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儿子,爸爸对不起你,股票全亏了,欠了一屁股债,我没脸活下去了。”
李明握着这张皱巴巴的纸条,手在发抖。
派出所的电话还在耳边回响,父亲已经从二十三楼跳了下去。
雨夜里,29岁的他不知道,这张遗书背后还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01
2017年深秋,雨水敲打着窗玻璃,发出单调的滴答声。
李明正在客厅里陪怀孕三个月的妻子看电视,手机突然响了。
“你好,是李明吗?我是辖区派出所的,你父亲李建国出事了。”
李明心里咯噔一下,“什么事?”
“你父亲从天台跳楼了,人已经不在了。现场留了张纸条,你过来一趟吧。”
手机从李明手里滑落,摔在地板上。
妻子张丽赶紧站起来,“怎么了?”
“爸他......”李明说不出话来,双腿发软,瘫坐在沙发上。
一个小时后,李明赶到现场。
父亲的遗体已经被拉走,只剩下那张沾着雨水的纸条。
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儿子,爸爸对不起你,股票全亏了,欠了一屁股债,我没脸活下去了。”
民警递给李明一个塑料袋,“这是从你父亲身上找到的东西。”
李明打开袋子,里面是父亲的钱包、手机,还有几张催债的纸条。
上面写着各种欠款金额,密密麻麻的数字让他头晕目眩。
回到家,张丽红着眼睛坐在客厅里等他。
“明明,到底怎么回事?”
李明把纸条递给她,“爸炒股亏了,还欠了债。”
张丽看完纸条,脸色刷地白了,“欠了多少?”
李明摇摇头,“不知道,明天我去查查。”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开始四处打听父亲的债务情况。
先是去了父亲工作的小区物业公司,同事们都说最近一年很少见到李建国,听说在家里炒股。
“你爸最近几个月老是接电话,一接就脸色发白,我们还以为是身体不好。”老张叹了口气,“没想到是这回事。”
李明又去了银行,查询父亲的账户。
工作人员告诉他,李建国名下的房子已经抵押给银行了,贷款金额是25万。
“什么时候抵押的?”李明问。
“去年10月份,现在还欠22万。”
李明心里一沉,那套房子是父亲唯一的财产,也是他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下午,李明的手机就开始不停地响。
“喂,是李建国的儿子吗?你爸欠我们30万,什么时候还?”
“李明是吧?你爸借了我们的钱,现在人没了,这债你得还。”
“别以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一个下午,李明接了十几个催债电话。
有银行的,有小贷公司的,还有一些说话很冲的人,听声音就知道不好惹。
李明坐在客厅里,把所有的欠条和催债信息整理了一遍。
银行房贷22万,各种小贷公司58万,总共80万。
张丽拿着一杯水过来,“这么多钱,我们怎么还得起?”
李明接过水杯,手还在抖,“我也不知道。”
“要不我们报警吧,说不定有些是高利贷,可以不用还。”张丽提议。
李明摇摇头,“爸都已经这样了,我不能让他死了还背骂名。欠债还钱,这是应该的。”
张丽沉默了一会儿,“明明,我怀着孩子,真的承受不了这些。要不......”
“要不什么?”
“我们离婚吧。”张丽低着头,“我不想连累孩子。”
李明看着妻子,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他们结婚才一年,本来日子过得挺好的,他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张丽在银行上班,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够用。
马上就要有孩子了,一家三口的生活他都计划好了。
“丽丽,再想想办法,我们一起想办法。”李明抓住妻子的手。
张丽摆脱开,“什么办法?80万,我们两个人一个月就挣6000块钱,不吃不喝要十年才能还清。我不能让孩子一出生就背债。”
当天晚上,张丽收拾了行李回了娘家。
李明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看着茶几上那些催债的纸条。
房子是按揭买的,首付用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现在还欠银行70万房贷。
如果再加上父亲的80万债务,总共150万。
他拿起计算器算了算,按照他现在3000块钱的月薪,不吃不喝要40年才能还清。
门外传来脚步声,有人在敲门。
“谁?”李明问。
“我们是来收债的,开门。”
李明透过猫眼看了看,门外站着三个壮汉。
他没敢开门,隔着门说:“我爸已经去世了。”
“死了也得还钱,你是他儿子,这债就得你来还。”
“给我们个准话,什么时候能还上?”
