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奔来“稳稳的幸福”
安青网
“您有新的美团订单——”中午11点,庞亚飞准时上线。接上六到八个单,跨上和自己一起跑遍蚌埠市大街小巷的电动车,带着外卖箱里的美味,庞亚飞一单一单有条不紊地奔向这座城市不同的地点。“我现在送餐基本上都在二十多分钟完成,只要不遇到卡餐的情况,基本都不会超时。”
傍晚的蚌埠体育场广场,一队头戴运动安全头盔、脚踩轮滑鞋的孩子们划出一条流畅的弧线。“多支撑,不要急,手臂要摆到位......”庞亚飞给孩子们纠正错误动作,讲解动作要领。每天晚上6点半之后的两个小时里,这位“外卖小哥”脱下外卖服成为孩子们的轮滑教练。“轮滑是自己的一个爱好,也坚持了十几年了。”2014年退役后,庞亚飞开始学习轮滑,通过层层考核,他现在已获得国家级教练员资格。
穿行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带着学生“追风”的轮滑教练,飞驰的车轮下写满生活的故事,庞亚飞说,无论哪种身份,车轮滚动处,皆是奋斗的舞台。
从“满头大汗”到从容送达的“活地图”
2009年,20岁的庞亚飞参军入伍,在部队里他三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2014年退役后,他也曾从事过其他工作,2018年,庞亚飞开始尝试送外卖。
“刚开始的时候经常找不到商家,找的过程中急得满头都是汗”。散落在城市不同地方的商家和送餐目的地,以及超时的可能性,各种无形的焦虑从四面八方而来,对于新骑手来说,“急”成了旅途上的一个关键词。回忆刚开始当骑手的日子,庞亚飞仍忘不了那种“找不到路,路线怎么走也不知道”的急躁感。
慢慢地,庞亚飞便有选择性地固定在一个区域接单,“送完之后我再回到那条街上,一个区域的商户被我摸熟后再扩大到另一个区域的商户。慢慢地那些商户我就认全了”。各个击破,他将每个细节都在心里做一个梳理,大大小小的街道在眼里又回到横平竖直的原貌,“现在基本上送单中途都不用看手机,直接送到目的地。”
不久前,在外地务工的哥哥回到了蚌埠市,在庞亚飞的建议和影响下,也选择做起外卖骑手。庞亚飞说,哥哥现在那种“急得要命,到处乱转”的状态和自己当初一样,“我让他多跑多注意观察,不要见到一个单就很着急地去往目的地送,多观察地图的导航,往左拐还是往右拐走,哪个巷子走哪个路口,记住这些东西之后,下次送潜意识就会有这个印象。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庞亚飞的额头上、下巴上、肩膀上,甚至舌头上都有刚开始送外卖时摔伤留下的疤痕,“这两年特别注重安全方面,骑车速度放慢下来,过马路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成为骑手不久后,凭着一股拼劲和琢磨劲,庞亚飞的外卖账号就升级为“王者”,甚至可以一次“直通”接单十二到十四单,但是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他愈发理解安全的含义。
“追风”路上随手相助
某年7月的一个午后,庞亚飞送餐到一个较为偏僻的小区。当时正值午后,天气燥热,路旁人行道上原本稀疏的几个行人突然停下脚步传出一阵骚动,一位老人晕倒在路边。
庞亚飞立即停车,拨打120急救电话。凭借在部队时学习的急救知识,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他及时为老人实施心肺复苏,为其脱离生命危险争取了宝贵时间。救护车很快赶来,庞亚飞也大舒一口气,骑上车子赶紧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乱停车,占用消防通道”“小区栏杆损坏”“公共设施私自上锁”......在“先锋骑手小程序”上,庞亚飞长期获得积分榜第一名,将送外卖途中发现的社区中的问题随手拍照上传。
近年来,随着蚌埠市淮上区开展“骑创文明”行动,越来越多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到基层社区治理和城市文明创建工作中。淮上区的开发“先锋骑手”微信小程序设置了“随手拍”功能模块,骑手们只需通过手机APP,就能随时随地将发现的安全隐患、环境脏乱等各类问题拍照上传。后台管理员根据事件发生地、事件类别、难易程度,按照“小哥点单、部门接单、职能部门联合属地处理”的模式进行派发事件。
