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失业穷游康巴,同藏民转寺朝拜一整日,下山时被喇嘛叫住

分享至

“姑娘,等一下。”年老的喇嘛叫住了准备下山的林夕瑶。

他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递到她面前。

林夕瑶接过后,脸色瞬间煞白,身体不受控制地后退几步。“这...这怎么可能?”

她的声音颤抖着,眼泪夺眶而出。



01

林夕瑶坐在甘孜县的青旅床铺上,翻看着手机里的余额。

一千三百块。

这是她全部的家当了。

三个月前,公司裁员,她被通知当天收拾东西走人。

房租、生活费、找工作的开销,积蓄就这样一点点消失。

“要不,就用这最后的钱去趟远方吧。”

她对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说道。

翻开手机里的机票软件,最便宜的目的地居然是甘孜。

“康巴,听起来挺有意思。”

收拾好简单的行李,林夕瑶踏上了这趟未知的旅程。

飞机降落在甘孜机场时,高原的冷风迎面扑来。

她裹紧外套,拖着行李走向候机大厅。

“小姑娘,是来旅游的吗?”

一个穿着藏袍的中年司机主动搭话。

“是的,请问到县城怎么走?”

“我可以载你,五十块。”

林夕瑶算了算钱,点点头。

一路上,司机师傅热情地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你选对地方了,这里的寺庙可灵验了。”

“很多人专门来转经朝拜,求个心愿。”

林夕瑶看着窗外连绵的雪山,心情莫名平静下来。

也许,这趟旅行真的能给她带来些什么。

到了县城,她找到一家便宜的青旅住下。

老板是个四川人,在这里开店已经十几年了。

“小姑娘,一个人来的?”

“嗯,出来散散心。”

“那你算来对地方了,这里最适合静心了。”

老板给她安排了一个靠窗的床位。

晚上,林夕瑶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偶尔传来的狗叫声。

这里的夜晚安静得让人有些不习惯。

城市里习惯了车声人声,突然到了这么安静的地方,反而睡不着。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寺庙里隐约的灯光。

“明天去那里看看吧。”

第二天一早,林夕瑶按照青旅老板的指引,朝着山上的寺庙走去。

高原的早晨格外清爽,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

走了大概半小时,她开始感到有些气喘。

“看来高原反应还是有的。”

她停下来休息,喝了口水。

正准备继续走,前面传来说话声。

“阿布拉,今天要早点出发哦。”

“卓玛,你慢一点,小心摔倒。”

一个头发花白的藏族老人和一个年轻女孩从小路上走来。

老人拄着拐杖,女孩背着个小包。

看到林夕瑶,两人都停下脚步。

“扎西德勒。”

老人双手合十,朝她点头致意。

女孩也跟着做了同样的动作。

林夕瑶赶紧学着他们的样子,双手合十回礼。

“扎西德勒。”

女孩看她的样子,笑了起来。

“你是汉族人吧?”

女孩的汉语说得很流利。

“是的,我是来旅游的。”

“我叫卓玛,这是我阿公旺扎。”

“我叫林夕瑶。”

旺扎爷爷虽然听不太懂汉语,但看出了她们在交流,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你也是去寺庙的吗?”

卓玛指了指山上的方向。

“是的,想去看看。”

“那正好,我们也要去转经,一起走吧。”

林夕瑶本来还担心一个人会迷路,听到这话高兴地点点头。

“好的,谢谢你们。”

02

三人一起朝山上走去。

路上,卓玛给林夕瑶介绍着沿途的风景。

“看,那里是玛尼堆,每一块石头都代表一个祈福。”

“前面那棵树被称为神树,很多人会在那里挂经幡。”

林夕瑶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旺扎爷爷走路虽然慢,但很稳健。

他时不时停下来,嘴里念着什么。

“阿公在念经文。”

卓玛小声解释道。

“他每天都要念的,已经坚持了几十年。”

林夕瑶看着老人虔诚的样子,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很少能看到这样纯粹的信仰。



走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终于到达了寺庙。

红色的建筑在阳光下格外庄严。

许多穿着藏袍的信徒已经开始转经。

“我们也开始吧。”

卓玛拉着林夕瑶的手。

“转经要按顺时针方向,这样才是对的。”

林夕瑶跟着他们,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转经。

一开始她还有些拘谨,不知道该做什么。

看着周围的信徒们认真的样子,她也渐渐放松下来。

转经的队伍很长,有老人、年轻人,还有孩子。

每个人都很安静,只有偶尔的念经声和转经筒的声音。

林夕瑶跟在旺扎爷爷身后,看着他一步一步认真地走着。

老人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暖。

“第一次转经的感觉怎么样?”

卓玛轻声问道。

“很特别,有种说不出的安静。”

“是的,这里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

转了一圈后,他们在寺庙的台阶上休息。

旺扎爷爷从包里拿出酥油茶,分给大家喝。

“这是阿妈亲手做的。”

卓玛给林夕瑶倒了一杯。

酥油茶的味道很特别,刚开始有些不习惯,但越喝越觉得温暖。

“你们每天都来转经吗?”

