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泰国花900元淘到关公铜像,摆在客厅,晚上客厅传来打斗声音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公!你听到了吗?"

深夜两点,王美丽猛地坐起身,声音颤抖。

"什么声音?"李志强迷糊地睁开眼。

"客厅里!像是有人在打架!"

李志强竖起耳朵,果然听到了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就像古代战场上刀剑相击。

"不可能啊,门窗都锁着的。"

"那你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声音?!"王美丽紧紧抓住丈夫的胳膊。

打斗声越来越激烈,仿佛两个武士正在客厅里厮杀。

李志强小心翼翼推开客厅门,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手中的手机"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故事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李志强,38岁,在广州一家外贸公司当部门经理,收入稳定,生活无忧。但他有一个别人看来有些"不务正业"的爱好——古玩收藏。

这个爱好始于十年前一次偶然。那时他刚结婚不久,和妻子王美丽逛古玩市场时,被一个明代的青花瓷片深深吸引。虽然只是个残片,但那种穿越时空的历史感让他着迷。

从那以后,他开始痴迷于各种古董文物,从瓷器到铜器,从字画到玉器,只要是有历史价值的东西,他都想收藏一二。

十年下来,家里的古董已经摆满了两个房间。妻子虽然偶有抱怨,但看到丈夫的爱好并不影响生活质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今年九月,公司给李志强放了十天年假。他原本打算和家人去马尔代夫度假,但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东南亚古董市场的文章后,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泰国淘宝。

"美丽,要不我们这次去泰国吧,听说那边有很多好东西。"吃晚饭时,李志强试探性地向妻子提议。

王美丽放下筷子,瞪了他一眼:"你又想去搞你那些破古董?说好的全家度假呢?"

"也不耽误度假啊,白天你带小宇去海边玩,我去市场逛逛,晚上我们一起吃海鲜,不是很好吗?"

8岁的儿子李小宇倒是很兴奋:"爸爸,泰国有大象吗?我想骑大象!"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王美丽最终还是同意了,但条件是李志强不能为了古董影响家庭时间,而且预算不能超过2万元。

九月底,一家三口飞抵曼谷。安顿好家人后,李志强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寻宝之旅。

曼谷的古玩市场比他想象的更加繁华。乍都乍周末市场、萨潘普特夜市、王子剧院古董市场...他几乎跑遍了所有知名的古玩集散地。然而,逛了三天下来,虽然看到不少有趣的东西,但真正让他心动的却寥寥无几。

要么是价格离谱,一个普通的佛像要价上万;要么是真假难辨,很多明显是现代仿品;还有些虽然不错,但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花钱买回去也就是摆设而已。

第四天晚上,李志强在酒店里愁眉不展。妻子看到他这副样子,忍不住说道:"我就说嘛,哪有那么容易捡漏的。要不我们明天就去普吉岛吧,好好享受一下海景。"

正在这时,李志强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老陈"——一个在泰国做生意的华人朋友,两人是在一次古玩论坛上认识的。

"志强兄弟,听说你来曼谷了?淘到什么好东西没有?"老陈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别提了,跑了好几个市场,都没什么收获。"李志强叹了口气。

老陈在电话里笑了:"哈哈,我就知道。曼谷这些地方游客多,好东西都被炒起来了。你要真想淘到好货,得去清迈的山区,那边有个古董村,都是祖传的老物件,价格也实在。"

"古董村?"李志强眼睛一亮。

"对,不过那地方比较偏远,从清迈坐车要好几个小时。而且那些老板都不会说英语,需要有人带路翻译。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个朋友,他在清迈做古董生意,人很靠谱。"

挂了电话,李志强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虽然妻子一再提醒他不要期望太高,但他心中有种强烈的预感——这次清迈之行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李志强说服妻子让他独自前往清迈。王美丽虽然不太情愿,但看到丈夫那种近乎虔诚的执着,最终还是同意了。

