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新来的实习生特别勤快,年底评优我推荐了他,颁奖时我麻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深夜11点,办公楼里只剩下昏暗的应急灯光。

"你到底想干什么?!"我愤怒地拍着桌子。

小李慌乱地收起手中的文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王主管,我可以解释..."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解释?你在我办公室翻什么?这些技术资料你凭什么拿?"我指着散落在地上的产品图纸。

"我...我只是想学习公司的产品结构..."

"学习?"我冷笑,"大半夜偷拍技术图纸叫学习?"

"真的,我没有恶意!"小李试图弯腰收拾文件。

"那你解释一下,这些核心技术资料为什么会出现在你手里?"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感。这个我一手推荐的优秀实习生,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而我完全没有想到,三天后的颁奖典礼上,真相的揭露会让我彻底震惊。



01

三个月前,我们某科技公司来了一个新实习生。

当时正值秋季招聘季,人事部安排了好几个应届毕业生来面试。小李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简历平平无奇,某省某大学计算机专业,成绩中等,没有什么特别的实习经历。面试时他表现得有些紧张,回答问题也很谨慎,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普通的应届生。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年轻人,后来却让我对什么叫"勤快"有了全新的认识。

小李入职的第一天,我按照惯例给他安排了一些基础工作:整理客户资料、录入数据、协助老员工处理日常事务。这些工作对于实习生来说已经算是标准配置了,既能让他们熟悉公司业务,又不会给公司造成什么损失。

谁知道这个小李干起活来简直像拼了命似的。

第一天上班,他比我还早到公司半个小时。我8点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在那里整理昨天留下的文件了。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连电脑屏幕都擦得一尘不染。

"小李,你几点到的?"我有些惊讶。

"7点半,王主管。我怕迟到,所以早点出门。"他憨厚地笑了笑。

我点点头,心想这孩子挺上进的。但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他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到,风雨无阻。更让我意外的是,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有一次我晚上9点回来取忘记的文件,发现办公室还亮着灯。推门一看,小李正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整理客户档案。

"小李,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去?"

"王主管,我想把今天的工作再检查一遍,确保没有遗漏。"他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我看了看他整理的资料,每一份都分类清楚,字迹工整,比我见过的很多正式员工做得都要好。这让我对这个实习生刮目相看。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工作的那种执着程度。

有一次,客户部的老张交给他一个任务,整理某个项目的历史资料。这原本是个很枯燥的活儿,一堆厚厚的文件需要按时间顺序分类装订。老张估计这活儿至少要干两天。

结果小李一个人埋头苦干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就把所有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地放在了老张桌上。不仅分类清楚,还做了详细的目录索引。

老张当时就愣住了:"小李,你昨晚没回家?"

"回了的,张哥。我就是觉得这个工作挺有意思的,想早点完成。"小李一脸轻松,仿佛熬夜加班对他来说是件很正常的事。

从那以后,部门里的同事们开始对这个实习生另眼相看。有什么麻烦活儿、累活儿,大家都愿意交给他。而小李也从来不推辞,总是欣然接受,而且每次都能超出期望地完成任务。

但我始终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些什么地方让我说不出的古怪。

02

小李的工作能力提升得出乎意料地快。

按理说,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再聪明再努力,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职场环境和工作节奏。但小李不一样,他对公司的各种制度和流程掌握得异常迅速,有时候甚至比一些工作了好几年的老员工还要熟悉。

最明显的例子是他处理客户投诉的能力。

某天下午,一个重要客户打电话过来投诉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情绪很激动,在电话里大声叫嚷。接电话的小姑娘被吓哭了,老员工们也有些手忙脚乱。小李主动接过电话,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沉稳语调跟客户沟通。

"您好,我完全理解您现在的心情。这个问题确实给您造成了不便,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语气中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专业感。更神奇的是,他对我们公司的产品特性和技术参数了如指掌,就像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好几年一样。

十五分钟后,那个原本暴跳如雷的客户竟然被他安抚得心平气和,最后还对我们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

"小李,你以前接触过客服工作吗?"我好奇地问。

"没有,王主管。我就是觉得将心比心很重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事情就好解决了。"他笑了笑,表情很真诚。