林夕瑶好奇地问。

“不是每天,但经常来。”

“特别是有什么心愿的时候,会来转经祈福。”

“那你们今天是为了什么来的?”

卓玛看了看阿公,笑了笑。

“阿公说,今天遇到了远方来的客人,要为客人祈福。”

林夕瑶听了,心里一阵暖流。

这些善良的人,连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都要为她祈福。

“谢谢你们,真的很感谢。”

旺扎爷爷虽然听不懂,但从林夕瑶的表情中看出了她的感激。

他笑着点点头,说了几句藏语。

“阿公说,缘分让我们相遇,就应该互相帮助。”

卓玛翻译道。

休息了一会儿,他们继续转经。

这一次,林夕瑶不再是简单的跟随。

她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

转经筒在信徒们手中缓缓转动。

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宁静的表情。

偶尔有人磕长头,动作虔诚而庄重。

林夕瑶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双手合十,心里默默祈祷。

虽然她不知道该祈祷什么,但这种仪式感让她感到内心的平静。

中午时分,阳光变得强烈起来。

许多信徒在寺庙的阴凉处休息。

卓玛带着林夕瑶找了个地方坐下。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卓玛好奇地问。

“之前在公司上班,现在...暂时没有工作。”

林夕瑶有些尴尬地说。

“那你来这里是为了找工作吗?”

“不是,就是想出来走走,散散心。”

卓玛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她从包里拿出一些糌粑和风干牛肉。

“尝尝我们的食物。”

林夕瑶接过来,小心地咬了一口。

味道很特别,但不难吃。

“这是我们平时的主食。”

“在高原上,这些食物能给人提供足够的能量。”

她们聊着天,旺扎爷爷在旁边闭目休息。

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但表情很安详。

“阿公年轻的时候是牧民。”

卓玛看出了林夕瑶的好奇。

“后来草场退化,他们搬到了县城附近。”

“现在主要靠政府的补贴和我打工的收入生活。”

“你在哪里打工?”

“县城里的一家酒店,做服务员。”

卓玛说得很自然,没有任何抱怨。

林夕瑶想起自己失业后的焦虑和抱怨,突然觉得有些惭愧。

这个女孩比她小好几岁,却显得比她更成熟,更能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下午一点多,他们继续转经。

这一轮转得比较慢,许多年老的信徒都在坚持。

林夕瑶跟着队伍,渐渐感到体力有些不支。

高原上的运动确实比平原上累很多。

“要不要休息一下?”

卓玛关心地问。

“没关系,我能坚持。”

林夕瑶不想让别人觉得她娇气。



旺扎爷爷回头看了看她,说了几句藏语。

“阿公说,转经要用心,不是比速度。”

“如果累了就慢一点,没关系的。”

听了这话,林夕瑶放慢了脚步。

她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一切。

寺庙的墙壁上画着精美的壁画。

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信徒们的脸上都有着相似的表情——平静、虔诚、满足。

这种表情在城市里很难见到。

大家都太急躁,太焦虑,很少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

转经的过程中,林夕瑶的心情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刚开始她还在想着工作的事情,想着房租,想着未来。

渐渐地,这些杂念都消失了。

她的心变得很安静,只专注于脚下的路和周围的一切。

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回到了孩童时代的单纯。

下午三点多,她们又转了两圈。

林夕瑶的腿已经有些酸了,但心情却越来越好。

“感觉怎么样?”

卓玛问道。

“很好,真的很好。”

林夕瑶由衷地说。

“我觉得自己的心静下来了。”

“这就是转经的意义。”

“不是为了祈求什么,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获得平静。”

旺扎爷爷在一旁点点头,虽然听不懂她们的对话,但似乎明白了什么。

03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

金色的阳光洒在寺庙的屋顶上,整个建筑都披上了一层金辉。

许多信徒开始准备下山。

“我们也该走了。”

卓玛说道。

林夕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该结束了。

一整天的转经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这种充实不是来自于做了什么事情,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宁静。

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

旺扎爷爷走在前面,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着。

卓玛扶着林夕瑶,怕她在下山路上摔倒。

“今天真的很感谢你们。”

林夕瑶真诚地说。

“不用客气,能帮到你我们也很开心。”

“如果你还想来转经,随时可以找我们。”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姑娘,等一下。”

他们回头一看,是一位年老的喇嘛。

他穿着暗红色的僧袍,头发花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

但他的眼神很明亮,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喇嘛走到林夕瑶面前,仔细地看着她。

然后,他从怀中慢慢取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小小的包裹,用黄色的哈达包着。

他双手将包裹递给林夕瑶。

林夕瑶下意识地接过来,想要打开看看。

包裹很轻,里面似乎是个平平的东西。

她小心地解开哈达。

里面露出一个角落,像是纸张的一角。

当她完全打开包裹的那一刻,脸色瞬间煞白。

她的手开始剧烈地颤抖。

身体不受控制地后退了几步。

“这...这怎么可能?”

她的声音颤抖着,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