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王美华副局长的怒骂声还在空气中回荡着。
“李小川!你这种没用的东西,就知道拍马屁巴结领导,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真是不要脸!以为装作很努力就能得到重视?省省吧!”
我被骂得脸色苍白,办公室里十几个同事都低着头装作忙碌,没人敢为我说话。
王美华越骂越起劲,手指都快戳到我鼻子上了:“就你这样的,这辈子也就是个跑腿的命,还想往上爬?做梦去吧!”
就在这时,我突然冷笑一声,掏出手机,当着所有人的面拨通了一个电话。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王美华的声音戛然而止。
我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变得锐利:“妈,省里来人了...”
01
两年前的九月,我李小川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分配到市文化旅游局工作。说起来,我也算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专业成绩年级第一,还拿过国家奖学金。可是在这个看关系、拼背景的地方,学历根本不算什么。
第一天报到的时候,秋高气爽,梧桐叶正黄。人事科的老王把我领到三楼的综合办公室,里面坐着七八个同事,有的在看报纸,有的在喝茶聊天,气氛很轻松。
“这是新来的小李,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家多关照关照。”老王笑呵呵地介绍道。
办公室里的人都抬起头看了看我,有的点点头算是打招呼,有的只是瞥了一眼就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就在这时,里间办公室的门开了,一个中年女人走了出来。
这就是王美华副局长,今年四十五岁,身材微胖,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底,头发烫成了小卷,一身黑色的职业装,看起来很有官威的样子。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眼神中带着一种审视的味道。
“哦,就是那个新来的大学生?”王美华的声音有些尖锐,“看起来挺老实的,以后跟着我干活吧。我这里正缺个助手。”
从那天起,我就成了王美华的专属跑腿。端茶倒水、打印复印、跑腿买饭、整理文件,什么杂活累活都是我干。其他同事都有自己的专门业务,老张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小刘管财务,小王搞宣传,只有我每天忙得团团转,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新人必须经历的过程,想着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我的工作内容一点都没有改变,依然是打杂跑腿。
办公室里的同事对我也是爱理不理的态度。老张是办公室主任,五十三岁,头发有些花白,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报纸喝茶,偶尔指挥我去楼下小卖部买包中华烟。“小李,去买包烟,要软中华的。”他总是这样吩咐我,从来不说谢谢。
小刘是财务科的,二十八岁,比我大不了几岁,但因为他爸是市里某个局的副局长,进来就分到了财务这个肥差。他平时对我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总是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我。“小李啊,你这样下去不行啊,得想办法往上爬才行。”他经常这样对我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优越感。
小王负责宣传工作,是个三十岁的女同事,据说她老公是电视台的记者,所以在单位里也很有话语权。她对我倒不像其他人那么冷漠,但也保持着一种距离感。“小李,你这个小伙子挺踏实的,就是有点太老实了。”她偶尔会这样评价我。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王美华的态度。她总是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管理能力”,把我说得一无是处。每当有外人来访,她都会当着客人的面指挥我:“小李,去给客人倒茶。”“小李,去把材料拿过来。”她的语气总是带着一种命令的口吻,好像我就是她的佣人一样。
“有些人啊,以为读了几年书就了不起,其实什么都不懂。”她经常这样当着我的面说,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在学校里学的那些理论,到了实际工作中一点用都没有。还得我手把手地教,真是累死人了。”
有一次,局里要准备一份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汇报材料,王美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写了一份两万多字的详细报告。我觉得这份材料写得不错,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有深入的阐述。
当我把材料交给王美华的时候,她看都没看,就随手扔在了桌上。“这就是你的水平?连个材料都整理不好,真不知道招你进来干什么。”她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我当时心里很委屈,忍不住为自己辩护:“王副局长,这份材料我已经仔细核对过了,数据都是最新的,分析也比较全面...”
“分析全面?”王美华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是谁啊?还敢跟我争辩?我在这个单位工作了十五年,什么场面没见过?还用得着你来教我?”