但我心里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一个实习生,怎么可能对公司的产品技术了解得如此透彻?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公司要重新整理一批老客户的资料,这些客户都是三四年前签约的,当时的产品规格和现在的标准有些差异。这个工作需要对公司历史产品有相当的了解,一般都是交给资深员工来做。

但我想给小李一个锻炼的机会,就把这个任务分配给了他。我本来以为他至少要花一个星期才能理出头绪,谁知道两天后他就拿着整理好的资料来找我了。

"王主管,这些客户的合同我都看过了,发现有几个产品规格需要您确认一下。"

他打开一个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各种颜色的标签。每一个问题都被他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翻看着这些资料,心中的惊讶越来越强烈。

这些合同中涉及的技术细节,有些连我这个部门主管都不是很清楚,需要查阅相关手册才能确定。但小李不仅全部掌握,还能够准确指出其中的差异所在。



"小李,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技术规格的?"我忍不住问道。

"我在公司网站上查到了一些产品手册,还向技术部的同事请教了一些问题。"他的回答听起来很合理,但我总觉得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劲。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留意这个实习生的表现。

我发现他在工作中总是表现出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和专业。无论是处理文件、与客户沟通,还是协调部门间的工作,他都显得游刃有余。这种能力绝不是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应该具备的。

但每次我试图深入了解他的背景时,他总是巧妙地转移话题。问他大学里学了什么专业课程,他说得很模糊;问他有没有实习经验,他总是笑着说自己比较宅,没怎么出去实习。

最奇怪的是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公司里的年轻人都喜欢聊天,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小李从来不参与这种闲聊。午休时间,其他人在讨论电影、游戏或者八卦新闻,他就安静地坐在一边看书或者整理工作资料。

有同事想加他的微信,他总是礼貌地拒绝,说自己不太习惯在工作场合使用社交软件。问他周末都做什么,他的回答永远是"在家休息"或者"看看书"。

这种过度的低调和神秘感,让我对这个实习生越来越好奇。

03

真正让我开始怀疑的,是那个深夜的意外发现。

那天是个周五,我本来打算早点下班,但临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需要准备一份报告,周一上午就要用。忙活到晚上10点多,终于把大部分工作做完了,但发现有几个关键数据落在办公室的文件柜里。

无奈之下,我只能回公司取文件。

某大厦的夜晚格外安静,只有保安值班。我用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刚要开灯,却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人。

小李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桌子上摊开着一堆文件。听到开门声,他猛地抬起头,脸上的表情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种被人当场抓住的惊恐。

"小李?你怎么还在这里?"我有些意外。

"王主管,我...我在整理一些资料。"他慌忙地收拾桌上的文件,动作很不自然。

我走近一看,发现那些文件并不是他平时负责的工作资料。其中有几份看起来像是公司的产品技术手册,还有一些客户名单,明显不是一个实习生应该接触的东西。

"这些是什么文件?"我指着他手中的资料问道。

小李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支支吾吾地说:"是...是我想了解一下公司的产品线,就找了一些资料来看。"

"这些资料你是从哪里拿的?"我追问道。

这个问题显然让他措手不及。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我伸手拿过其中一份文件,发现是公司几年前的一个重要客户的合作档案。这种资料按规定是保密的,更不可能让一个实习生随意查阅。

"小李,你老实告诉我,这些文件你是从哪里拿的?"我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起来更加紧张了,额头上甚至渗出了汗珠。

"王主管,我真的没有恶意。我就是想多了解公司的业务,所以..."

"所以你就私自拿走了机密文件?"我打断了他的话,"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小李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但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的不是愧疚,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我仔细检查了那些文件,发现除了技术手册之外,还有一些重要客户的联系方式和合作细节。

这些资料涉及公司的商业机密,绝对不是一个实习生应该接触的。更让我困惑的是,他为什么要看这些东西?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对这些商业信息能有什么用处?

