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对乌克兰和中东的冲突保持着高度关注。在这些地区,人们普遍认为,我们正在见证未来战争的最初迹象,这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的更新迭代上,更体现在新技术和战术的运用上。
近期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不仅展示了无人机部署和渗透的新策略,同时也暴露了新的脆弱性。在长达12天的冲突中,伊朗及其波斯湾水域的船只多次遭遇GPS信号中断
这显然引起了伊朗当局的深切担忧。战争结束后,他们迅速开始寻求替代方案。
“有时,内部系统会对该[GPS]系统造成干扰,而这一问题正是推动我们转向替代方案的原因,”伊朗通信部副部长埃桑·奇萨兹于7月中旬向伊朗媒体表示。
伊朗此举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项战术性举措。然而,其影响远比表面更为深远。此举是全球格局正在发生重大重塑的又一明确信号。
数十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主导着全球技术基础设施,从计算机操作系统、互联网到电信和卫星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技术霸权体系。
盲目依赖的风险:脆弱性与数字主权
这种技术霸权使得全球许多地区对西方无法匹敌或挑战的基础设施产生了高度依赖。而这种依赖,极易演变为战略上的脆弱性。自2013年以来,一系列举报和媒体调查揭露了西方多种技术和方案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助长非法监视和数据收集——这令全球各国政府深感担忧。
伊朗可能向其他在技术便利与战略自卫之间寻求微妙平衡的国家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盲目依赖美国控制的基础设施的时代正迅速走向终结。各国已无法承受将军事能力和关键数字主权绑定在无法信任的超级大国卫星网络上的风险。
这种情绪是各国或地区推出国家或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驱动力,从欧洲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到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各系统均在争夺全球定位市场份额,并宣称能提供主权控制的保障。
GPS并非伊朗在美以袭击中遭遇的唯一漏洞。以色列军队成功刺杀了多名伊朗安全和军事部门的核科学家和高级指挥官。以色列能够获取他们的精确位置,引发了外界对以色列可能已渗透电信网络并通过手机追踪人员行踪的担忧。
6月17日,冲突仍在激烈进行时,伊朗当局敦促伊朗民众停止使用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并将其从手机中删除,称该应用正在收集用户信息并发送给以色列。这一呼吁是否与高级官员被暗杀有关尚不明确,但伊朗对这家由美国公司Meta运营的应用的怀疑并非毫无根据。
网络安全专家长期以来对该应用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近期媒体报道显示,以色列用于在加沙针对巴勒斯坦人的人工智能软件,据称获取了社交媒体数据。此外,在伊朗遭袭后不久,美国众议院推动禁止在官方设备上使用WhatsApp。
对伊朗及全球其他国家而言,启示清晰:西方平台已不再能被视为单纯的通信渠道,而是被视为更广泛数字情报战中的工具。
德黑兰已开始开发自己的内部网络系统——国家信息网络(N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该系统赋予国家当局对互联网使用更大的控制权。
通过寻求摆脱西方主导的基础设施,德黑兰正明确与一个日益壮大的影响力圈层结盟,该圈层从根本上挑战西方主导地位。
新的全球秩序:科技冷战的序幕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强大科技集团的崛起——一个将数字基础设施与共同的政治反抗意识紧密结合的集团。那些对西方双重标准、单边制裁和压倒性数字霸权感到厌倦的国家,将越来越多地在影响力扩张中找到安慰和重要杠杆。
这一加速转变预示着新一轮“科技冷战”的黎明,这是一场低强度对抗,各国将越来越少地基于技术优势或全球覆盖范围,而更多地基于政治立场和安全考量,来选择关键基础设施,包括导航、通信、数据流动和金融支付系统。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西方技术优势将开始实时缩减,国际权力格局将随之重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一定反映半岛电视台的编辑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