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总分265,母亲气到住院,他淡定接起电话:您好,北大招生办?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65分?265分!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陈淑华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字,声音从不敢置信变成歇斯底里的尖叫。

她的双手开始剧烈颤抖,仿佛被雷击中一般僵在原地。

十八年的省吃俭用,十八年的起早贪黑,十八年的殷切期盼,换来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数字。

“你对得起我吗?对得起你爸吗?”

陈淑华猛地转身,眼睛通红地瞪着站在身后的儿子张宇航,“我们为你付出了什么,你心里没点数吗?”

张宇航低着头,脸色苍白,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你说话啊!哑巴了吗?”陈淑华的声音越来越尖锐,“总分才二百多分!这就是你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成果?这就是我和你爸血汗钱砸出来的结果?”

她一步步逼近儿子,每说一个数字,声音就高一度:

“我在超市站了十小时挣的那点钱,你爸为了给你交学费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我们图什么?我们就图你能争口气,能让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抬得起头!”

“妈,我...”张宇航刚开口,就被陈淑华打断。

“你什么你?我生你这样的儿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失败!”

这句话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进张宇航的心里。

他想解释,想告诉母亲自己其实有另外的成就,但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01、

高考结束后的第十天,陈淑华依然保持着十八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凌晨5点准时起床。

厨房里,她熟练地煎着鸡蛋,热着牛奶,银耳汤在小火上慢慢炖着。

这套营养早餐的搭配她已经重复了无数次,每一个细节都精确到位,连鸡蛋煎几分钟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

“老张,你回来了?买的什么?”听到开门声,陈淑华头也不回地问道。

张国庆提着早餐袋子进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豆浆、油条,还有宇航爱吃的那个酱菜包子。”

“行,一会儿配着我做的一起吃。”陈淑华把银耳汤盛到碗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珍宝,“这孩子从小就瘦,得多补补营养。”

张国庆在旁边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

这些年来,家里最好的东西永远是给儿子的,陈淑华自己却舍不得花一分钱。

“淑华,你说宇航这次能考多少分?”张国庆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淑华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安:“应该不会差吧?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平时成绩还没咱们宇航好呢,结果考的一本的大学。”

“那咱们宇航岂不是能上更好的?”

“我觉得至少也得是个一本,说不定还能冲一冲985。”陈淑华说着说着,眼中又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你想想,咱们砸了这么多钱,他要是不争气,那我们...”

话没说完,张宇航从楼上下来了。

“宇航,快来吃早餐,妈给你炖了银耳汤,特意放了你爱吃的莲子。”陈淑华立刻换上笑脸,把早餐一样样摆到桌上。

张宇航看着满桌子的早餐,心情复杂。



他知道这每一样东西背后,都承载着父母沉甸甸的期望,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现实。

“儿子,考得怎么样?心里有数吗?”张国庆试探性地问道。

“尽力了。”张宇航低声回答,这是他这些天来对于这个问题唯一的回应。

陈淑华听到这个模糊的答案,心里那点不安又加重了几分。

她想追问,但又怕给孩子太大压力,只能强颜欢笑:“那就好,尽力了就行。妈相信你。”

可她心里其实一点也不安,连觉都睡不踏实。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她都会默默计算着这些年的投入:补课费、资料费、营养费...

一笔笔账在脑海里翻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张宇航看着母亲强装出来的笑容,内心的愧疚感越来越重。

他想说出真相,但又害怕...害怕父母无法理解,害怕他们的反应。

这个纠结,从两年前就开始了。

02、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的那个夜晚。

张宇航用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在网上淘到了一台二手电脑。

当快递员把那个破旧的主机箱搬进房间时,他的眼中闪着光芒,仿佛得到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

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编程。

深夜里,当全家人都入睡后,张宇航的房间里还亮着灯。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在他眼中就像是美妙的音符,每一行、每一个函数都让他着迷。

时间对他来说仿佛停止了流动。他会因为解决了一个算法问题而兴奋得忘记疲劳,也会因为一个bug调试了整夜而忘记了时间。

但这在父母眼中,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孩子怎么回事?大半夜不睡觉,就知道对着电脑瞎鼓捣!”陈淑华第一次发现儿子熬夜时,气得直接冲进房间拉掉了电源线。

“妈,我在学习...”张宇航试图解释。

“学习?学习什么?这些乱七八糟的英文字母能当饭吃吗?能让你考上大学吗?”陈淑华指着屏幕上的代码,语气中满是不屑,“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其他都是歪门邪道!”

“妈,这不是歪门邪道,编程现在很重要的,信息时代...”

“什么信息时代?我只知道高考才是你唯一的出路!”陈淑华的声音越来越大,“你看看你们班那些整天玩电脑的,有几个成绩好的?都是不务正业!”

从那以后,母子俩关于这台电脑的争吵就没断过。

陈淑华经常突击检查,一旦发现张宇航在“玩电脑”,就会强行关机,甚至威胁要把电脑扔掉。

“你现在正是关键时期,高三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学习,你却在这里玩这些看不懂的东西!”

