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零缺陷管理的是克劳斯比(Philips B.Crosby),他的出发点并不是追求结果、或者可靠性的极致,而是强调「第一次就把事做对」的原则。这些理念都离不开成本和效益的思考。
克劳斯比是这样来理解「零缺陷」观念的:人们从小接受的便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观念,当他们踏入企业生活时,这样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在生产行业,我们容许出错,因为我们知道检查人员有责任把错误检查出来,于是企业就会陷入生产--> 检查--> 维修的循环之中,其实这是我们最害怕的事,因为这就像在我们的这个工厂之外,在建立多了一个隐藏的工厂(Hidden Factory)。
简言之,人们有双重标准,在某些事情上,人们视缺陷为理所当然,而在另一些事情上,人们却要求绝对地完美无缺。
克劳斯比进而认为,「酿成错误的因素有两种:缺乏知识和漫不经心。知识是能估量的,也能经由经验和学习而充实改进;但是,漫不经心却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唯有经由个人彻底的反省觉悟,才有可能改进。任何一个人只要决意小心谨慎、避免错误,便已向『零缺陷』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在你提到的,互联网行业中,如何平衡“一次做对”与“试错创新”的关系?其实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当我们强调「一次做对」的时候,并不代表没有出错的空间,反而每一次的出错都是帮助我们提升"一次做对"的可能性的机会。这也是零缺陷管理(ZDM)思维之一。
当让我们发现错误,我们就会收集数据、分析原因,寻找出解决方案,已改良流程系统,所以错误是宝藏,让我们发现改善的空间,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改进流程。
基本上说零缺陷管理和今天流行的六西格玛管理的哲学是一致的,六西格玛管理是后来者,增加了用统计工具识别、量化、降低过程变异等等的理念,围绕项目、财务回报与持续改进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