"你只有两天时间,后天必须回来和我们汇合。"王美丽严肃地说道。

"放心,我保证按时回来。"李志强拍拍胸脯保证。

从曼谷到清迈的飞机只要一个多小时,但从清迈到那个传说中的古董村,却是一段艰苦的旅程。老陈介绍的朋友阿威是个四十多岁的华裔,祖上从中国移民过来,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李先生,那个村子确实有些老东西,但路不好走,你要有心理准备。"阿威开着一辆老旧的面包车,载着李志强驶出清迈市区。

一开始还是平整的柏油路,但越往山里走,路况越差。后来干脆变成了碎石土路,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前进,李志强被颠得五脏六腑都快移位了。

"还有多远?"李志强强忍着晕车的感觉问道。

"快了,还有一个小时。"阿威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避开路上的大坑。

窗外是连绵的群山和茂密的热带雨林,偶尔能看到一些简陋的木屋和田地。越往深山走,现代文明的痕迹越少,仿佛穿越到了几十年前的泰国乡村。

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李志强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古董村。说是村子,其实更像是一个破败的小镇。低矮的木屋沿着一条狭窄的土路排列,整个村子显得萧条冷清。

"就是这里了。"阿威停下车,指着前方说道,"这里原来有十几家古董店,现在只剩三家还在营业。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只有些老人还在守着祖传的东西。"

李志强下车活动了一下筋骨,环顾四周。这个地方确实偏僻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不是有阿威带路,他绝对不可能找到这里。

第一家古董店很小,只有十几平方米。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皱纹,正坐在门口织着什么东西。店里的东西不多,主要是一些佛像和老式的生活用品,品质一般,李志强看了看就出来了。

第二家店铺稍大一些,东西也多一些。有铜器、瓷器,还有一些古老的农具。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听到阿威的翻译后,热情地介绍起店里的宝贝。但李志强仔细看了一圈,虽然东西不错,但都不是他特别想要的类型。

走进第三家店时,李志强的心情已经有些沮丧。这家店是三家中最破旧的,店主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满头白发,眼神有些浑浊。店里光线昏暗,东西堆得到处都是,看上去毫无章法。

就在李志强准备草草看一遍就离开时,他的目光突然被角落里的一个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一尊关公铜像,高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虽然被灰尘覆盖,但青铜的质感依然清晰可见。关公端坐在椅子上,左手抚须,右手放在膝盖上,神态威严庄重。最吸引李志强的是,这尊铜像的做工极其精细,无论是胡须的纹路、衣袍的褶皱,还是椅子的雕花,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个多少钱?"李志强指着关公铜像问道。

阿威翻译后,老板打量了一下李志强,伸出八个手指。

"八千泰铢?"李志强心中一喜,按汇率算也就一千六百多人民币,虽然有点贵,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然而阿威摇摇头:"不是八千泰铢,是八千人民币。"

李志强愣住了:"这么贵?"

老板听了阿威的翻译,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大堆话。阿威翻译道:"他说这是他祖父传下来的宝贝,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而且这不是普通的关公像,有特殊的来历,绝对不便宜卖。"

李志强仔细观察这尊铜像,确实能感受到它的不凡。青铜的包浆自然厚重,明显不是现代仿品。而且铸造工艺极其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到位。但八千块钱,确实超出了他的预算。

"能便宜点吗?六千怎么样?"李志强试探性地问道。

老板听了翻译后,坚决地摇摇头,还说了一大串话。

"他说价格不能再少了,如果你不要,他宁愿一直放着也不卖。"阿威翻译道。

李志强有些不甘心,但八千块钱确实太贵了。他在店里又看了看其他东西,最终还是决定先离开。

"我们明天再来看看吧。"李志强对阿威说道。

走出店门时,李志强回头看了一眼那尊关公铜像,心中有种难以割舍的感觉。也许是职业收藏家的直觉,他总觉得这尊铜像不简单,绝对值得拥有。

当晚,李志强住在清迈市区的一家酒店里,但整夜都在想着那尊关公铜像。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不断浮现铜像威严的神态和精湛的工艺。

