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在警局门口卖菜10年,局长要调走她说:这个还你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所长,您这就要走了?”刘桂花颤抖着声音问道,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破旧的小布包。

陈志国停下脚步,看着这个在派出所门口卖了十年菜的老太太,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刘桂花今天一定有话要说。

“桂花婶,这么多年辛苦您了。”陈志国的声音有些哽咽。

刘桂花深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个小布包递到陈志国面前:“陈所长,这个还你。我欠您的,总算能还清了。”

陈志国愣住了。那个布包,是他十年前用过的钱袋子,他以为早就丢了。

可是,刘桂花为什么要“还”给他?这十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2020年3月的早晨,城东派出所门前的小街道上,65岁的刘桂花又准时出现了。

凌晨4点,天还没亮,刘桂花就推着她那辆老旧的三轮车来到了派出所门口。车上装满了新鲜的蔬菜:翠绿的青菜、水灵的萝卜、还有她亲手种的小葱。她动作麻利地将菜摆好,然后坐在小马扎上,静静等待第一个顾客。

这一幕,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年。

新来的民警李明每天上班都能看到这个安静的老太太。起初,他还疑惑过:派出所门口怎么能摆摊?这不符合规定啊。

“师傅,那个卖菜的老太太,咱们不管管吗?”李明试探着问老民警张强。

张强瞥了一眼窗外正在整理菜摊的刘桂花,摇摇头:“别问,问了所长也不会说。这老太太在这儿十年了,从来没人管过。”

“十年?”李明瞪大了眼睛,“那她刚来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呢。这么说,她是有什么特殊背景?”

“什么特殊背景,就是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张强压低声音,“但是所长对她特别照顾,具体为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反正你记住,别去为难她就行了。”

李明更加好奇了。他偷偷观察过刘桂花,发现这个老太太确实很特别。

首先,她的菜总是最新鲜的。每天凌晨4点准时到,晚上7点准时走,风雨无阻。哪怕是大雪天,她也会准时出现,只是菜摊上会多一把破伞。

其次,她话很少。买菜的人问价钱,她就报价;要找零钱,她就找零;除此之外,她很少主动说话。但是她的生意却很好,附近的居民都愿意来她这里买菜。

最奇怪的是,每当所长陈志国从派出所里出来时,刘桂花总会停下手里的活,默默地看着他。她的眼神很复杂,有敬畏,有感激,还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

陈志国也会朝她点点头,但两人从来不说话。

这种默契的互动,让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故事。

有一次,李明忍不住问了陈志国:“所长,那个卖菜的老太太,您认识?”

陈志国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她是个好人。”



就这么简单的四个字,再问,陈志国就不说了。

李明越发觉得这里面有故事。他偷偷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刘桂花住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子里,家里就她一个人。有邻居说,她有个儿子,但是好多年都没见过了。

“估计是在外地打工吧。”邻居们都这么猜测。

但是李明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一个农村老太太,为什么偏偏要在派出所门口卖菜?而且一卖就是十年?要知道,从她家到派出所,骑三轮车要一个多小时呢。

更让李明觉得奇怪的是,有几次他值夜班的时候,发现刘桂花会在收摊后在派出所周围转一圈,好像在巡视什么。有一次,她还主动跟值班的民警说,发现有可疑人员在附近转悠。

果然,后来抓到了一个小偷。

“这老太太,眼睛真毒。”张强感叹道,“比我们这些当警察的还敏锐。”

从那以后,李明对刘桂花更加好奇了。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到底有什么秘密?

时间回到2010年,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夜。

刘桂花永远忘不了那个夜晚,忘不了儿子刘建国慌张地跑回家时的样子。

“妈,我闯祸了。”刘建国浑身是汗,眼中满是惊恐,“我把人打了,流了好多血。”

刘桂花当时正在做针线活,听到这话,手中的针掉到了地上。

“你说什么?”她声音发颤。

“我欠了赌债,那个王三一直逼我还钱。今天晚上他又找到了工地,当着工友的面羞辱我,说我是个废物。我一时没忍住,拿起铁锹就打了他。”刘建国越说越急,“妈,他流了好多血,我是不是要坐牢了?”

