝盖关节,又不加重关节负担。
3.保暖是终生课题。膝盖真的怕凉!我现在特别注意膝盖保暖,夏天在空调房也会盖个薄毯子护住膝盖,冬天更是早早穿上了保暖的护膝或厚裤子。
回想那段被滑膜炎“锁住”膝盖的日子,真是步履维艰,心情也跌到谷底。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组合拳。相信坚持下去,你也能重新找回步履轻快的感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