第二天一早,他再次拖着阿威驱车前往古董村。这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那尊铜像买下来。



然而,第二天的谈判并不顺利。

李志强原以为自己的诚意能够打动老板,但对方的态度比昨天更加坚决。不仅价格不松口,甚至还隐约透露出可能有其他买家的意思。

"他说昨天晚上有个曼谷的古董商打电话过来,出价比你高。"阿威翻译着老板的话。

李志强心中一紧:"多少钱?"

"九千。"

这下李志强陷入了两难境地。九千块已经超出了他的预算上限,但眼看着心爱的铜像要被别人买走,他又实在不甘心。

"我出七千,不能再高了。"李志强咬咬牙说道。

老板听了摇摇头,指着铜像说了一大堆话。阿威翻译道:"他说这尊关公像有特殊的来历,他祖父在世时一直强调,绝对不能便宜卖。而且最近有很多人来打听这个铜像,说明它确实很有价值。"

谈判陷入僵局。李志强不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老板也不愿意降价。最终,他只能遗憾地离开,心中却满是不甘。

回到清迈市区,李志强坐在酒店里发呆,脑海中不断想着那尊关公铜像。他给国内的几个古董圈朋友发了照片,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件不错的东西,值得收藏。

"志强,这尊关公像的确不错,从照片看包浆自然,工艺精湛,应该是清代中后期的作品。八九千的价格虽然有点高,但如果是真品的话,倒也不算离谱。"一位资深藏友在微信里这样回复他。

这条信息更加坚定了李志强的决心。他给妻子打电话,说明了情况。

"你确定值得吗?九千块可不是小数目。"王美丽在电话里问道。

"我有预感,这次如果错过了,以后一定会后悔的。"李志强说道,"而且我们家的古董收藏还缺一尊关公像,这尊正好填补空白。"

王美丽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同意了:"那你自己看着办吧,但这是最后一次超预算了。"

得到妻子的支持,李志强决定第三次前往古董村。这次他准备了九千块钱的预算,势在必得。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三天当他再次来到那家古董店时,老板的态度更加奇怪了。

"他说那个曼谷的买家昨天晚上又来电话了,出价一万二。"阿威翻译道。

李志强愣住了:"一万二?这不可能吧?"

老板神秘地笑了笑,说了一大堆话。阿威听后脸色有些奇怪,翻译道:"他说你要真想买这尊铜像,就在村里住几天,让他看看你的诚意。"

"住几天?"李志强有些困惑,"为什么要住几天?"

阿威解释道:"这些老一辈的人有些迷信,他们相信缘分。如果你真的和这尊铜像有缘,就会愿意为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李志强看了看手表,距离和妻子约定的汇合时间只剩一天了。但想到那尊关公铜像,他咬咬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给妻子打电话延期。

"什么?你要多待三天?李志强,你疯了吗?"王美丽在电话里发火了。

"美丽,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这尊铜像真的很特别,我一定要买下来。"李志强苦苦哀求。

经过一番争吵,王美丽最终还是同意了,但条件是这三天李志强必须每天汇报情况,而且回去后要陪家人延长假期两天。

就这样,李志强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住了下来。村里没有像样的酒店,只有一家简陋的客栈,条件相当艰苦。房间里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个破旧的风扇,晚上蚊虫叮咬,白天闷热难耐。

更要命的是,这里的饮食完全不合他的胃口。早餐是糯米饭配咖喱,午餐是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热带蔬菜,晚餐还是咖喱。第二天他就开始拉肚子,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志强还是每天都去那家古董店报到,和老板聊天。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阿威的翻译,他开始了解这尊关公铜像背后的故事。

原来,这尊铜像确实有着特殊的来历。老板的祖父是从中国南方移民过来的,当年带来了这尊祖传的关公像。在泰国生活的几十年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老祖父都会向这尊关公像祈祷,最终总能化险为夷。

