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评论|千万图书汇聚一城——在重庆,一本书有多重?

0
分享至

8万平方米的展区,5大展馆、4500余个展位,集结全国上千家出版发行单位,线上线下展出图书超100万种,创下重庆历届承办之最;线上吸引120万人次访问,线下近200位知名作家的近千场活动,引得10余万观众前来,点燃盛夏阅读热情。千万图书从全国汇聚于此,与3000多万重庆人完成一场盛大的双向奔赴。

仲夏的山城,两江交汇的江风里,多了一丝油墨清香——18年后,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重返重庆。这既是对这座城市书香底蕴的认可,也是这座城市建设文化强市澎湃动能的生动写照。



▲书博会现场。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在重庆,一本书为啥能有这么重?

重量,首先体现在滚烫的交易数据里——这是“产业之重”。

开展不到一个小时,各个展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让人感受到重庆读者的热情。人们拎着大包小包,不知疲倦地在书海之中寻觅心灵的栖息之所。

譬如《泥潭》自预售以来,8小时售出5万册,首日突破10万册,在26日签售会现场,读者手持新书排起长龙;数十家出版机构的童书摊位前,家长们推着行李箱“扫货”,工作人员补货的小推车穿梭不停;川渝两地作协联合举办的《成都传》分享会同样人气爆棚,阶梯座位“见缝插针”地挤满了站着听讲的青年学生……

为了让读者把好书带回家,主办方一次性投放166万元现金券以及累计高达千万元的现场优惠购书福利,带动现场零售区收银台前排起回形长队。另外,重庆创新“书博会+旅游”的深度融合模式:消费者单次购书满100元,即可在指定时间内免费或优惠游览重庆26个区县的60个景区/景点,有效带动“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的文旅市场。



▲书博会现场。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帆 摄

与交易火爆相呼应,重庆出版产业也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包括网络出版在内的数字出版行业总产值达313亿元,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14.6%;纸质图书出版总印数1.4亿册,位居西部第一。

一组组数字,让“书香重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可触可感的经济增量和城市流量

重量,还在城市精神的地标上——这是“文化之重”。

重庆本身就是一本打开的大书:红岩精神、三峡史诗、工业记忆、山城烟火,历史早已书写并等待着新的续写。在书博会,大足分会场以“石刻入卷·数字焕新”为主题,展出11卷19册《大足石刻全集》,并配套8K球幕电影、VR体验,让观众在景区即可“穿越千年”;少儿嘉年华专题展区,打造了集童趣童乐童享童阅于一体的少儿阅读体验空间,孩子们可走进互动体验区,参与“寻宝”,在游玩中边阅读边找答案。

书博会上,有人与陶渊明漫步南山,感受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有人在喧嚣中,抚摸到《瓦尔登湖》中大自然的美好;有人通过《大学》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了解到修养的方向,勾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同样在《红岩》里,更多人在此体会到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精神品质……

营造“爱读书”的氛围,打造“善读书”的平台,满足“读好书”的需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重庆把“书”放进城市发展的宏大坐标:阅读不是几天展期的快闪,而是千万市民的日常呼吸,是城市软实力的持久续航

重量,体现在城市设计里——这是“民生之重”。

书博会闭幕后,如何让书香不散?重庆早已给出系统方案:

《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80%的区县有品牌阅读活动覆盖”,持续办好“重庆读书月”“百本好书送你读”等品牌,并支持实体书店、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推动通借通还。

近年来,重庆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建成百家图书馆、千家实体书店、万个城乡社区书屋,形成覆盖全域的阅读网络。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一级馆率90.7%,建设图书馆分馆1800多个,并实现全市乡镇(街道)100%覆盖,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增至746平方米。



▲重庆高新区24小时智慧书屋。资料图

城市设计,把几天的盛会延伸为市民每天的日常。让阅读深深嵌入这座城市的肌理——2024年重庆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2.09%,成年居民日均阅读54.82分钟。同时,“书香重庆”品牌连续4年跻身全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前十。阅读,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生活中亮丽的风景线。

书博会这几天,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读者,在同一个展馆里完成同一种仪式:翻开书页,与城市、与时代、与自我对话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书能够帮助我们塑造高尚的人格,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在重庆,这句话正被无数市民用行动注解。

书博会已近尾声,但书香仍在升腾。重庆,正以阅读的名义,向世界递上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书博会只有四天,但阅读却是一辈子。千万本书与重庆相遇,我们掂出的不仅是纸张与墨香的分量,也是一座城市面向未来的精神根基。愿每一个重庆人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把书读薄,把路走厚,把“一本书的重量”转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磅礴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西部重庆科学城
西部重庆科学城
西部(重庆)科学城信息资讯发布平台
1161文章数 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