她站起身来,声音越来越大:“我告诉你,在这个单位里,我说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你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懂什么?”
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都假装没听见,有的继续看报纸,有的低头玩手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我说话。我只能默默地把材料拿回去重新整理。
后来我才知道,王美华根本就没有看我写的材料,她直接把材料转给了小刘,让小刘重新弄一份。小刘花了半天时间,从网上东拼西凑了一份不到五千字的材料,王美华看了之后连连夸奖:“这才像样嘛,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小刘就是有经验,不像有些人,写一大堆废话。”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我认真写的材料被否定,草草拼凑的东西却被表扬。我渐渐明白了,在这个单位里,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系和背景。
冬天的时候,办公室里安装了新的空调,但是王美华总是嫌温度不合适,不是太热就是太冷。“小李,去调一下空调,太热了。”“小李,再调一下,又太冷了。”我经常要爬上爬下地调节空调,有时候一天要调十几次。
春节前夕,单位里要搞年终总结,王美华又把准备工作的任务交给了我。布置会场、准备材料、联系酒店、订购礼品,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在忙活。其他同事都在准备回家过年,只有我还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除夕那天,我还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王美华打电话过来催促:“小李,明天的会议材料准备好了没有?可不能出差错啊!”我看着窗外的烟花,心里说不出的苦涩。
这样的日子过了快两年,我已经习惯了被人看不起的生活。反正工资照发,日子照样过,我也不奢望能有什么大的改变。我开始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02
但我并没有放弃学习和思考。下班回到租住的小单间里,我会看书、写日记、思考人生。我仔细观察着办公室里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分析着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张局长表面上和蔼可亲,总是笑眯眯的,但遇到具体问题就开始推诿扯皮。有一次市里来人检查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张局长立刻把责任推给了下面的科室,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王美华看起来很有魄力,说话声音大,做事雷厉风行,但实际上除了欺负下属,什么实际工作都做不了。她最擅长的就是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在下属面前耍威风。
小刘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学会了官场上的那一套。他从不直接得罪人,但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争取利益。他经常请客吃饭,维护各种关系,在单位里的人缘很好。
小王比较聪明,她很少卷入办公室的纷争,总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她工作能力不错,但从不锋芒毕露,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
老张快要退休了,每天就是混日子,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安稳稳到退休就行了。”
我把这些观察都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分析着每个人的优缺点,思考着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我知道,在这种地方,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要懂得人情世故。
但我从来不表现出来,也不与他们争辩或冲突。因为我知道,在这种环境下,锋芒毕露只会给自己招来更多的麻烦。不如韬光养晦,静观其变,等待合适的时机。
直到今年三月,办公室里开始流传一个消息:省里要派督查组下来检查工作。这个消息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立刻激起了层层涟漪。
消息最初是从张局长的办公室里传出来的。那天上午,张局长接了一个电话,通话过程中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最后甚至站了起来,语气变得异常恭敬:“是,是,我们一定做好准备工作。请领导放心,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
挂了电话之后,张局长立刻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议。虽然会议室的门是关着的,但我们还是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声音。“这次督查很重要...省里很重视...绝对不能出差错...”张局长的声音听起来很紧张。
会议结束后,王美华从会议室里走出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她立刻召集了我们办公室的所有人,宣布了这个消息:“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重要消息,省里要派督查组下来检查我们的工作!”
办公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大家都很兴奋。这种级别的检查不是经常有的,对单位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检查结果好,单位的声誉会大大提升,个人也有机会获得表彰。
王美华继续说道:“据张局长透露,这次督查组的组长是省里的重要领导,级别很高。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绝对不能给单位丢脸!”
听到这话,王美华的眼睛都亮了。她立刻自告奋勇:“张局长,接待工作就交给我来负责吧,我保证安排得妥妥当当,让省里的领导满意!”