"我祖父临终前特别嘱咐,这尊关公像不能随便卖,一定要卖给真正懂得它价值的人。"老板通过阿威告诉李志强。

听了这个故事,李志强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他开始向老板展示自己对关公文化的了解,讲述关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关公不仅是武神,更是忠义的化身。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商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把关公当作守护神来供奉。"李志强认真地说道。

也许是被李志强的诚意和专业知识打动,也许是看到他为了这尊铜像愿意承受艰苦的条件,老板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第三天晚上,当李志强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来到古董店时,老板主动开口了。

他说了很长一段话,阿威翻译道:"他说看得出你是真心喜欢这尊关公像的人,而且你对关公文化很了解,说明你会好好对待它。他愿意以一个特殊的价格卖给你。"

"多少钱?"李志强紧张地问道。

"九百块人民币。"

李志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九百?你确定没听错?"

阿威也有些惊讶,再次和老板确认了一遍:"没错,就是九百块人民币。"

老板看着李志强惊讶的表情,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又说了几句话。

"他说这是他祖父教给他的,缘分比金钱更重要。你愿意为这尊铜像付出这么多,说明你们之间确实有缘分。但是..."阿威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什么?"李志强急切地问道。

"他说有一个警告要告诉你,这尊关公像确实有特殊之处,你买回去之后,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什么特殊情况?"

老板神秘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了几句话。阿威翻译道:"他说具体的他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祖父当年说过,这尊关公像有自己的生命力,会保护真正尊敬它的人,但也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行为。"

李志强听了有些困惑,但此时他的注意力完全被九百块钱这个价格吸引了。从八千砍到九百,这简直是天大的惊喜。

"我买了!"李志强毫不犹豫地说道。



交易完成后,李志强如获至宝般抱着那尊关公铜像。重达18公斤的铜像让他的胳膊都有些酸疼,但心中的喜悦完全掩盖了身体的不适。

"阿威,我们明天就回清迈吧。"李志强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炫耀自己的收获。

然而,运输这尊铜像却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首先是重量问题。18公斤的重量已经接近航空公司的随身行李限制,如果托运的话,李志强又担心在搬运过程中会被损坏。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件古董文物,过海关时需要相关的合法手续。

"李先生,你有这尊铜像的购买凭证吗?"阿威提醒道,"现在泰国海关查得很严,古董出境需要相关证明。"

李志强这才想起这个问题。虽然老板给了他一张手写的收据,但能否通过海关检查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天,他们先去清迈的相关部门办理古董出境证明。排队、填表、等待审核,整整花了一天时间。好在这尊关公铜像的年代虽老,但不属于泰国的国宝级文物,加上有合法的购买凭证,最终顺利获得了出境许可。

接下来是包装问题。为了保护铜像不受损伤,李志强特意找了一家专业的包装公司,用泡沫棉和硬纸箱将铜像层层包裹。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放心托运,决定抱着它坐飞机。

"先生,您的随身行李超重了。"清迈机场的工作人员检查后说道。

"这是古董,很珍贵,我不能托运。"李志强解释道。

经过一番协商,他补交了超重费,终于被允许将铜像带上飞机。

飞行过程中,李志强一直紧紧抱着装有铜像的箱子,生怕有任何闪失。坐在旁边的乘客好奇地问:"里面装的什么宝贝,这么紧张?"

"一尊关公铜像,花了我九百块钱。"李志强自豪地说道。

"九百块钱就让你这么紧张?"那位乘客有些不解。

李志强笑了笑,没有多解释。在外行人看来,九百块钱确实不算什么大钱,但对他这样的古董爱好者来说,这尊铜像的价值远远超过它的价格。

更何况,为了得到这尊铜像,他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三次往返古董村,在艰苦的环境中住了三天,承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这种付出,让这尊铜像在他心中的地位更加特殊。

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李志强拖着疲惫的身躯,抱着铜像走出机场。妻子王美丽和儿子李小宇早就在出口等候了。

"爸爸,你买的是什么呀?"李小宇好奇地问道。

"是关公爷爷的雕像,很厉害的!"李志强神秘地说道。

王美丽看到丈夫憔悴的样子,心疼地说:"你看你,为了个铜像把自己折腾成这样,值得吗?"

