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家村的村口传来一阵吵闹声,惊得附近正在大槐树下摇着蒲扇乘凉的村民们纷纷抬起头,伸长脖子往声源处张望。
六十岁的张大妈站在村头那棵粗壮的大槐树下,双手叉着腰,手指着刘志强的鼻子,扯着嗓子直嚷嚷。
“志强,你们家这几年咋这么不顺当呢?先是你爸得了重病,在医院里住了好长一段时间,花了不少钱,人也遭了不少罪。接着你儿子出去创业,本来大家都挺看好的,结果赔了个精光。现在倒好连你自己也下岗了,这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哟!”
刘志强的脸色变得铁青,双眼中既有愤怒又有无奈,额头上的青筋一根根暴起,仿佛要冲破皮肤。
“还不是因为我那个不懂事的弟弟!三年前爸爸去世,他非要在坟前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拦都拦不住,跟他说了好多遍都不听!”
![]()
刘志强咬牙切齿地说着,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像是要把这三年来的怨气全都发泄出来。
听到这话村里的老人们纷纷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啥东西这么邪乎啊?”刘婶好奇地问道,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里满是疑惑。
刘志强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别提了,自从那天起,我们家就开始走霉运,这可不是我迷信,真的是这样!我亲身经历的,能骗你们吗?”
张大妈叹了口气,脸上皱纹密布,眼神里满是同情。
“唉,我听老一辈人说过,‘坟头放一日,家中穷三年’,这话看来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啊!”
村民们听了,议论得更加热烈了,眼中都带着几分敬畏和好奇。
刘志强今年五十五岁,是刘家村土生土长的村民。
他为人老实本分,做事勤勤恳恳,在村里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大家都很信任他。
三年前他的父亲刘老汉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岁。
按照当地习俗,刘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全村人几乎都来送行,场面十分热闹。
刘志强有个弟弟叫刘志明,早年到城里做生意很少回村。
兄弟俩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平时联系并不多,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聚一聚。
父亲去世的消息传到城里,刘志明立刻放下手中的生意,匆匆赶回来奔丧。
他心里想着,一定要送父亲最后一程。
葬礼那天村里的老人们都按照传统习俗准备了祭品。
有纸钱、寿衣、香烛,还有一些老刘生前最爱吃的食物,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
刘志强作为长子,深知这些规矩的重要性,严格遵循着祖辈传下来的规矩,从祭品的摆放位置到祭祀的流程,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
他走到弟弟身边,认真地叮嘱道:“咱们村的葬礼有讲究,你不懂就别乱来,免得犯了忌讳。”
但刘志明在城里待久了,对这些传统习俗不以为然。
他从包里拿出一些城里的东西,有进口的点心、高档的烟酒,说道:“哥,这些是爸生前最爱吃的,我要给他摆上,让他在那边也能享享福。”
刘志强皱了皱眉头,急忙摆手说:“不行!祖祖辈辈都有规矩,坟前摆什么不摆什么都有讲究,不能随便乱摆。”
刘志明却固执地说:“什么年代了还迷信这些,爸爸喜欢就好,他要是泉下有知,肯定希望我给他摆这些。”
兄弟俩在坟前争执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差点动起手来。
周围的亲友们见状,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劝说。
“志强,志明也是一片孝心,你就别拦着他了。”
“志明,你哥也是为了你好,按照规矩来总没错。”
最终在众亲友的劝说下,刘志强勉强让步,但心里总觉得不安,眉头一直紧锁着。
葬礼结束后,刘志明很快回城,继续忙他的生意去了。
而刘志强则留在村里,心里一直惴惴不安。
村里的老辈人都说他做错了会遭报应,他听了心里更加慌乱了。
村里德高望重的郑老先生曾严肃地警告他:“坟头放一日,家中穷三年。志强,你弟弟做的事,恐怕要你们全家承担后果啊!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
这话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刘志强的心头,让他寝食难安。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会想起郑老先生的话,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葬礼过后不久,刘志强家的厄运就开始了。
先是他精心种下的庄稼,莫名其妙地枯萎了一大片。
他每天早早地就来到田里,看着那些枯萎的庄稼,心里又着急又心疼。
那年夏天全村的庄稼都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只有他家的田地像是被诅咒了一般,一片枯黄。
接着一场大雨毫无预兆地倾盆而下。
村里人家的房子都安然无恙,只有刘志强家的房顶开始滴滴答答地漏水。
雨水顺着缝隙渗进来,滴在地面上的水盆里,发出沉闷的声响。
“志强,会不会是你爸坟上那个东西惹的祸?”邻居老赵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
刘志强心里一紧,嘴上却硬撑着:“没事,可能就是运气不好。”
可他心里清楚,老赵说的那个东西,是弟弟刘志明三年前坚持要放在父亲坟前的。
当时村里老人就劝过,说那东西不能放,会招灾。
但刘志明不信,说那是城里人时兴的纪念方式。
晚上刘志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他心里也越来越害怕。
半年后更糟的事情发生了。
刘志强的妻子郑秀突然生了一场大病。
她先是高烧不退,接着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躺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村里的医生来看过开了药,但郑秀的病情就是不见好转。
“你看看,这不是报应是什么?”村里人开始在背后议论纷纷。
“听说晚上经过老刘的坟头,还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坐在那里呢。”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进刘志强的心里。
他背着妻子,偷偷给弟弟刘志明打了电话,诉说家里的困境。
刘志明在电话那头却不以为然:“哥,你别被那些老封建迷信了,这都是巧合!”