张局长点了点头:“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一定要精心准备,不能有任何闪失。”
从那天起,王美华就开始了她的表演。她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指挥着大家打扫卫生、整理材料、准备汇报。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检查做准备。
而我,自然又成了她的主要劳动力。各种杂活累活都落到了我的头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碌。
“李小川,你去把会议室重新布置一下,桌椅摆放要整齐,地面要拖得干干净净。”王美华指着会议室说道。
“李小川,你去联系市里最好的酒店,订几个包间,要那种档次高的,菜品要丰富,服务要周到。”
“李小川,你去商场买些礼品,要有特色的,包装要精美,价格不要太便宜,但也不要太贵,要恰到好处。”
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从早到晚都有干不完的活。而王美华却在同事面前炫耀着自己的“组织能力”。
“你们看,这就是管理艺术,要懂得用人。”她得意洋洋地说道,“有些人虽然能力一般,但胜在听话踏实,用起来很顺手。”
“王副局长就是有经验,安排工作井井有条。”小刘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要是换了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小王也跟着夸奖。
王美华听了这些话,更加得意了。她开始在办公室里指手画脚,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这次接待工作的总指挥。
03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美华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致。会议室的布置要重新调整,接待方案要反复修改,连洗手间都要重新装修。我每天都在各种琐事中忙碌着,累得精疲力尽。
有一次,我正在整理接待用的材料,王美华走过来看了一眼,突然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东西?字体大小不统一,行距也不对,这样的材料怎么能拿给省里的领导看?”
我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有几个地方的格式不太统一,便解释道:“王副局长,我马上修改,很快就能弄好。”
“马上修改?”王美华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你知道省里的领导什么时候到吗?你知道这次检查有多重要吗?这种态度能行吗?”
办公室里的同事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悄悄地看着这边。王美华越说越激动,完全不顾及我的面子:“我真搞不懂,招你这种人进来有什么用?整天就知道装模作样,关键时刻什么都指望不上!”
我低着头,默默地听着她的训斥。这种场面我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早就习惯了。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委屈,我已经很努力地在做事了,为什么还要受到这样的对待?
“我告诉你,这次督查对我们单位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绝对不能因为你的疏忽而搞砸了!”王美华继续训斥着,“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第一个不饶你!”
其他同事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偷偷地笑了起来。我能感受到他们投来的异样目光,那种看笑话的表情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小刘假装好心地走过来:“小李啊,你也别太紧张,慢慢来,仔细一点就行了。”但他眼中的幸灾乐祸却掩饰不住。
老张放下手中的报纸,摇摇头叹了口气:“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怎么能成大器?”
小王也跟着说道:“是啊,做事要细心,不能马虎。省里来的都是大领导,容不得半点差错。”
我能感受到整个办公室里那种看不起的氛围,每个人都在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眼神看着我。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能力的小角色,只配做一些跑腿的工作,还经常出错。
但我依然保持着沉默,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我知道,在这种环境下,任何的争辩和反抗都是徒劳的,只会招来更多的羞辱。
王美华看到我不说话,似乎更加来劲了。她开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有些人啊,以为自己能攀上高枝,其实连门都摸不到。省里来的领导,是你这种小角色能接触到的吗?”
她的话里带着明显的恶意,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但我还是忍住了,没有任何表示。
“我就不明白了,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这样?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真正做事的时候就露馅了。”王美华继续她的演讲,“我当年刚工作的时候,哪敢像你们这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出错。”
小刘在一旁附和:“还是王副局长有经验,我们都要向您学习。”
“就是啊,王副局长您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王也跟着夸奖。
王美华听了这些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享受着这种被人吹捧的感觉,享受着在我面前展示权威的快感。
时间一天天过去,督查组到达的日子越来越近。王美华变得越来越紧张,同时也越来越兴奋。她把接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检查了无数遍,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李小川,你再去确认一下酒店的包间,菜单有没有问题?服务员的素质怎么样?”
“李小川,你去看看礼品准备好了没有,包装是不是够精美?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李小川,你把接待方案再核对一遍,从头到尾仔细检查,千万不能有任何错误!”