"太值得了!"李志强兴奋地说道,"等你们看到实物就知道了,这绝对是个宝贝!"

回到家后,李志强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将关公铜像取出来。客厅的灯光下,铜像更显威严庄重,青铜表面的包浆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温润的光泽。

"哇,好威武啊!"李小宇张大嘴巴惊叹道。

王美丽虽然对古董不太懂,但也被这尊铜像的精美工艺所震撼:"确实很漂亮,做工这么精细,只要九百块钱?"

"对啊,原价八千,最后九百成交。这就是缘分!"李志强得意地说道。

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将这尊关公铜像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电视柜的正中央。这样一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进入客厅,都能第一眼看到这尊威严的关公像。

摆放好后,一家人围着铜像欣赏了很久。李志强还特意给铜像拍了照片,发到古董圈的微信群里炫耀。

"志强,这尊关公像不错啊,包浆自然,工艺精湛,九百块钱绝对超值!"

"羡慕啊,什么时候我也能捡个这样的漏。"

"志强眼光真不错,这尊关公像放在客厅里,既美观又有寓意。"

看着朋友们的赞美,李志强心中满满的成就感。这一趟泰国之行虽然辛苦,但结果实在是太完美了。

当晚,他特意又仔细清洁了一遍铜像,用软布将表面的灰尘擦拭干净。在灯光的照射下,关公的面容更显威严,仿佛随时会开口说话一般。

"老公,你说那个泰国老板的警告是什么意思?"睡前,王美丽忽然问道。

李志强想了想:"可能就是一些迷信说法吧,毕竟是老古董,总会有些传说。不用太在意。"

"那就好。"王美丽点点头,"只要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就行。"

躺在床上,李志强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心中满是感慨。从曼谷的失望,到清迈的惊喜,再到最后的成功购买,这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拥有了一尊真正有历史价值的关公铜像。

然而,就在他即将进入梦乡时,客厅里传来了一声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李志强瞬间清醒,竖起耳朵仔细听。但接下来一切都很安静,也许只是自己的错觉。

他翻了个身,继续睡觉。却不知道,这只是一切异象的开始...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志强沉浸在巨大的满足感中。

每天下班回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关公铜像前,仔细检查一遍,然后用软布轻轻擦拭。这已经成了他的日常仪式,就像虔诚的信徒每日的祈祷一样。

"爸爸,你为什么每天都要擦关公爷爷啊?"李小宇好奇地问道。

"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它的光泽,也是对关公的尊敬。"李志强一边擦拭一边解释,"你看,擦过之后是不是更亮了?"

确实,在李志强的精心维护下,关公铜像的光泽越来越好。青铜表面的包浆在灯光下呈现出温润的光泽,整尊铜像看起来更加威严庄重。

李志强还专门买了一个小射灯,安装在铜像的正上方,这样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关公铜像都能成为客厅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朋友们来做客时,都会被这尊铜像吸引。

"志强,这尊关公像真不错,哪里买的?"老同学张华问道。

"泰国淘的,花了九百块钱。"李志强得意地说道。

"九百?不可能吧,这工艺这包浆,至少值几千块。"张华是个懂行的,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后说道,"你这是捡了个大漏啊!"

"那是,我可是跑了三次才买到的。"李志强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泰国寻宝经历。

每次有客人,这个故事都要讲一遍。从曼谷的失望,到清迈的艰辛,再到最后的成功,李志强越讲越生动,客人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太厉害了,为了一尊铜像,你居然在那个破村子里住了三天!"