刘桂花感觉天都塌了。她的丈夫早逝,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没想到他会犯这种错误。

“建国,你冷静一点。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你仔细跟妈说。”刘桂花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刘建国断断续续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原来,他在工地上干活,赚的钱不多,但是被工友带着赌博,欠了三万块钱的赌债。债主王三是个地头蛇,经常带着几个小弟来要债。

02

这天晚上,王三又来了,而且是当着所有工友的面羞辱刘建国,说他母亲是寡妇,他是没爹的野种。刘建国从小就是个老实孩子,但是听到有人侮辱母亲,瞬间就火了。

他抄起工地上的铁锹,朝王三的头上打了一下。王三当场就倒下了,头上流了很多血。刘建国吓坏了,趁着众人慌乱,他逃回了家。

“妈,我是不是闯大祸了?王三会不会死?”刘建国抓着母亲的手,声音都在颤抖。

刘桂花心如刀绞。她知道儿子平时是个老实孩子,绝不会主动惹事。但是冲动之下伤了人,这事情就严重了。

“建国,你先别慌。咱们想想办法。”刘桂花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敲门声。

“开门,警察!”

刘桂花和刘建国都愣住了。这么快就找上门了?

刘桂花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开了门。门外站着两个穿警服的人,为首的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很威严。

“您好,我是城东派出所的陈志国。请问刘建国在家吗?”陈志国的声音很平静。

刘桂花点点头,让开了路。

陈志国走进屋子,看到缩在角落里的刘建国,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刘建国,跟我们走一趟吧。”

“警察同志,我儿子他...”刘桂花想要解释什么。

“大妈,您别急。我们会按照法律程序处理的。”陈志国说道,但是他的语气并不冰冷,反而带着一丝温和。

刘建国站起来,准备跟警察走。但是陈志国突然说道:“先别急着走。刘建国,你把事情的经过仔细说一遍。”

“陈所,这...”跟着来的年轻民警有些疑惑。

“听我的。”陈志国示意他不要说话。

刘建国把事情的经过又说了一遍。陈志国听得很仔细,特别是当听到王三侮辱刘建国母亲的时候,他的眉头明显皱了一下。

“王三现在怎么样了?”陈志国问跟来的民警。

“送医院了,头上缝了十几针,不过没有生命危险。”年轻民警回答。

陈志国点点头,然后看着刘建国:“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吗?”

“我知道,我伤了人。”刘建国低着头。

“那你后悔吗?”

“我后悔。”刘建国的声音很小,“但是他侮辱我妈,我实在忍不了。”

陈志国看了看刘桂花,再看看刘建国。从进门到现在,他一直在观察这对母子。刘桂花虽然紧张,但是言行举止都很得体,一看就是个本分的人。刘建国虽然犯了错,但是从他的话里可以听出,他并不是个坏孩子,只是一时冲动。

“刘建国,我问你,如果时间能倒流,你还会这么做吗?”陈志国突然问道。

刘建国愣了一下,然后说:“如果他不侮辱我妈,我不会动手。但是如果他还是那么说,我可能还是会忍不住。”

这个回答让陈志国有些意外。很多人犯了错之后,都会说自己后悔,不会再犯。但是刘建国却很诚实地说,如果有人侮辱他母亲,他可能还是会动手。

这种诚实,反而让陈志国对他产生了一丝好感。

“大妈,您儿子的情况我大概了解了。”陈志国转向刘桂花,“按照法律,他确实要承担责任。但是考虑到他是初犯,而且有特殊情况,我给你们一个建议。”

“您说。”刘桂花紧张地看着他。

“让刘建国主动投案自首,争取从轻处理。王三那边的医药费,你们要承担。这件事如果处理得当,可能就是几年有期徒刑。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会更严重。”

刘桂花听完,眼泪瞬间就下来了:“警察同志,求求您,我儿子真的不是坏人。他从小就老实,从来不惹事。这次也是被逼急了才...”

“大妈,您别哭。”陈志国的声音变得更加温和,“我相信您儿子不是坏人。正因为如此,我才给你们这个建议。主动投案自首,能为他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刘建国看着母亲的眼泪,心如刀绞。他走到陈志国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警察同志,谢谢您。我愿意投案自首。”

陈志国点点头:“那好,明天上午你到派出所来,我们会按照程序处理。”

就在这时,刘桂花突然跪了下来:“警察同志,求求您救救我儿子。他爸爸早死,就我们娘俩相依为命。如果他也出了事,我就真的没活路了。”

“大妈,您快起来。”陈志国赶紧去扶她,“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的。但是法律就是法律,该承担的责任还是要承担。”

刘桂花站起来,眼中满含着感激:“警察同志,您的大恩大德,我刘桂花一辈子都记着。”

03

陈志国离开后,刘桂花和刘建国都没有睡觉。

“妈,都是我不好,让您受累了。”刘建国愧疚地说。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刘桂花擦着眼泪,“明天你就去自首,认真改造,争取早点出来。”

第二天上午,刘建国按照约定来到了派出所。陈志国已经在等他了。

“来了。”陈志国看着他,“想好了吗?”