李明咬咬牙,“给我一个星期时间,我筹钱。”
门外的人嘀咕了几句,“一个星期,如果还不上,别怪我们不客气。”
脚步声渐渐远去,李明靠在门上,腿都软了。
他给张丽打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丽丽,我想好了,我们离婚吧。”
电话那头传来哭声,“明明......”
“这些债我一个人来还,不连累你和孩子。”李明说完就挂了电话。
02
离婚手续办得很快,李明把婚房卖了,扣除银行房贷,剩下50万。
他把这些钱都用来还债,先还了银行的22万,又还了几个催得最急的债主,还剩30万债务。
李明搬回了父亲的老房子,一套80年代的两居室,家具都很旧,墙上的涂料已经发黄脱落。
他辞掉了文员的工作,开始找能赚更多钱的活儿。
很快他就在一家机械厂找到了工作,虽然累一些,但月薪能拿到4500。
白天在工厂里操作机器,晚上李明就骑着一辆二手电瓶车去送外卖。
从晚上6点送到11点,一个月能挣2000多。
周末的时候,李明还会去建筑工地打零工,搬砖、搬钢筋,什么活儿都干。
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能挣200块钱。
每个月,李明能挣7000多块钱。
除了最基本的生活费1000块钱,其余的钱全部用来还债。
李明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生活标准: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是两个馒头加咸菜,晚饭是一碗面条。
中午在工厂吃,菜打最便宜的。
他三年没买过新衣服,身上穿的都是以前的旧衣服,洗得发白了也舍不得扔。
冬天的时候,屋里冷得像冰窖,他也舍不得开暖气,就多盖两床被子。
夏天热得受不了,也不开空调,买了个二手的电风扇对付。
最难熬的是孤独。
以前的朋友知道他欠债后,联系就少了。
偶尔聚会的时候,别人说去哪里吃饭,去哪里玩,李明只能找借口推掉。
时间长了,朋友们也就不再叫他了。
有一次,李明在街上遇到了前同事小王。
“李明?你怎么瘦成这样?”小王吃了一惊。
李明低头看看自己,确实瘦了很多,以前170斤,现在只有130斤。
“最近忙。”李明不想多说。
“听说你离婚了?怎么回事?”
“没什么,就是不合适。”
小王看李明不愿意说,也就不再问了。
“有空一起吃个饭。”
“好的。”李明答应着,但心里知道,这个饭是吃不成了。
2019年夏天,李明在工地上搬钢筋的时候,突然眼前一黑,倒在地上。
工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营养不良加过度劳累。
“你多久没好好吃过饭了?”医生问。
李明想了想,“记不清了。”
“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垮掉的。”
李明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医药费花了8000多。
出院的时候,他看着账单,心疼得要命。
这8000块钱,够他还两个月的债了。
回到家,李明坐在父亲的遗像前,“爸,我是不是太傻了?为了还这些债,把自己搞成这样。”
遗像里的父亲还是原来的样子,戴着眼镜,笑得很温和。
“可是我不还不行啊,你走了,这些债总得有人承担。”李明对着遗像说,“你放心,我一定会还清的。”
李明从医院回来后,更加拼命地工作。
他买了一辆摩托车送外卖,能跑得更快,一个晚上能多送十几单。
2020年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在家里不出门,外卖订单特别多。
李明每天从早上10点送到晚上12点,一天能跑50多单。
那段时间,他一个月能挣1万多块钱。
但是好景不长,疫情过后,外卖订单又恢复了正常,李明的收入也回到了以前的水平。
到了2021年,李明已经还了20万债务,还剩10万。
他原本以为很快就能还清了,但身体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长期的高强度劳动让他的腰椎出了毛病,腰疼得厉害。
胃也不好,经常疼得睡不着觉。
他不敢去医院检查,怕又花钱。
有一天晚上,李明送外卖的时候,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膝盖磕破了一大块皮。
他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送餐。
“兄弟,你这是怎么了?”接餐的客人看到他腿上的血,吃了一惊。
“没事,摔了一下。”李明勉强笑笑。
“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不用,小伤。”
其实李明知道,伤口已经感染了,但他舍不得花钱去医院。
2022年年底,李明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
当他把5万块钱交给最后一个债主的时候,对方很意外。
“小伙子,没想到你真的能还清。”债主是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这些年辛苦你了。”
“应该的。”李明说。
走出债主家门的时候,李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5年了,80万的债务终于还清了。
但他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有种说不出的空虚感。
这些年来,还债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现在突然没有了目标,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
03
2024年春天,李明36岁了。
他站在镜子前,几乎认不出自己。
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大半,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像个50岁的中年人。
这些年的艰苦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迹。
双手因为长期干重活变得粗糙,指甲缝里总是有洗不干净的污垢。
腰因为受伤有些弯曲,走路的时候不自觉地会弓着背。
但债务确实是还清了,李明现在每个月除了基本生活费,还能剩下3000多块钱。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这天早上,李明接到一个小贷公司的电话。
“李先生,我们这里有个新的贷款产品,利息很低,您考虑一下?”
