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7月14日,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青春筑梦,海净之旅” 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烟台市蓬莱区,沿着考察蓬莱的足迹,深入戚继光纪念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戚府里蓬莱仙境非遗工坊街、戚府等地,开展文化探寻与实践活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悟戚继光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戚继光纪念馆:缅英魂,悟担当
![]()
山东工商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戚继光纪念馆合照(王岩硕摄)
实践团队首站踏入戚继光纪念馆。踏入馆内,戚继光将军的巨型雕像巍峨矗立,目光如炬,似仍在守望这片他曾拼力守护的海疆。跟随着讲解,团队成员沉浸式了解戚继光的生平:他招募组建 “戚家军”,创新 “鸳鸯阵”,南征北战扫平倭患,以赫赫战功书写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
![]()
山东工商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参观戚继光纪念馆(王岩硕摄)
馆内陈列的兵器、战图、文献,生动还原抗倭战斗的烽火岁月。成员们驻足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的诗句展板前,这句饱含家国大义的誓言,穿越数百年时空,深深叩击着大家的心灵。曾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让英雄精神熠熠生辉、代代相传。戚继光身上的爱国热忱、担当勇气与无畏智慧,正是红色文化的鲜活体现,激励着团队成员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探交融,溯文脉
![]()
山东工商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合照(王岩硕摄)
离开纪念馆,团队来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漫步其中,丰富的展品串联起蓬莱作为古代海上丝路重要节点的历史。从沉船文物到贸易史料,生动展现往昔中外交流的繁荣图景。而戚继光所处时代,蓬莱既是海防要地,也是海上交流前沿,他守护海疆的功绩,为海上丝路的稳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成员们在参观中思索:正是有像戚继光这样的英雄守护,才让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得以持续。这也让大家更深刻理解,守护历史、传承文化,是对先辈精神的延续,更是当代青年的责任。就像考察蓬莱时所强调的,要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让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就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激励着大家讲好蓬莱故事、中国故事。
戚府:访古宅,感家风
![]()
山东工商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戚府合照(王岩硕摄)
实践最后一站,团队踏入戚府。这座承载着戚氏家族历史的古宅,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往昔。成员们漫步庭院、厅堂,触摸着斑驳的砖墙,聆听导游讲述戚家的家风传承。戚继光不仅以战功传世,更以 “忠孝廉节” 的家风,影响后世。
在戚府的陈列中,能看到家族对爱国精神、责任担当的代代坚守。这让大家联想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视,良好的家风,是个人成长的基石,更是社会风尚的引领。戚府的参观,让团队成员从家族传承的微观视角,领悟到红色文化、家国精神,是如何在岁月中,通过家庭纽带,潜移默化地延续、壮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守护家国、践行使命。
循迹悟思,砥砺前行
一天的实践,团队成员们循着考察的足迹,在戚继光文化相关的场馆与街区中穿梭,收获满满。从纪念馆里的英雄事迹,到博物馆中的丝路交融,从非遗街的创新传承,再到戚府的家风浸润,戚继光红色文化的脉络,在实践中愈发清晰。
正如所言,历史文化遗产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此次蓬莱之行,让 “青春筑梦,海净之旅” 团队,深刻理解传承红色文化、守护历史遗产的意义。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讲好戚继光故事,传播蓬莱文化,让红色基因、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绽放更亮光芒,用实际行动践行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青春誓言,让历史文化的传承之路,因青春力量而愈发宽广。
(供稿人:詹茹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