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洁 图|李新康
去年暑假我在老家生活了两月整。每天清晨或傍晚,基本都会沿村庄的河边跑步。每次去河边,会经过一个小小的铁皮屋,盛夏的老家,即使在浓雾弥漫的清晨,或是有凉风送爽的黄昏,依然是无法驱除的溽热。那个日日在骄阳下炙烤的小铁皮屋的温度可想而知。我每次路过,都能看到老人坐在低矮的门口,拼命摇着手中的蒲扇,可惜那一点点风力既吹不走酷夏的溽热,也吹不走日复一日的凄凉与孤独。
![]()
他每次见我经过,都会像第一次见我,大声问我叫什么,要去哪里?其实他并不在意我是否有回应或者回应什么,他只是看到有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他眼前经过,而他可能一整天都没有开过口。他只是想张开嘴发出一些声音,仅此而已。许是长年累月的独居加上逼仄的铁皮屋,会让一个人精神出现恍惚,而这一点也不奇怪。你试试自己几天不讲话,不出门,不同人交流会出现何种情状就能了解。
看到他这等模样,我当然没办法跟他交流,每次只在经过时,慢下脚步。他看我慢下来,就会急着多开口说多几句话,即使没有听到回应,至少是有人在聆听他的话语。
![]()
之后我便一路沿河边土路狂奔,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所见的孤独同汗水一起宣泄出堵得发慌的胸口里。那些在初中阶段,走过无数次的河边小路,虽然已被开辟成一条村公路,但因为仍是土路,每到下雨的时候,仍旧满是泥泞。之后,我跑到河对岸,在半山腰还有一户人家,那里住了一对老人,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时候我跑步的时间有点晚,跑到对面半山腰时,还感觉害怕,很长的一段路,都没有一丁点人烟。只有经过那人家时,被铁链栓住的凶狠的狼狗会发出狂吠。小时候很怕狗,不知道怎么的,在那盛夏的旷野,这狗吠倒让我觉出一点人间烟火味,尽管那一丁点的人间烟火气,是那样稀薄、单薄,在荒芜的山间是那样脆弱无力,就像那天夜幕降临时刻那户人家里,那盏昏黄的只有15瓦的电灯的亮度。
那是唯一一次,我进了他们家里。那天是和父亲一起在晚饭后散步,走到我经常跑步的那个半山腰时,那对老人正好收工回家,站在门口,百无聊赖地张望着对面已然黑黢黢的树林。他们同父亲打招呼,之后便一起抽烟、喝茶,而我坐在昏暗的堂屋的门口。看着他们三个人的茶杯里没了水,就赶紧帮他们续水。老奶奶看我主动加水,便可劲夸我接地气,读了书也没端着。这是她的原话,不过这句话在我的耳朵里,却只有酸楚,我只是觉得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又有什么好夸,难道一个人读了书,就要飞到云端里,再不问世俗烟火么,难道不是应该更加体恤生活,更加能够理解这悲苦重重的人生么?而这句话背后的逻辑不过是要提醒,这些年从村庄里读书远走的孩子们,是否还能用心回头望一望,当年站在家门口送你远走的父母,他们真的老了。
![]()
他们聊天的话题无非就是在外生活的孩子,工作或生活,无他。是的,还能有什么话题可聊呢,人老了,所有话题的便只有孩子,这是他们除了劳作之外的全部。
早些年的村庄,随着打工潮的兴起,站在家门口的通常是留守儿童;而今的村庄,随着外出务工,随着搬迁进入城市,越来越少人的村里,却有着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
![]()
而这样的老人,通常分了三类:一类是村里仍有儿女在身边,却似乎又不在身边,因为生活理念不合仍旧另过的,或即使生活在一起也纷争不断的;一类是儿女均在外工作或生活的;一类是儿女可能搬进了城里,但自己仍愿意在乡村生活的。
我记得有一位亲戚,在外工作了多年,老母亲一个人在家独居多年,却很少回家探望,却在母亲去世后,大张旗鼓地动员家族人员为母亲修建墓地。也有一些人甚至会羡慕,羡慕这“风光”的身后事,而我只感觉无限悲凉。也有人可能在外过得风生水起,对别人毕恭毕敬、彬彬有礼,但是对自己的老父亲、母亲却连几分钟倾听的耐心也没有。有的进了城,习惯了城里的“文明”习惯,就会嫌弃自己的父亲抽烟弄脏了地面,或者厌烦母亲一点也不会带孩子,却没有一点耐心通过有效沟通的方式去教会他们用相互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融入自己的家庭……
![]()
人们都说“老小”一词,意味着父母年老了,就会越来越像小孩子,其实他们很“小气”,因为心里小到只装着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远在天边,也总是不停地对着一切可能的聊天机会唠叨着他们的一切;其实他们会越来越“小心”,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而他们一辈子的生活圈只在村庄里,他们也怕被嫌弃,也怕成为累赘与负担,因此,与自己的孩子讲话,也会不自觉得变得小心翼翼;其实他们越来越脆弱,越来越需要被关注、被注意、被倾听、被理解。
我也曾经在某个阶段,认为自己与父亲的理念不和,可是后来的某天,我突然意识到,本来就是两代人,接受着不同的教育,面对着不同的大时代与小环境,怎么可能理念相同呢?但是,我可以去理解,我不能按照自己所希望的去要求他,而我能做的,只是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如此而已。
![]()
有时,我们偶尔想起时才寄回的一大堆物品,可能不如隔三岔五的一个电话;一个看似嘘寒问暖的电话,不如在认真听清他们讲话时注意到他的真正需要。是否注意到他们的咳嗽已经很久很久却仍旧拖着连药也不曾吃过,是否注意他们身上累积经年的顽疾正一点点吞噬着健康,是否有看过,他们可能是在刚刚过了一两个月,却突然在视频里出现了许多白发,突然一下子苍老起来。
我们不能要求自己老去的父母来理解自己,就像我们同样不能要求仍然年轻的孩子来理解自己一样。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大背景。却时常可见一个明显的悖论,许多人对待孩子与父母的态度是天差地别的。殊不知,自己对于父母的一切言行,一定会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
一个人失去父亲或母亲的那一刻,无论他(她)多小,便在那一刻立刻长大;而如果一个人父母健在,无论他(她)多大,就还是一个孩子。
百善孝为先,愿我们珍惜那些依然还有父母存在于生命中的每个时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