“不需要。”李明直接挂了电话。
以前接到这种电话,他会很客气地拒绝,现在不会了。
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明白,借钱容易还钱难,他再也不想碰任何形式的贷款了。
工厂里的工友老刘走过来,“李明,你怎么不考虑买套房子?现在有点积蓄了,可以付个首付。”
李明摇摇头,“我不想再背房贷了。”
“那你总不能一辈子住在老房子里吧?那房子都快40年了。”
“住着挺好的。”
其实李明心里也知道,父亲那套老房子确实太旧了。
墙体开裂,下雨的时候还会漏水。
冬天的时候暖气不热,夏天的时候闷得要命。
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不想再折腾了。
春天的时候,李明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把老房子卖掉?
这套房子虽然老,但地段还可以,估计能卖40万左右。
他可以用这40万买个小一点的房子,再剩下一些钱做点小生意。
想了很久,李明还是决定卖房子。
他不想一辈子给别人打工,想自己干点什么。
李明联系了中介,准备把房子挂出去卖。
中介来看房的时候,建议他把房子简单收拾一下,会更好卖。
“主要是把杂物清理干净,墙面刷一下,能卖个好价钱。”中介说。
李明点点头,“我知道了。”
这套房子李明已经住了7年,但他从来没有仔细整理过。
父亲去世后,他就搬了进来,父亲的东西大部分都还在原来的位置。
李明决定先从父亲的房间开始清理。
推开父亲房间的门,里面的摆设还和7年前一模一样。
书桌上放着父亲的老花镜,床头柜上还有一本翻了一半的小说。
李明心里有些难受。
这些年他忙着还债,根本没时间来整理这些东西,也不愿意面对这些让他想起父亲的物品。
他先把衣柜里的衣服整理出来,准备捐给慈善机构。
父亲的衣服很多都是名牌,但穿得很少,有些还带着标签。
“爸当年条件还不错,怎么就......”李明叹了口气。
接着他开始清理书桌。
抽屉里有很多文件,大部分是工作相关的资料,还有一些银行存单,都已经过期了。
最下面的抽屉上了锁,李明找了很久才在枕头下面找到钥匙。
打开抽屉,里面全是股票相关的资料。
交割单、K线图、各种投资分析报告,厚厚一摞。
李明随手翻了翻,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红色的数字,表示亏损。
“怪不得爸会想不开。”李明看着这些亏损记录,心里更加难受。
最上面的一张交割单显示,2017年10月,也就是父亲去世前一个月,账户余额是负126万。
李明倒吸一口凉气,原来父亲不只是亏了本金,还借了钱炒股,总共亏了126万。
那80万的债务,还不是全部。
“幸好那些配资公司没找我要剩下的钱。”李明庆幸地想。
他把这些股票资料装进一个袋子里,准备扔掉。
这些东西留着只会让他想起不好的事情。
正准备合上抽屉的时候,李明发现最底下还压着一张纸,泛黄的,看起来很旧。
他把纸拿出来仔细看了看,上面印着“股权证”三个字。
04
李明拿着这张泛黄的纸,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这是一张股权证书,抬头写着“星辰科技有限公司”,下面有一行小字:“兹证明李建国先生持有本公司3%股份。”
签字时间是2010年3月15日,还有公司的印章和法人代表的签名。
李明皱皱眉头,从来没听父亲提过这个公司。
也许是很久以前的投资,早就不值钱了。
他随手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星辰科技”。
搜索结果让他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