“想好了。”刘建国的声音很坚定。

接下来的程序很顺利。陈志国帮刘建国联系了律师,还私下垫付了王三的医药费,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一个月后,刘建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在即将离开的那天,刘桂花又来到了派出所。

“陈所长,这些钱您收下。”刘桂花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她东拼西凑的钱,“这是您垫付的医药费。”

陈志国看了看那个破旧的小布包,摇摇头:“大妈,这钱您留着吧。你一个人生活,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那不行。”刘桂花坚持要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再说,您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不能再让您破费。”

陈志国看着她坚决的神情,最终还是收下了钱。但是当他接过那个小布包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刘桂花的眼中闪过一丝特殊的光芒。

“陈所长,我刘桂花这辈子都记着您的恩情。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您尽管说话。”刘桂花认真地说道。

“大妈,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陈志国说道,“您好好照顾自己,等建国出来了,好好过日子。”

刘桂花点点头,然后深深地看了陈志国一眼,转身离开了派出所。

她没有告诉陈志国,她刚才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走了他放在桌子上的钱袋子。不是想偷钱,而是想知道这个恩人的名字,想知道怎么才能报答他。

从那天起,刘桂花就开始了她的“报恩”计划。

刘建国入狱的第二个月,刘桂花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在派出所门口卖菜。

这个决定让村里的邻居们都觉得奇怪。



“桂花,你家菜园子就够你吃的了,为什么要出去卖菜?”邻居李大婶问道。

“闲着也是闲着,赚点零花钱。”刘桂花随口回答。

“可是你为什么偏偏要去派出所门口卖?那里人流量不大啊。”

“哪里安全。”刘桂花说完就不再多说了。

其实,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她想用自己的方式,守护那个帮助过她儿子的地方,守护那个好心的陈所长。

每天凌晨3点,刘桂花就起床了。她要到自家菜园里摘最新鲜的蔬菜,然后骑着三轮车赶到派出所门口。从她家到派出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是她从来不觉得累。

刚开始的时候,陈志国看到她在门口摆摊,还有些惊讶。

“大妈,您怎么在这里卖菜?”陈志国问道。

“陈所长,我总要生活的。在这里卖菜,心里踏实。”刘桂花简单地回答。

陈志国看了看她摊位上的菜,都很新鲜。他想了想,买了一些青菜。

“大妈,您的菜真新鲜。”

“那当然,都是我自己种的。”刘桂花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那以后,陈志国偶尔会在刘桂花这里买菜。但是他们之间很少说话,只是点头致意。

刘桂花很聪明,她知道陈志国不愿意让别人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所以她也很配合,从不主动攀谈,只是安静地做着自己的生意。

但是在暗地里,刘桂花却做了很多事情。

她发现,派出所周围经常有一些可疑的人员出没。有些是小偷小摸的,有些是来探听消息的,还有些是纯粹的无业游民。

刘桂花记住了这些人的长相和行为特点,然后找机会告诉值班的民警。

“小张,今天下午有个穿蓝色外套的男人在这里转了好几圈,一直盯着对面的银行看。”刘桂花悄悄对张强说道。

04

张强起初还不太相信,但是经过调查,发现那个人确实有前科,而且最近一直在踩点。

“桂花婶,您的眼睛真毒。”张强佩服地说道。

“我在这里坐一整天,什么人都能看到。时间长了,就能分辨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刘桂花淡淡地说道。

从那以后,派出所的民警们都很信任刘桂花的判断。她俨然成了派出所的“编外信息员”。

有一次,一个小偷趁着下班高峰期,在附近的超市偷东西。刘桂花看到了,立即告诉了正在巡逻的民警。小偷很快就被抓住了。

“多亏了桂花婶,要不然这小偷就跑了。”民警感激地说道。

刘桂花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还有一次,半夜里有人想要破坏派出所的大门。刘桂花刚好收摊路过,看到了这一幕,立即报了警。

“桂花婶,您怎么这么晚还在这里?”值班民警问道。

“我今天收摊晚了,路过这里看看。”刘桂花解释道。

其实,她是故意绕路过来的。每天收摊后,她都会在派出所周围转一圈,确保没有可疑情况才回家。

时间长了,派出所的民警们都知道,有刘桂花在门口,他们的工作会轻松很多。

但是陈志国知道,刘桂花做这些事情,都是为了报答当年的恩情。他心里既感动又愧疚。

“大妈,您不用这样。”有一次,陈志国忍不住对刘桂花说道。

“陈所长,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刘桂花装作不懂。

“您在这里卖菜,还帮我们留意周围的情况,我都知道。”陈志国说道,“当年的事情,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您不用这样报答我。”

刘桂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陈所长,我儿子犯了错,是应该受到惩罚的。但是您给了他机会,让他能够重新做人。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可是您这样...”

