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把200万拆迁款给小姑子,儿媳没做声,除夕夜公公崩溃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玉梅,这钱都给你,当爸的总得照顾你。"

刘国强满面春风地数着银行卡里的200万拆迁款,拍着女儿的肩膀说。

旁边的儿媳林小雅静静看着这一幕,丈夫刘志明气得脸色铁青,但她只是轻轻拉住丈夫的手,微微摇头,一言不发。

刘国强看向儿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被得意取代。

谁也没想到,六个月后的除夕夜,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老人会痛哭失声,当着全家人的面崩溃...



刘家老宅坐落在梅花村西头,是村里最老的几栋房子之一。刘国强的父亲当年是村里的能人,盖了这座两进的四合院,在当时算是气派非凡。

只是几十年风雨侵蚀,老宅早已破败不堪,瓦片松动,墙体开裂,每到雨季还会漏雨。

刘国强一家住在这老宅里。刘国强六十出头,是村里的老支书,退休后仍在村里很有威望。

他有一儿一女,儿子刘志明和儿媳林小雅都在县城工作,儿子在建筑公司做工程师,儿媳在县医院做护士。女儿刘玉梅比刘志明小五岁,三十多岁至今未婚,在村里小学教书。

这一年春天,梅花村被列入县城扩建规划,全村面临拆迁。村民们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告别破旧的房子,搬进县城的楼房,担忧的是不知道补偿款够不够在县城买房。

当拆迁工作组来到刘家老宅评估时,出乎所有人意料,因为刘家老宅年代久远,又是村里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竟然获得了200万的高额补偿。

消息一出,全村震动。刘国强成了村里的红人,大家都来祝贺他老来得福。

"国强啊,你这真是祖坟冒青烟了,一下子成百万富翁了!"村里的老王头拍着刘国强的肩膀说。

"运气运气,这房子是我爹留下的,没想到现在还能值这么多钱。"刘国强笑得合不拢嘴。

"打算怎么分这笔钱?"老王头压低声音问。

刘国强眼睛一转:"分什么分?这是我的房子,钱当然归我支配!"

刘志明夫妇得知拆迁补偿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从县城赶回来。刘志明对这笔钱已经有了规划。

"爸,这笔钱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我想在县城买套大点的房子,现在住的那套太小了,小雅还想再生个孩子,需要更大的空间。剩下的钱可以给您在县城养老院附近也买套小的,这样我们照顾您也方便。"

刘志明兴奋地说。

刘国强听完儿子的话,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这是我的房子,拆迁款自然由我决定怎么用。你们在县城不是有房子吗?再说,你们两口子工资也不低,想买大房子自己攒钱去!"

"爸!那套房子是我们结婚时买的小两居,现在孩子上学了,确实太挤了。再说,这老宅是我们刘家的,我也是刘家人,凭什么没有分配权?"

刘志明提高了声音。

"就是因为你是刘家人,我才不用给你!我刘国强养你这么大,花了多少钱?现在你有出息了,就想着分我的钱?"

刘国强拍案而起。

就在父子争执不下时,刘玉梅从学校回来了。听说拆迁的事情,她也很高兴,但并没有表现出对这笔钱的兴趣。

"爸,别生气,哥也是为了一家人好。不管这钱怎么分配,都是咱们刘家的,谁用不是用呢?"刘玉梅一向善解人意,此时出来打圆场。

刘国强看着女儿,突然间有了主意:

"玉梅,你今年也三十多了,一直没嫁出去,这些年跟着我也不容易。这样,这200万我给你,你去县城买套好房子,剩下的钱好好享享福!"

此话一出,满屋震惊。

刘志明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爸!您这是什么意思?全给妹妹?那我们家呢?"

"你们不是有工作有房子吗?还要什么?玉梅一直跟着我,没有自己的家,现在我有能力了,自然要补偿她!"刘国强态度坚决。

就这样,在一周后的银行里,刘国强满面春风地将200万转入了女儿的账户,并且拍着女儿的肩膀说:

"玉梅,这钱都给你,当爸的总得照顾你。"

旁边的儿媳林小雅静静看着这一幕,丈夫刘志明气得脸色铁青,但她只是轻轻拉住丈夫的手,微微摇头,一言不发。

刘国强看向儿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被得意取代。

刘志明被妻子拉住,强忍着怒火没有发作,但回家的路上,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小雅,你为什么拦着我?我爸太过分了!那是200万啊!我们结婚这么多年,一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还不到50万,他一下子就给了妹妹200万,这公平吗?"