我按照她的要求,把所有的事情都重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接待方案修改了十几次,酒店跑了七八趟,礼品换了三四种,每一个细节我都亲自确认过,确保万无一失。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暗暗观察着王美华的表现。表面上看,她很认真很负责,对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视。但实际上,她更多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很多具体的工作都是我在做,她只是在一旁指手画脚。
而且我发现,她对这次督查的重视,更多的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她希望通过这次接待工作,在省里的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为自己的仕途加分。至于单位的发展和其他同事的利益,她并不是真正关心的。
督查组到达的前一天,王美华的紧张情绪达到了顶点。她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不停地检查各种准备工作,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我把最终版本的接待方案整理好,放在一个精美的文件夹里,送到王美华的办公桌上。这份方案我已经修改了无数次,每一个字都仔细斟酌过,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核实过。
04
王美华拿起文件夹,戴上眼镜,开始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我站在一旁,等待着她的意见。办公室里很安静,其他同事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偶尔有人抬头看看这边。
看了大概十分钟,王美华突然皱起了眉头。她指着方案中的一个地方,声音有些尖锐:“这里怎么写错了?”
我赶紧凑过去看,发现是一个很小的笔误。在介绍我市旅游资源的时候,我把一个景点的名字打错了一个字。这确实是我的疏忽,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不小心弄错的。
“对不起,王副局长,我马上改正。”我连忙说道。这种错误很容易修改,只需要重新打印一页就行了。
但王美华却大发雷霆。她啪的一声把方案摔在桌上,声音大得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能听见:“李小川!你怎么搞的?这么重要的文件居然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纷纷看向这边。王美华站了起来,脸色涨得通红,手指着我的鼻子开始大骂:“你这种没用的东西,就知道拍马屁巴结领导,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真是不要脸!”
我站在那里,任由她骂着,心里却出奇地平静。这种场面我见得太多了,已经习惯了。一个小小的笔误而已,至于这样大发雷霆吗?
但王美华显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刺耳。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有的假装继续忙碌,有的干脆放下手中的东西,明目张胆地看着这场闹剧。
“以为装作很努力就能得到重视?省省吧!”王美华的声音在整个办公室里回荡着,“就你这样的,这辈子也就是个跑腿的命,还想往上爬?做梦去吧!”
她的话越来越恶毒,越来越没有底线。我能感受到那些刀子一样的目光,能听到那些窃窃私语的声音。有人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有人假装同情地摇着头,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我说话。
小刘低着头假装整理文件,但我能看到他嘴角的微笑。小王也在偷偷地看着这边,眼中带着看好戏的神情。老张干脆放下手中的报纸,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一个可怜虫,一个任人欺凌的软柿子。他们享受着看我被羞辱的快感,享受着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王美华还在继续她的表演:“我告诉你们,这就是不努力的下场!没有真本事,就别想在这里混下去!像这种人,给他再多的机会也没用,因为他根本就不是这块料!”
她的话里充满了恶意和轻蔑,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往我心上扎刀子。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感到愤怒或者委屈,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冷静。
这两年来,我一直在忍受着这样的对待,一直在默默地承受着各种羞辱和讽刺。我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以为可以继续这样忍耐下去。但在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再忍受下去的。
不是因为愤怒,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一种看透一切的清醒。我看着王美华那张扭曲的脸,看着其他同事那些虚伪的表情,心中涌起一阵说不出的感觉。
我慢慢地抬起头,看着王美华,眼神变得异常平静。然后,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拨通了一个号码。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王美华的声音戛然而止。她愣愣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其他同事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电话接通了,我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达到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妈,省里来人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小川?怎么了?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明天督查组就要到了,我想跟您汇报一下这边的情况。”我继续说道,眼神扫过办公室里每一个呆若木鸡的同事。
“哦,是那个督查组啊。”电话里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
“你在那边工作得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如果有人不长眼,你就告诉妈妈,妈妈给你出气。”
王美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的嘴唇开始微微颤抖。
其他同事也都像被雷击中了一样,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