张宇航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他知道无论怎么解释,他们都不会理解什么是编程,什么是算法,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未来。

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语数英理化生才是正经学科,其他都是不务正业。

可张宇航知道自己在编程方面的天赋。

那些复杂的算法逻辑在他脑海中就像积木一样清晰,他能用最优雅的代码解决别人觉得头疼的问题。

他甚至开发了一些实用的小程序,界面简单,操作方便,被很多人使用,在当地小有名气。



但这些成就,他从来不敢告诉父母。

高三那年,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点名批评了张宇航:“这孩子上课老是走神,作业经常不交,再这样下去,别说一本,连三本都危险。”

那天晚上,陈淑华回到家就把张宇航骂了整整两个小时。

“你看看你,老师都说你不行了!我和你爸这些年的血汗钱都白花了!”她一边骂一边哭,“我们夫妻俩起早贪黑,就为了供你读书,你倒好,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写,你还有没有良心?”

张宇航想解释自己并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学习编程,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但看着母亲通红的双眼和颤抖的声音,他选择了沉默。

他不敢告诉她,自己已经不只是在学编程了。

他不敢告诉她,自己已经有了更大的成就。

他不敢告诉她,自己正在参加一项比赛,一项可能改变一切的比赛。

03、

高三下学期,张宇航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他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了国内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

那天,他对父母说要去同学家补习数学,然后独自坐车前往省会。

竞赛现场设在一所重点中学的机房里,来自全省的编程高手齐聚一堂。

张宇航看着周围那些同龄人,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正式的场合验证自己的实力。

比赛开始后,张宇航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的题目,所有的紧张瞬间消失了。

这些在别人眼中复杂无比的算法问题,在他看来就像简单的数学题一样清晰。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动,一行行优雅的代码在屏幕上流淌。

第一题,十五分钟解决。

第二题,二十分钟拿下。

第三题,稍微复杂一些,但也在半小时内搞定。

当张宇航提前一个小时完成所有题目时,监考老师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一个月后,成绩公布了。

张宇航在家里写作业时,收到了一条短信:“恭喜你获得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现邀请你参加国家集训队选拔...”

看到这条短信的瞬间,张宇航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

省一等奖!国家集训队!

这意味着什么,他心里很清楚。

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通往顶尖大学的直通车。

他激动得想要立刻冲出房间,告诉父母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当他走到门口,听到楼下传来的对话声时,脚步停住了。

“老张,咱们宇航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上课不认真,回家就对着电脑瞎捣鼓。我真怕他高考考砸了。”

“唉,这孩子怎么就不开窍呢?马上就高考了,还不知道着急。”

听着父母担忧的声音,张宇航心中的激动慢慢冷却下来。

他想象着自己冲下楼说出这个消息的场景:

“爸妈,我获奖了!全省一等奖!”

然后呢?父母会怎么反应?

他们会高兴吗?还是会质疑这个奖的含金量?会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证明吗?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瞒着他们参加比赛,会不会更加生气?

张宇航最终选择了沉默。

他删掉了那条短信,继续坐在书桌前假装写作业。

但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却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

一个月后,他又瞒着父母参加了国家集训队的选拔。

这一次的竞争更加激烈,来自全国各地的编程人才汇聚在清华大学。

面对如此高手如云的环境,张宇航没有丝毫怯场。

他沉着应对每一道题目,用最简洁的代码实现最复杂的算法。

当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在屏幕上显示“Accepted”时,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最终结果公布时,张宇航获得了金牌。

这枚金牌,意味着他具备了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的直接录取资格。

但这个足以让无数家庭狂欢的消息,他依然没有告诉父母。

回到家后,他依然是那个在父母眼中“不务正业”的孩子,依然要面对母亲的唠叨和担忧。

“宇航,你看看人家李明,最近模拟考试又进步了,你呢?还天天对着电脑玩!”

张宇航听着母亲的责备,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说:妈,我比李明优秀得多,我拿到的奖足以让他仰望。

但他不敢说。

他害怕打破现在这种平衡,害怕父母无法理解,更害怕万一他们不相信或者不认可,那将是更大的伤害。

所以他选择继续隐瞒,继续承受着这种分裂的痛苦。

一边是外人眼中的荣耀,一边是家人眼中的失望。

这种割裂感,随着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强烈。

04、

6月中旬,全国高考成绩查询系统正式开放。

陈淑华从早上开始就坐立不安,每隔几分钟就要刷新一次网页,生怕错过任何消息。

“老张,你说会不会系统崩溃?”她紧张地问着身边的丈夫。

“不会的,每年都这样,人多是正常的。”张国庆也很紧张,但还是强装镇定。

张宇航坐在旁边,内心复杂到了极点。

他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什么,也知道这个结果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震动。

“8点了!可以查了!”陈淑华激动地点击刷新,系统终于可以正常使用了。

全家三口围在电脑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准考证号多少?”陈淑华颤抖着手输入信息。