林小雅看着暴怒的丈夫,轻声说道:

"志明,钱是你爸的,他有权决定怎么支配。再说,小姑子这么多年一直在家,也没有自己的家庭,拿这笔钱也情有可原。"

"你怎么向着他们说话?这钱本来应该是我们的!我们还想换大房子,还要考虑孩子的教育费用!"

刘志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志明,别这样。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亲情才是。你和爸爸闹翻了,值得吗?"

林小雅语气平静,眼神却异常坚定。

刘志明看着妻子,怒火稍稍平息,但心中的不满并未消减:"我暂时不和他计较,但这事我记下了!"

刘玉梅拿到钱后,很快在县城买了一套小区环境不错的两室一厅,还添置了全新的家具。她办理了从村小学到县城小学的调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这一切变化看在刘国强眼里,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每次刘玉梅回村看他,他都要拉着女儿的手,反复询问在城里住得习惯不习惯,有什么需要没有。

"爸,我在城里住得很好,你就别操心了。"刘玉梅总是这么回答,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刘玉梅每次回村,都会带很多礼物,特别是给林小雅的礼物总是格外贵重。有一次,她甚至送了林小雅一条价值几千元的项链。

"小姑,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林小雅推辞道。

"收下吧,你一直对我爸那么好,我心里感激。"刘玉梅坚持要林小雅收下。

林小雅最终收下了项链,但从未在刘国强面前佩戴过。

刘志明对父亲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很多。以前每周都会回村看望父亲,现在变成了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也是沉默寡言,匆匆吃过饭就走。

刘国强察觉到儿子的变化,但他认为儿子是因为钱的事情闹脾气,早晚会想通的。他更欣赏的是儿媳林小雅,依然像以前一样孝顺,经常给他打电话,问他身体状况,有空就送些营养品来。

"志明,你看看你媳妇,多懂事!你就知道为那点钱生气,有什么用?"

刘国强经常这样数落儿子。

刘志明听了这话,脸色更加难看,但碍于林小雅在场,他没有发作。

村里人对刘国强的做法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重女轻男,偏心女儿;也有人背地里说他糊涂,不顾儿子家庭的利益。刘国强对这些闲言碎语不以为意,反而越发自信起来。

"我女儿在城里买了新房子,你们看看这照片,装修得多气派!"

刘国强经常拿出手机,向村里人炫耀女儿的新家。

"国强,你这么疼女儿,你儿子媳妇没意见吗?"有人问道。

"我儿媳妇明事理,从来没说过半个'不'字!这才是贤惠的好媳妇嘛!"刘国强得意地说。

林小雅确实从未在公公面前表现出不满,但她的行为却越来越让人费解。

她开始频繁请假,有时一周请两三天,理由都是家里有事。医院同事都很奇怪,知道她一向工作认真负责,现在却经常请假。

"小雅,你最近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啊?"同事关心地问。

"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些私事要处理。"林小雅总是这样含糊地回答。

刘志明也发现妻子最近行为反常,经常不在家,电话打过去总说在忙,问她在哪里,她支支吾吾不肯说清楚。

"小雅,你老实告诉我,你最近到底在忙什么?"刘志明终于忍不住问道。

"我...就是有些事情要处理,过段时间就好了。"林小雅依然不愿多说。

刘志明心中疑虑重重,但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又不忍心追问。他只当是妻子因为公公的事情心情不好,需要时间调整。

林小雅的反常行为越来越明显。有一天下午,刘志明提前下班回家,发现家里空无一人。他给妻子打电话,林小雅说自己在超市购物,很快就回来。但刘志明分明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医院的广播声。

"你在医院?是生病了吗?"刘志明担忧地问。

"啊,我...我顺路来医院取点东西。"林小雅语气慌乱。

刘志明心里更加疑惑了。妻子向来诚实,从不撒谎,现在却变得遮遮掩掩。

他甚至开始怀疑妻子是不是有了外遇。但转念一想,林小雅这么善良正直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另一方面,刘玉梅在县城的生活看似丰富多彩。她在小区里结交了不少朋友,经常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每次回村,她都会带很多照片给父亲看,讲述自己在城里的新生活。

"爸,你看,这是我们小区的花园,环境特别好。这是我和邻居一起参加的太极班,每天早上我们都会一起锻炼。"

刘玉梅兴致勃勃地说。

刘国强看着照片,脸上满是骄傲:"好啊,真好!玉梅,你这辈子跟着我受了不少苦,现在终于可以享享福了。"

刘玉梅的表情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

"爸,这都是你的功劳。要不是你把拆迁款给我,我哪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刘国强更加得意了:"应该的,应该的!你是我女儿,我不照顾你照顾谁?"