“巧合?接二连三的灾祸,怎么可能是巧合!”刘志强气得直喘粗气,手里的电话都差点拿不稳。
刘志明还是不相信:“大病小灾谁家都有,你要相信科学!”
挂了电话刘志强心里更加郁闷。
他坐在床边,看着妻子苍白的脸,心里五味杂陈。
一年后刘志强的儿子小刘从城里回来,神色黯淡两眼通红。
“爸,我创业失败了,欠了一身债……”小刘哭着说。
这个消息对刘志强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
他变卖了家里能卖的东西,替儿子还了一部分债务。
但家里的积蓄还是所剩无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与此同时刘志明的生意却越做越大。
听说他在城里买了大房子,还换了豪车。
这让刘志强更加困惑和不甘:“为什么同样违反了规矩,他没事反而我家遭殃?”
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村里的张大妈找到了他。
“志强,我给你透个底。”张大妈神秘兮兮地说。
“你弟弟那是阳奉阴违,表面摆给大家看,背地里肯定去求过谁了。”
“这种事不能光做不化解啊!”
张大妈的话给了刘志强一线希望。
他决定去问个明白,专程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去城里找弟弟。
刘志明的家在城里最繁华的小区,装修得富丽堂皇。
刘志强站在门口,心里五味杂陈。
让刘志强震惊的是,刘志明家中的神龛上供奉着各种保平安的物件,还有一张父亲的遗照。
“弟,你不是不信这些吗?”刘志强惊讶地问。
刘志明尴尬地笑了笑:“做生意宁可信其有。我虽然在坟前摆了那东西,但回城后我就请道士做了法事化解了。”
刘志强心如刀绞:“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刘志明低下头:“我以为你知道的……哥,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吗?”
“三年之期就快到了,但愿还能挽回吧。”刘志强声音低沉,充满了绝望。
回村的路上,他一直在想,到底该怎么办?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却找不到出路。
第三年灾难继续降临。
刘志强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工厂倒闭了。
他下岗在家,没有收入来源,家里的积蓄也所剩无几。
每天看着妻子和儿子愁眉不展的样子,他心里既愧疚又难过。
一天晚上刘志强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的父亲坐在坟前,眼中含着泪水,指着旁边的一个东西,不停地摇头。
惊醒后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第二天一早,他决定去寻求帮助。
他听说村子外的老道士赵真人有些本事,便决定去拜访他。
赵真人住在村外的小道观里,年过古稀,却精神矍铄。
他听完刘志强的故事后,神色凝重:“那东西本就不该放在坟前,如今三年之期将至,你必须去除祸根。”
刘志强急切地问:“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邪门?我弟弟当初到底放了什么?”
赵真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明日一早带我去你父亲的坟前看看吧。”
刘志强心里七上八下一夜未眠。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那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给家里带来这么多厄运?
第二天一早,刘志强带着赵真人来到父亲的坟前。
三年过去坟头杂草丛生,但父亲的墓碑依然矗立。
青苔爬上了墓碑的底座,显得有些荒凉。
赵真人绕着坟墓走了三圈,口中念念有词。
突然他在一处停下脚步,神情变得异常凝重。
他蹲下身从杂草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已经锈迹斑斑的物件。
“就是这个!”赵真人神色严肃,手里举着那件物品。
刘志强定睛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这不就是……”他声音颤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真人点点头:“正是此物,难怪你家会连连遭厄运!”
“老祖宗的规矩不能违,这东西放在坟前,简直是大不敬!”
刘志强突然想起当年弟弟坚持要放的东西,心中一阵恍然。
“怪不得村里老人说‘坟头放一日,家中穷三年’,原来是因为这个……”
赵真人打断他:“此物关系重大,我们必须立刻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他们准备处理那物件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哥,别动它!”
刘志强回头一看,竟是刘志明匆匆赶来,脸上写满了惊恐。
“我刚从一位真正的大师那里得知,如果贸然移走它,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刘志明气喘吁吁地说。
刘志强看着赵真人手中的物件,再看看弟弟惊恐的表情,一时不知该如何选择。
他觉得自己就像站在悬崖边上,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赵真人脸色凝重:“现在移除还来得及,再拖下去……”
刘志明摇头:“不,大师说过,今天是关键的日子,如果做错了,不止是穷三年的问题!”
刘志强看着那个不起眼却带来无尽厄运的物件,冷汗直流。
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命运捉弄的玩偶,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不能放在坟前的……”他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一阵阴风吹来,坟前的烛火瞬间熄灭。
黑暗中三人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坟头,似乎正注视着他们手中的物件。
刘志强浑身僵住,双腿发软,眼睛瞪得滚圆,几乎要昏厥过去。
他觉得自己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着无法动弹。
赵真人的脸色也变得惨白,手中的物件差点掉在地上。
他嘴唇不住地颤抖:“老……老祖宗啊……这……这绝对不能放在坟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