"这就是真正的收藏家精神啊,值得学习!"

"这尊关公像放在客厅里确实很有气势,整个房间的格调都提升了。"

听到这些赞美,李志强心中的成就感爆棚。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成功的探宝者,用智慧和坚持获得了珍贵的宝物。

8岁的儿子李小宇也对这尊关公铜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放学回家,他都要在铜像前站一会儿,有时还会对着关公说话。

"关公爷爷,我今天数学考了95分!"

"关公爷爷,明天我们要春游,你保佑天气好一点吧!"

看到儿子这么喜欢关公铜像,李志强很高兴。他开始给儿子讲关公的故事,从桃园三结义到千里走单骑,从过五关斩六将到败走麦城,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让小宇听得入迷。

"爸爸,关公真的这么厉害吗?"李小宇崇拜地问道。

"当然了,关公不仅武艺高强,更重要的是他忠义无双。在中国文化里,关公代表的就是忠诚和正义。"李志强认真地说道。

"那我们家有了关公爷爷,是不是也会受到保护?"

"当然会的。"李志强摸摸儿子的头,"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做个好人,关公才会保佑我们。"

妻子王美丽虽然开始时对这尊铜像有些抱怨,觉得丈夫为了它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但看到一家人都这么喜欢,她也就慢慢接受了。

"说实话,这尊关公像确实很漂亮,放在客厅里也挺有面子的。"王美丽对闺蜜说道,"来客人时,大家都夸我们家有品味。"

"你老公真有眼光,能淘到这么好的东西。"闺蜜羡慕地说道。

"就是太折腾了,为了这个铜像差点把自己累死。"王美丽笑着说道,"不过看他这么高兴,也值了。"

李志强还加入了几个古董收藏的微信群,经常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关公铜像照片。每次发照片,都会收到大量的点赞和好评。

"志强兄的这尊关公像确实不错,包浆自然,工艺精湛。"

"九百块钱能淘到这样的东西,运气太好了!"

"羡慕啊,我也想去东南亚淘淘宝。"

在古董圈里,李志强开始小有名气。很多人都知道他有一尊从泰国淘来的精美关公铜像,纷纷向他请教寻宝经验。

"李老师,你觉得我这个佛像怎么样?"

"志强,下次去东南亚能不能带上我?"

"李哥,你这尊关公像能不能转让?我出三千!"

面对这些羡慕和请求,李志强都礼貌地回绝了。这尊关公铜像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件收藏品,更像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伙伴。

晚上,全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时,李志强经常会不自觉地看向那尊关公铜像。在电视屏幕变幻的光影下,关公的面容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但那种威严庄重的气质始终不变。

"老公,你说这尊关公像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有一天晚上,王美丽忽然问道。

"什么神奇?"李志强有些疑惑。

"就是那个泰国老板说的,有自己的生命力什么的。"

李志强笑了笑:"那都是迷信说法,不过是老古董,总会有些传说。重要的是它确实是件好东西,值得我们好好珍藏。"

"也是。"王美丽点点头,"不管怎么说,这尊关公像确实为我们家增色不少。"

然而,就在李志强沉浸在这种满足感中时,一些细微的异常开始悄悄出现...



这天夜里,李志强再次被打斗声惊醒。

与前几次不同,今晚的声音格外激烈,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两个武士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搏斗。声音时而急促如骤雨,时而沉重如雷鸣,让人心跳加速。

李志强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凌晨2点47分。妻子依然熟睡未醒,呼吸平稳,显然没有听到任何异响。这已经是第七次了,每次只有他能听到这些诡异的声音。

他悄悄起身,光着脚走向客厅。走廊里的地板在他的脚下发出轻微的响声,而客厅里的打斗声却依然清晰可闻。

李志强的手紧握着门把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门缓缓向内推开,发出一声几乎听不见的轻响。

客厅里的景象让他的世界瞬间天旋地转。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