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老人结队在超市蹭空调,收银员劝离反被骂,老板:那就都别走了

分享至

"你们这些老太太,天天来我店里蹭空调,当这是你们家呢?"杨青青的声音在超市里响起。

"怎么说话的?我们又没偷你东西!"李桂香拍着大腿站起来。

王淑芬推推眼镜,冷笑一声:"小姑娘,你懂什么叫顾客是上帝吗?"

就在争吵声越来越大的时候,超市老板刘建华从后面走出来,嘴角挂着一丝让人看不透的笑意。

"行了,都别吵了。"他缓缓开口,"既然来了,那就都别走了。"



01

七月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柏油路面都能烤熟鸡蛋。

王淑芬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楼下那家"惠民超市"的招牌,心里盘算着什么。

她家的空调三天前就坏了,维修师傅说要换压缩机,至少八百块。

王淑芬舍不得花这钱,毕竟退休金就那么点,还要给儿子还房贷。

"淑芬姐,你也热得受不了?"隔壁的李桂香探出脑袋。

李桂香今年七十二,嗓门大得整栋楼都听得见。

她家倒是有空调,但老太太抠门,舍不得开,每个月几百块电费心疼得要命。

王淑芬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桂香,咱们下楼转转吧,这天太热了。"

两人下了楼,王淑芬直奔超市。

一推门,凉气扑面而来,两人都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哎呀,这里真凉快。"李桂香擦擦汗。

王淑芬装作在看货架上的商品,实际上在观察超市的布局。

冷冻柜那一排最凉快,而且有个角落,正好能坐人。

"咱们看看这边的东西。"王淑芬拉着李桂香往冷冻柜走。

收银台后面的杨青青抬头看了她们一眼,又低头继续玩手机。

这个小姑娘二十三岁,大学刚毕业,在这里打工攒钱准备考研。

王淑芬和李桂香在冷冻柜附近转悠了半个小时,最后各买了一瓶两块钱的矿泉水。

出了超市,李桂香兴奋得像个孩子。

"淑芬姐,你这招真高!咱们明天还来!"

第二天下午,两人准时出现在超市里。

这次王淑芬还叫上了同楼的陈秀兰。

陈秀兰六十九岁,当了一辈子会计,什么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你们说,咱们在这里坐一下午,能用几度电?"陈秀兰推推老花镜。

"能用多少?这么大个超市,多咱们几个人能费多少电?"李桂香不以为然。

三个老太太在冷冻柜附近的角落里站了一会儿,觉得腿酸。

王淑芬灵机一动,去门口搬了三个装货的小箱子当凳子。

"这样坐着多舒服。"

杨青青看着她们的举动,皱了皱眉头,但没说什么。

第三天,王淑芬又叫来了身体不好的赵玉梅。

赵玉梅六十五岁,有心脏病,最怕热。

四个老太太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在超市集合,一坐就是三个小时。

她们带着蒲扇,有说有笑,把超市当成了自己的客厅。

"这冷冻柜的风吹着真舒服。"赵玉梅感叹道。

"可不是,比家里开空调还凉快。"李桂香点头赞同。

王淑芬最精明,每次都会象征性地买点小东西,比如一包盐或者一瓶醋。

其他几个老太太有样学样,也会买个一两块钱的小商品。

杨青青看在眼里,虽然觉得不太合适,但她们毕竟是顾客,而且每天也会买东西。

老板刘建华偶尔会从后面的办公室出来,看到这四个老太太,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一个星期过去了,四个老太太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地盘。

她们甚至开始在这里聊家长里短,声音越来越大。

"我那儿媳妇啊,一天到晚就知道买买买。"李桂香的嗓门特别响。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不知道节俭。"陈秀兰附和道。

杨青青听着她们的聊天,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这里是超市,不是公园,更不是老年活动中心。

但她是个新人,不敢随便得罪顾客,只能忍着。

02

又过了几天,天气更热了,老太太们来得更早了。

她们不再满足于坐在角落里,开始在超市里四处走动。

王淑芬发现冷饮柜那边更凉快,于是她们又搬了凳子过去。

"这里的风更大,比那边舒服。"王淑芬指挥着其他人。



陈秀兰拿着计算器在算账:"你们看,这个超市一天的电费最少也得三四百,咱们几个老太太能用多少?"

"就是,又不是白来的,咱们天天买东西呢。"李桂香理直气壮。

赵玉梅身体不好,有时候会在超市里小憩一会儿。

她靠在冷饮柜上,闭着眼睛养神,呼吸声有些重。

杨青青看着这一幕,终于忍不住了。

她走到王淑芬面前,小心翼翼地说:"阿姨,您看这样好不好?"

"什么事?"王淑芬抬起头。

"您几位在这里休息,会不会影响其他顾客购物?"杨青青声音很轻。

王淑芬脸色一变:"我们怎么影响了?我们又没挡着路。"

"不是的,阿姨,您误会了。"杨青青赶紧解释,"就是..."