"小李,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把文件放在桌上,直视着他的眼睛。

他沉默了很久,最后说道:"王主管,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真的没有恶意。我只是...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想更好地完成工作。"

这个解释听起来很牵强,但我找不出其他的可能性。

看着他一脸诚恳的表情,我心软了。毕竟,从他的工作表现来看,确实是个很认真负责的员工。也许他真的只是太过于好学,才会做出这种冲动的行为。

"这次就算了,但以后绝对不能再发生这种事情。公司的机密文件不是随便可以拿的,明白吗?"我语重心长地说道。

"明白了,王主管。以后我再也不会了。"他连忙点头,看起来很后悔的样子。

但从那天晚上开始,我对小李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这个看似勤快老实的实习生,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他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去偷看那些机密文件?还有,他超出常人的工作能力,真的只是因为天赋和努力吗?

我开始暗中观察他的行为,想要找出答案。

04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对小李进行了更仔细的观察。

表面上看,他的工作态度依然没有任何问题。每天最早到,最晚走,对分配给他的任务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认为他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

但我却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比如,他总是对某些特定的工作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凡是涉及到公司核心技术资料、重要客户信息、产品开发计划的内容,他都会格外用心地研究。而对于一般的日常工作,虽然他也做得很好,但明显没有那种特别的热情。

还有他与同事们的交往方式。小李对每个人都很友善,但从来不会主动聊起自己的个人情况。别人问他家是哪里的,他总是说"某省某市";问他大学的事情,他总是笑着说"就是普通的学校生活"。

最让我在意的是他对技术细节的异常关注。

我注意到,小李总是对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明明是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对我们的制造工艺和产品配方问个不停。每次技术部门讨论新产品开发时,他总是想办法靠近,假装整理文件。

有一次,我看到他在复印室里待了很长时间。进去一看,发现他正在复印一些技术图纸。见到我后,他说是技术部的同事让他帮忙复印的。

但后来我问了技术部,他们说根本没有安排过这个任务。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的手机里存了很多公司车间的照片。问他为什么拍这些,他说是觉得现代化的生产线很有意思,想留作纪念。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更奇怪的是,我发现他似乎对竞争对手的情况常了解。

有一次,销售部的小王提到某个竞争对手最近推出了新产品,小李立刻接话说:"他们的那个产品成本应该不低,用的是某某材料,工艺比较复杂。"

小王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小李笑着说:"我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了。"

但我很清楚,那些技术细节绝不是普通的新闻报道会披露的内容。

还有一次,公司要制定新的产品定价策略,小李竟然能准确说出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当别人问他怎么知道这些时,他说是通过公开的财务报表分析出来的。

但我心里很清楚,那些数据绝不是通过公开信息就能获得的。

随着观察的深入,我开始怀疑小李可能有其他目的。

这个表面上勤快老实的实习生,似乎对我们公司的商业机密有着特殊的兴趣。他的种种行为让我联想到一种可能:他会不会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商业间谍?

但这个想法又让我觉得有些荒谬。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担当如此重要的任务?而且他的工作表现确实无可挑剔,如果真是间谍,又何必如此努力地工作?

年底评优的时候到了。按照公司的惯例,每个部门可以推荐一名优秀员工参加全公司的评选。

考虑到小李这几个月来的出色表现,我决定推荐他。

虽然心中对他还有一些疑虑,但就工作能力和态度而言,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况且,我想通过这个机会,看看能否了解到更多关于他的真实情况。

推荐材料很顺利就通过了审核。评优委员会对小李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个值得表彰的优秀员工。



但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在颁奖典礼上,真相的揭晓会让我震惊到无法言喻。

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正准备宣布年度优秀员工获奖名单。

我坐在台下,为小李感到骄傲。尽管对他那晚的行为仍有疑虑,但这个奖他当之无愧。

"下面,让我们有请年度优秀员工李明同学上台领奖..."主持人的声音响彻会场。

掌声雷动,我满怀期待地看向小李。

然而,小李并没有起身,而是缓缓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向了主席台的麦克风。

他的表情异常严肃,与平时温和的模样判若两人。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小李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整个会场,"在接受这个奖项之前,我有一些话必须要说..."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中弥漫着诡异的紧张感。

我感觉到一种不祥的预感正在心中蔓延。

小李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样东西。

当那个东西出现在眼前时,我彻底惊呆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