每次刘玉梅回村,都会特意找时间和林小雅单独聊天。两人经常躲在房间里低声交谈,谁也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

刘志明曾经想偷听,但被林小雅发现了,狠狠批评了一顿。

"志明,你这是干什么?我和你妹妹说点女人家的私事,你偷听什么?"林小雅难得地严厉起来。

刘志明心里更加不安了:"你们神神秘秘的,到底在说什么?"

"没什么,就是一些家常话。"林小雅敷衍道。

刘志明不信,但又无法证实自己的怀疑。他只能把这些疑虑压在心底,默默观察。

村里的流言蜚语也越来越多。有人说刘玉梅在城里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准备结婚了;也有人说她拿着父亲给的钱到处旅游,花天酒地;还有人说她把钱都投资了,赚了更多的钱。

这些流言传到刘国强耳朵里,他不是澄清,反而有意无意地加以肯定:

"我女儿在城里的日子好着呢,认识了不少有身份的人。这不,上次还和一个退休的局长一起吃饭呢!"



刘志明听到这些话,心中的怨气更深了。他想不通,父亲为什么这么偏心,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妹妹,而对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却视若无睹。

"爸,我儿子下个月就要上初中了,学区房的价格又涨了,我们手头的钱不够啊。"

刘志明终于忍不住向父亲提起了自己的困难。

刘国强不以为然:"这有什么?租房子住不就行了?当年我上学,走十里山路都没喊苦,现在的孩子,娇气!"

刘志明气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无奈地离开。

林小雅看在眼里,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她安慰丈夫:"志明,别着急,我们再攒一段时间,说不定能凑够首付。"

"攒?怎么攒?你每个月那点工资,还经常请假不上班。我的工资又要还房贷又要养家,拿什么攒?"刘志明苦涩地说。

林小雅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掉泪。

刘国强对这些矛盾似乎浑然不觉,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满足感中。在他看来,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不仅照顾了女儿,还获得了村里人的赞誉。至于儿子的不满,他认为那只是年轻人的贪婪和不懂事。

"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要钱要钱,不懂得尊老爱幼!"刘国强经常在村里人面前这样抱怨。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半年过去了,春节临近。

按照习俗,除夕这天,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刘志明虽然对父亲有怨气,但还是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了村里的老宅。

刘国强早早准备好了丰盛的年夜饭,还特意买了很多刘玉梅爱吃的菜。他告诉儿子,刘玉梅今天会从县城回来,一家人一起过年。

"爸,妹妹真的会回来吗?她最近怎么样?"刘志明问道。他已经两个多月没见到妹妹了。

"当然会回来!她还说今天有惊喜要宣布呢!"刘国强满脸期待地说。

林小雅在厨房里忙前忙后,脸色有些苍白,但她强撑着笑容,不让家人看出异常。

傍晚时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林小雅忙着端菜上桌,刘志明沉默不语,刘国强时不时看向门口,期待女儿的到来。

"爸,妹妹怎么还不来?"刘志明淡淡地问。

"应该快了,她说今天有惊喜要宣布呢!"刘国强满脸期待。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刘国强兴奋地起身去开门。

"来了来了,一定是玉梅!"他快步走向门口。

然而,门外站着的不是刘玉梅,而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请问是刘国强先生吗?"陌生人礼貌地问道。

"我就是,你是?"刘国强疑惑地问。

"我是张律师,受刘玉梅女士委托,来给您送这个。"陌生人递过信封。

"我女儿委托你?她人呢?她不来过年了吗?"刘国强接过信封,更加疑惑。

"刘先生,请您看了信封里的东西就明白了。"张律师说完,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刘国强拿着信封回到客厅,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担忧。



"爸,谁啊?妹妹呢?"刘志明问道。

"不是你妹妹,是个律师,说是你妹妹让他送这个信封来。"刘国强举起手中的信封。

"律师?妹妹怎么会找律师送东西?"刘志明也感到奇怪。

林小雅站在一旁,脸色更加苍白,双手微微颤抖。

刘国强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和几张照片。他先看了照片,瞬间脸色大变,手中的照片"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紧接着,一声重物倒地的闷响传来。刘国强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手中的信纸被他捏得皱皱巴巴。

"爸!您怎么了?"刘志明慌忙上前。

刘国强抬头看向儿媳,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小雅...你...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林小雅愣在原地,脸上血色尽失。

刘国强颤抖着从信封中取出一张照片,刘志明接过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是怎么回事?"

刘志明的声音因震惊而变调,转向妻子,"你解释一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