“2405...”张宇航报着数字,每一个数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心上。

输入完毕,陈淑华深吸一口气,点击了查询。

页面缓慢加载着,这短短几秒钟对三个人来说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然后,成绩出现了。

总分:265分。

看到这个数字的瞬间,陈淑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她反复眨眼,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然后又点击刷新,希望是系统出错了。

但无论刷新多少次,那个数字都稳稳地显示在那里:265分。

“不可能...不可能...”陈淑华嘴里喃喃自语,声音越来越小。

张国庆也愣住了,他从来没想过儿子会考这么低。

“分科成绩呢?看看分科成绩。”陈淑华颤抖着点开详细信息。

语文:98分 数学:87分

英语:72分 理科综合:100分

看到这些具体数字后,陈淑华彻底崩溃了。

她先是震惊,然后是不敢置信,最后是愤怒。

“265分?265分!”她猛地站起来,转身对着张宇航吼道,“你这十二年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妈...”张宇航想要解释。

“你别叫我妈!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陈淑华的声音尖锐得几乎破音,“你知道我们为了你付出了什么吗?”

她开始历数这些年来的辛苦:“我在超市里站十个小时,脚肿得像馒头一样,就为了多挣那几十块钱给你交补课费!你爸为了给你买辅导资料,一件衣服穿了三年都舍不得换!我们吃的是什么?你吃的是什么?”

“我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给了你,你就是这样回报我们的?”她的声音越来越激动,“265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连个三本都上不了!”



张宇航低着头,内心在激烈地挣扎。

他想说出自己编程竞赛获奖的事情,想告诉母亲自己其实很优秀,只是不在高考这条路上。

但看着母亲痛苦的表情,他又不敢说。

“你说话啊!你这些年都在干什么?整天对着电脑鼓捣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早就说过那是歪门邪道!你不听!现在好了吧?”

“妈,我在学编程,这个真的很重要...”张宇航终于鼓起勇气想要解释。

“编程?编程能当饭吃吗?编程能让你上大学吗?”陈淑华打断了儿子的话,“我告诉你,在中国,只有高考才是正道!其他都是胡闹!”

“可是...”

“没有可是!”陈淑华的情绪彻底失控了,“我生你这样的儿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失败!”

这句话像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张宇航心上。

争吵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从客厅吵到厨房,从厨房吵回客厅。

陈淑华把这些年来积压的所有情绪都发泄了出来,而张宇航只能默默承受着。

05、

就在争吵最激烈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陈淑华正在声嘶力竭地责骂儿子,突然间,她捂住了胸口,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老婆?老婆你怎么了?”张国庆立刻冲过去扶住她。

“胸口...胸口疼...”陈淑华说话都变得困难,呼吸急促,整个人摇摇欲坠。

“妈!妈你没事吧?”张宇航也冲过来,内心的恐惧瞬间盖过了所有其他情绪。

“快...快叫120...”陈淑华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了。

张国庆手忙脚乱地拨打急救电话,张宇航在旁边紧张地扶着母亲,心中的自责如潮水般涌来。

是我害的...都是我害的...

救护车很快赶到,医护人员迅速将陈淑华抬上担架。在去医院的路上,张宇航看着氧气面罩下母亲苍白的脸,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到了医院,医生紧急检查后给出了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病人是因为情绪激动导致的,现在情况基本稳定,但需要住院观察,而且以后绝对不能再受到这样的刺激。”医生的话让张宇航如遭雷击。

是我...是我害了妈妈...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宇航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边。陈淑华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但精神状态却很差,经常默默流泪。

“我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她有时会这样问张宇航,眼中满是迷茫和痛苦。

“妈,你别这样想...”张宇航想要安慰她,但话到嘴边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想告诉母亲自己编程竞赛获奖的事情,想让她知道自己其实很优秀,但又害怕这个消息会再次刺激到她。

万一她又发病怎么办?万一她的心脏承受不了怎么办?

张宇航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和矛盾中。



张国庆只能白天去工厂上班,晚上来医院照顾妻子。

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宇航,你妈这样了,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啊?”有时候张国庆会忍不住叹气。

张宇航听着父亲的叹息,心中的愧疚感越来越重。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如果当初他能考个好成绩,如果他能早点说出编程竞赛的事情,如果...

可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06、

第四天的下午,病房里很安静。

陈淑华刚刚睡着,张国庆去楼下买饭,病房里只有监护仪器发出的有节奏的滴滴声。

张宇航坐在床边,看着母亲安静的睡容,心中五味杂陈。

这几天的折磨让她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原本乌黑的头发中多了许多银丝。

这都是因为我...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张宇航快速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心中一动。

那是一个北京的号码,而且号码很眼熟...

他害怕吵醒刚刚睡着的母亲,轻手轻脚地走出了病房,来到走廊里。

走廊里人来人往,但张宇航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机上。

这个电话,可能会改变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