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人民军队98年的发展历程中,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都能看到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身影。
回望历史,砥砺前行,今天我们梳理八一建军节的由来、中央苏区的首次阅兵,以及那份镌刻着初心的《中国工农红军誓词》,从南昌起义的枪声中感悟信仰的力量,从瑞金广场的庄严仪式里触摸军民同心的温度,从铿锵誓言中读懂人民军队 “为人民而战” 的永恒承诺。
一、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定决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随着全国各地武装起义的风起云涌和红军重要性的凸显,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意义被中共中央逐步认识。
1933年6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自此,人民军队有了一个统一、固定的纪念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33年7月2日,《红色中华》刊载《中央局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的决定》
二、中央苏区的首次“八一”阅兵
1933年7月16日,红一方面军发布《关于“八一”纪念活动办法》,决定隆重举行“八一”建军日纪念活动,主要分为阅兵、宣誓仪式、颁发奖章典礼、授旗典礼和分列式等5项内容。纪念活动于8月1日在瑞金城南炮兵广场举行。
自7月17日起,受阅部队开始组织阅兵训练。为避免阅兵仪式受到国民党飞机侦察和空袭,红军在距瑞金40多公里的福建长汀设置假阅兵场以迷惑敌人。
8月1日凌晨3时许,苏区军民举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涌来,把炮兵广场照得通亮。凌晨4时许,阅兵典礼在响彻天地的礼炮声和悠扬激昂的军乐声中拉开帷幕。
由于随时要投入战斗,受阅部队主要由4个有代表性的步兵团和方面军直属队组成。阅兵指挥员由红2师师长徐彦刚担任。阅兵首长是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周恩来。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主席项英等党政军领导参加了典礼。
阅兵期间,受阅部队保持着良好的战斗风貌和高昂斗志,步枪一律上刺刀, 驳壳枪上木枪匣,统一托于右肩;官兵一律扎腰带、打绑腿。
阅兵典礼分五个步骤进行,第一项内容是首长检阅。受阅部队在预定位置按编制序列列队,朱德、周恩来等领导逐一入场,朱德走到列队前头时,分队长下达立正口令,受阅官兵持枪行注目礼。
第二项是宣誓。全体官兵跟着朱德齐声庄严宣誓:“我们是工农的儿子,自愿来当红军,完成苏维埃给我们光荣任务,为着工农解放奋斗到底……”
第三项是授奖章。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授奖令,分别给一、二等“八一”红星奖章获得者授予奖章。
第四项是授军旗。在这次纪念大会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红军各部队授荣誉奖旗,以“嘉奖斗争功绩”。周恩来宣读中革军委通令后,每团派3名代表列队授旗。
第五项是分列式。军乐队奏乐,受阅的4个团按顺序,以连为方队,端枪行注目礼,高呼“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口号正步通过阅兵台。他们高举军旗,手持枪支,雄赳赳气昂昂地接受检阅,表现出昂扬的精神面貌,给苏区人民以极大鼓舞。
三、《中国工农红军誓词》:初心的见证
此次庆典中,全体官兵诵读的《中国工农红军誓词》,是人民军队历史上首份正式颁布的革命军人誓词,现珍藏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1954年从当地群众手中征集)。
1933年7月,面对国民党军即将发动的第五次 “围剿”,中革军委为提振士气、凝聚军心,专门编撰并颁布这份誓词。
阅兵之后,全体官兵跟着朱德总司令齐声庄严宣誓:“我们是工农的儿子,自愿来当红军,完成苏维埃给我们光荣任务,为着工农解放奋斗到底。我们是红色军人,要保证自己和同志们绝对遵守和服从苏维埃的一切法令,并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做模范,努力学习政治军事,爱护工农的利益和自己的武器,使他不遭损害和窃夺。我们是苏维埃柱石,誓以我们血与肉发展民族革命战争,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国民党,保障苏维埃,打倒帝国主义,争取中国解放,武装拥护苏联,完成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前途斗争。现在敌人正在大举进攻,我们要团结一致,拿我们刺刀和枪炮与敌决一死战,拿我们头颅与热血,换得苏维埃新中国。我们为着阶级利益遵守革命纪律,服从上级命令,如若违犯和不忠实甘受革命纪律制裁愿听同志指斥。谨誓。”
这份誓词不仅是首个建军节的珍贵见证,更成为人民军队坚定政治立场、不怕牺牲精神的生动注脚。
陈列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中国工农红军誓词》
这些红色记忆,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昭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最可信赖的钢铁长城。
来源:前线理论圈
编辑制作校对:季建爽
审核:王秀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