“我这样心里踏实。”刘桂花打断了他的话,“陈所长,您不用劝我。我愿意在这里卖菜,愿意帮您留意周围的情况。这些都是我自愿的。”

陈志国看着她坚定的神情,最终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刘桂花是个倔强的老太太,决定了的事情,很难改变。

就这样,刘桂花在派出所门口一卖就是十年。



2013年秋天,刘建国出狱了。

刘桂花早早地就来到了监狱门口等待。当她看到瘦了一圈的儿子走出来时,眼泪瞬间就下来了。

“建国。”她哽咽地叫道。

“妈。”刘建国也红了眼眶。

母子俩抱在一起,都哭了。

“妈,这些年辛苦您了。”刘建国愧疚地说道。

“不辛苦,只要你能好好改造,妈什么都愿意做。”刘桂花擦着眼泪。

在回家的路上,刘建国发现母亲苍老了很多。她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妈,您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刘建国心疼地问道。

“很好啊,我在派出所门口卖菜,生意不错。”刘桂花说道。

“派出所门口?”刘建国有些疑惑,“您为什么要在那里卖菜?”

刘桂花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儿子。当然,她没有说自己其实是在“报恩”,只是说在那里卖菜比较安全。

刘建国听完,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母亲的真实想法,也知道她这么做都是为了他。

“妈,以后我会好好工作,不会再让您操心了。”刘建国认真地说道。

“我相信你。”刘桂花拍了拍儿子的手,“但是妈希望你记住,做人要懂得感恩。陈所长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这份恩情,我们永远不能忘。”

刘建国点点头:“妈,我知道。等我找到工作,我也要去感谢陈所长。”

“不用。”刘桂花摇摇头,“陈所长是个低调的人,他不喜欢张扬。我们心里记着就行了。”

刘建国出狱后,很快就在附近的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工作稳定。他决心要好好表现,重新做人。

05

有时候,刘建国会陪母亲一起去买菜。当他看到母亲和派出所民警们熟悉的样子时,心中更加愧疚。

“妈,您不用继续在那里卖菜了。我现在有工作了,能养活您。”刘建国说道。

“我闲着也是闲着,卖菜能赚点零花钱。”刘桂花还是那句话。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她要把当年陈志国垫付的医药费还给他,还有这些年她认为欠他的“保护费”。

从儿子入狱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这三年多里,刘桂花每天卖菜赚的钱,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其余的都存了起来。她要用这些钱,报答陈志国的恩情。

但是她知道,如果直接把钱给陈志国,他肯定不会要。所以她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2020年3月,陈志国接到了调令:调任市局副局长。

这个消息传到派出所时,所有人都很惊讶。陈志国在城东派出所工作了15年,从一个普通民警做到所长,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所长要走了?”张强有些不敢相信。

“是啊,调到市局当副局长,这是好事啊。”另一个民警说道。

“可是所长走了,我们怎么办?”李明有些舍不得。

陈志国听到大家的议论,心中也有些不舍。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每一个同事,每一个辖区居民,他都有感情。

特别是刘桂花。

这十年来,她每天在派出所门口卖菜,风雨无阻。虽然两人很少说话,但是陈志国知道,她心中一直记着当年的恩情。

他调走了,刘桂花还会继续在这里卖菜吗?

陈志国想去跟刘桂花说一声,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桂花的耳朵里。那天,她正在摆菜摊,听到路过的民警在议论这件事。

“听说陈所长要调走了。”

“是啊,调到市局当副局长。”

“真舍不得啊,陈所长是个好领导。”

刘桂花听到这些话,手中的活停了下来。她抬头看了看派出所的大门,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情绪。



陈所长要走了。

这个帮助过她儿子的好人,要离开这里了。

那天晚上,刘桂花辗转反侧,一夜没睡。她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想起了陈志国温和的话语,想起了这十年来的点点滴滴。

她知道,她要把那个小布包还给陈志国了。

第二天一早,刘桂花照常来到派出所门口摆摊。但是她的心情有些特别,一直在想着怎么跟陈志国开口。

上午10点左右,陈志国从派出所里走出来。他看到刘桂花,点了点头,准备像往常一样经过。

但是这一次,刘桂花站了起来。

“陈所长。”她叫道。

陈志国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桂花婶,有什么事吗?”

“听说您要调走了?”刘桂花的声音有些颤抖。

陈志国点点头:“是的,下周就要报到了。”

刘桂花深吸一口气,从摊位下面拿出了一个小布包:“陈所长,这个还您。”

陈志国看到那个布包,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