她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直接说她们是来蹭空调的。

李桂香听到动静,立马过来帮腔:"小姑娘,我们可是顾客,天天来买东西的。"

"对啊,顾客是上帝,这话你没听过?"陈秀兰也站起来。

杨青青被三个老太太围着,心里慌了。

她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阿姨们,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

"就是什么?嫌我们老太太碍眼了?"李桂香声音更大了。

超市里的其他顾客都看了过来,杨青青脸红得像苹果。

她赶紧低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说错话了。"

王淑芬冷哼一声,重新坐下:"年轻人就是不懂事。"

杨青青灰溜溜地回到收银台,心里委屈得想哭。

她拿起手机给老板刘建华发消息,简单说明了情况。

刘建华很快回复:"我知道了,你先别管,我来处理。"

但是过了好几天,刘建华都没有出现。

老太太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不仅带来了自己的茶杯,还带来了瓜子花生。

王淑芬甚至开始在超市里打毛衣,针线活做得有声有色。

"这里光线好,做活方便。"她对其他人说。

李桂香也带来了收音机,调到戏曲频道,音量开得老大。

"反正这里空旷,听起来带劲。"

陈秀兰拿着小本子在记账,算着家里的开支。

赵玉梅有时候累了就趴在冷饮柜上打盹。

杨青青看着她们的行为,气得牙痒痒,但又不敢再说什么。

有顾客来买冷饮,发现被老太太们占着位置,只能绕道而行。

还有顾客抱怨音量太大,影响购物心情。

杨青青只能一遍遍地道歉,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

她再次给刘建华发消息,语气比上次更急迫。

刘建华回复:"再等等,我有安排。"

杨青青不明白老板在等什么,但也只能继续忍耐。

03

这天下午,天气特别闷热,连空调都显得力不从心。

四个老太太比往常来得更早,直接占据了冷饮柜附近的最佳位置。

王淑芬今天心情不好,儿子又找她要钱,说是投资什么项目。

她坐在小凳子上,脸色阴沉。

李桂香的收音机开得特别大,京剧的锣鼓声响彻整个超市。

陈秀兰在用手机计算器算账,嘴里念念有词。

赵玉梅今天身体更不舒服,直接躺在了带来的小毯子上。

杨青青看着这一幕,终于爆发了。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四个老太太面前。

"几位阿姨,能不能请你们..."

"请我们什么?"王淑芬打断了她的话。

"这里是超市,不是休息室,你们这样..."杨青青鼓起勇气说道。

李桂香立马站起来,嗓门大得整个超市都听得见:"你什么意思?嫌我们老太太碍事?"

"我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你们确实影响了其他顾客。"杨青青据理力争。

陈秀兰冷笑道:"影响?我们天天在这里买东西,也算顾客吧?"

"对啊,凭什么赶我们走?"赵玉梅也坐起来。

王淑芬慢慢站起身,推了推眼镜:"小姑娘,你工作几年了?"

"我..."杨青青被问住了。

"我教了一辈子书,见过的学生比你见过的人都多。"王淑芬语气中带着威严,"什么叫顾客是上帝,你懂吗?"



杨青青觉得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阿姨,我知道您是顾客,但是..."

"但是什么?但是我们年纪大了就活该被歧视?"李桂香声音更大了。

周围的顾客都停下来看热闹,杨青青感到无地自容。

"我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她声音哽咽。

陈秀兰拿出计算器:"你看,这个超市一天的电费三百块,我们几个人能用多少?十块钱都不到!"

"就是,我们还天天买东西呢,一天怎么也得消费个十几块。"王淑芬理直气壮。

杨青青被四个老太太围着,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的声音开始颤抖:"阿姨们,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看不起我们老年人?"李桂香步步紧逼。

就在这时,超市后门传来脚步声。

刘建华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他四十五岁,中等身材,看起来很精明的样子。

"怎么了?这么热闹?"刘建华走到人群中间。

杨青青看到老板来了,就像看到救星一样:"刘总,您来了。"

四个老太太也看向刘建华,眼神中带着戒备。

王淑芬开口道:"老板,你这个员工态度有问题,要赶我们走。"

"就是,我们可是老顾客了。"李桂香附和道。

刘建华听完事情的经过,点了点头。

他看了看四个老太太,又看了看委屈的杨青青。

"既然大家都在这里,那就都别走了。"刘建华缓缓说道。

四个老太太愣了一下,以为自己赢了。

王淑芬满意地点点头:"还是老板明事理。"

杨青青不明白老板的意思,疑惑地看着他。

刘建华的笑容更深了,但眼神中闪过一丝别人看不懂的光芒。

04

接下来的三天,四个老太太更加得意忘形。

她们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家当,还叫来了其他邻居。

小区里又多了两个老太太加入蹭空调的队伍。

王淑芬俨然成了这个小团体的领袖,指挥着大家在超市里的活动。

"这个位置风大,适合玉梅坐。"

"桂香,你的收音机声音小点,别影响别人。"

李桂香虽然嘴上答应,但收音机的音量依然没有调小。

陈秀兰每天都会在超市里算账,把家里的开支记得清清楚楚。

赵玉梅的身体似乎好了一些,在空调的陪伴下,脸色红润了不少。

杨青青每天看着这些老太太,心里五味杂陈。

她不明白老板为什么不管,难道真的要让她们一直这样下去?

第四天一大早,杨青青来上班时,发现超市门口贴了一张崭新的告示。

告示的内容让她瞪大了眼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