“前几天中午在一个小区拍到一辆车占用消防通道,又是老小区,大热天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下午又路过那里,正好碰上交警来拖车。”现在庞亚飞依旧坚持拍下所发现的问题,截至今年年初,他上报安全隐患、设施损坏等线索340余条,推动解决率达90%,促成修复破损路面16处、增设便民路灯8盏。他说骑手们就像社区移动的“探头”,身处第一线的他们更容易发现问题,“比如有时候老人不知道到哪里反映社区的问题,我们的随手拍帮助他们及时解决了问题。”
骑手每上报1条有效线索积10分到30分,参与文明劝导、助老服务等活动可获20到50分,淮上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先锋骑手”小程序实行积分兑换制度,将骑手参与基层治理的情况量化为具体分数,采取“专人管理、季度公示、年终考评”模式,以一年为一个积分周期,实行一人一册、一事一记。
“那年我拿了积分榜上的第一名,被奖励了一辆品牌电动车”。庞亚飞说,平时需要的护袖、面罩、头盔之类的都可以拿积分去兑换,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可,这些物品也是一些惊喜回报。
骑行路上写下新答卷
点开庞亚飞的朋友圈,今年6月30日他手捧“蚌埠市优秀共产党员”证书的照片赫然在目,亲朋好友纷纷为他发来“大拇指”,昔日的部队领导和战友也称赞他“真是给大家增光”。他将自己的《士兵证》和“优秀共产党员”证书一起置顶分享在朋友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身为党员,人人争光,事事争优,在各个岗位发光发热”......
领奖前,庞亚飞跟所在社区党组织书记说,人家都是公务员或者各行业的精英,你看我一个外卖员,我肯定是有点心慌。书记对他说,几十个人中只有你一个外卖员,这也是你的优势,新兴领域就业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你是这其中的代表,也代表了一部分青年的形象和力量。
现在,庞亚飞每天的“工作时间”主要分为三块,中午11点到下午2点半上线接单送外卖,傍晚6点半到8点半给孩子上轮滑课,下课后再开始接单,“一般送到晚上11点左右,不太累的情况下有时会跑到凌晨”。
业余时间,庞亚飞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他是“初心”志愿服务队成员,平均下来一年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0场次,服务时长超500小时。他还是社区治安巡逻队的成员,参与维护治安、倾听居民诉求、调解邻里矛盾,成为社区治理的“润滑剂”。
“如果一个人天天戴个头盔,然后送单接单、接单送单,每天重复这些东西,时间长了整个人就麻木了”。庞亚飞发现身边很多骑手伙伴都和他一样从农村出来打拼奋斗,以往只想着挣钱,但是时间久了,人就更应该融入社会,融入这座城市,接触更多人更多事,去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温度。
两年前,庞亚飞加入淮上区新就业群体协会并且担任了秘书长。协会成立让原本零散的新就业群体集中起来,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以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中。
“我们有时候下午一两点送完单才开始吃午饭,下雨的时候可能会在雨中吃饭,有的时候天气很热,可能会在太阳底下吃饭。但现在基本上街道、社区都有了骑手休息驿站,可以安心过去吹空调,休息喝水吃饭”。庞亚飞说以前觉得穿外卖服进小区都很紧张,会反复询问保安外卖员是否可以进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对外卖员友好的社区和措施备感温暖,也看到了更多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尊重。
他注重团队合作,积极与其他骑手交流和分享经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带动身边的骑手们一起加入社区治理队伍,成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参与社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为社区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获“蚌埠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送外卖途中
(记者 沈思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